鄭琳冰
摘 要:對于課堂教學活動組成來講,提問屬于其中主要環節之一,教師掌握正確的提問技巧,能夠在極大程度上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課堂氛圍變得更好。對于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來講,其主要教學目的是對學生的語文能力以及綜合素質進行提高,所以教師在兒時教學過程中,應就課堂提問的相關技巧進行正確的使用,這樣才能夠使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開展變得更加順利。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提問;技巧;分析
1 前言
對于任何一門學科的這些工作來講,這些過程中的思考都是促進學生思維形成及發展的重要方式,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該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而思考的最主要前提就是由教師為主導進行所教授內容的提問。教師提出相關問題會引起學生的注意,因此,學生會就所提出問題進行思考,使課堂教學活動過程中的思維量增加。但對于教學環節中提問這一過程來講,是需要講究技巧以及方法的,要進行仔細的斟酌以及思考之后,才能夠做到真正的提問有效性。所以,在本文中將就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提問技巧的相關分析進行論述。
2 小學語文教學課堂提問開展現狀
2.1 提問問題缺乏合理性及拓展空間
因為對于小學生來講,其本身的思維發展并不成熟,在發展過程中需要他人從旁進行引導,所以,對于小學學習階段的小學生來講,其思維發展基礎是提問。隨著新課程改革工作的推進,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本身在課堂所進行的提問環節越科學,那么其所發揮的作用就會越大,對于學生的思維發展來講就越有利。但是對于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來講,雖然在課堂當中進行了相關的提問,但是所提出的問題與當下小學生所接受的文化知識水平具有很大的差距,而且有一些問題本身的深度不適合小學生進行解讀。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本身所提出的問題并不能夠被學生進行真正的解答,所以,學習有效性會降低,同時因為無法做出正確的回答,學生本身的學習積極性也會降低,思維在問題回答的過程中也不能夠得到鍛煉及拓展[1]。
2.2 提問方式刻板且單一
在傳統教學工作過程中,一些教師進行課堂提問時靈活性非常差,這些教師往往是按照所編寫的教案當中固定模式對學生進行提問,并不會就實際教學情況開展來對提問進行靈活應用,這對于課堂提問的創新性來講產生了極大程度的阻礙。而且還有一些教師雖然想做出創新,但是其本身并無任何思路,往往是跟隨別人的教學腳步進行學習,所以所提出的問題也比較老舊,對于小學生思維拓展以及適應當下社會形勢發展的思維發展來講是非常不利的。
2.3 師生互動程度較差
小學語文教學課堂當中所進行的提問環節,不應當是由教師為主導所開展的一項教學活動,而應當是師生共同參與,師生之間產生更高質量的互動的教學環節。而且對于提問來講,應當是由學生為主體學生本身存在疑問,才會使提問行為出現,教師應當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學習所存在的不足進行全面的理解,并以此為基礎進行教學提問。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一些教師并沒有尊重或者是重視學生在課堂當中的主體地位,仍然是以自身為主導來進行教學提問,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無論是提問還是教學講解,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不照顧學生的體驗以及反應的,師生之間的互動有效性非常低。即使進行了相關的教學提問,但是這些提問也不會發揮任何作用,而且還會使學生的厭學心理增加。
3 小學語文教學課堂提問技巧對策
3.1 提高課堂提問的啟發性特點
因為課堂提問本身是基于學生所存在問題所開展的,所以對于小學生來講提問是其進行思考以及思維發展時的主要起點。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本身所進行的課堂提問,首先需要就實際提問內容進行仔細的推敲,判斷所提問問題是否能夠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并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讓學生在接受提問并且進行思考的過程中,能夠使自身的思維得以激活和發展。啟發式的課堂提問方式就是在提問過程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能夠主動探究,并且積極參與到問題思考當中,對于學生的思維拓展來講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基礎工作。在課堂提問過程中,應用啟發式提問技巧,可以使教師以及學生還有課堂教材之間的互動程度大大增加,學生本身的思維主動性以及積極性也會得到增強。
3.2 提高課堂提問的藝術性
在進行語文教學工作過程中,教師本身進行課堂提問應當注意到提問行為是否充滿藝術性以及科學性,這是因為課堂提問是激發學生思維拓展的主要途徑之一,所以提問本身是否具有科學性以及藝術性對于學生的興趣激發是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進行課堂提問之前,教師首先應當針對所開展的實際教學內容和小學生本身對語文知識的學習水平來進行問題的設計,這樣才能夠保證問題的設計科學而且合理。同時在進行問題設計過程中,應當是問題具有啟發性而不是一成不變的以及簡單的是與不是的問答,應當使問題具有變通性以及挑戰性。在課堂提供過程中,就是應當通過提問的方式,對學生在實際學習過程中的思考方向進行充分的引導,使學生的思維運動范圍能夠得到增強,同時也會使學生的思考層次得到增強。一些簡單的學生不經過思考就能夠回答的問題,在課堂當中就沒有提出的必要,而那些具有較高深度學生完全無法回答問題也沒有提出的必要[2]。
3.3 提問過程中給予充分的時間及空間去思考
在過去小學語文教學工作過程中,教師本身是基于自身角度出發進行提問的,而對于學生本身是否能夠在提問環節過程中進行思考,并且根據所思考內容做出相關回答并不是非常的在意。教師已經習慣了一問一答式的課堂提問,學生本身的思考時間以及空間并沒有特別多。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為了提升課堂教學的創新性,教師本身就課堂提問應當留出更多的時間以及空間,這樣學生才能夠充分的進行思考,這無論是對于學生本身思維的散發,還是對于其思考結果的周全性提升,都是具有非常重要意義的。而且在小學生進行自主思考的過程中,也可以提出相關問題,與教師之間進行溝通交流,提高課堂提問環節的互動性以及有效性。
3.4 良好的課堂提問態度
教師在進行課堂提問環節開展時,其本身提出問題時的態度,對于學生進行問題思考的情緒和問題回答的積極性都會產生一些影響,尤其是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講,其本身在發展過程中,所以對于教師的思維以及情緒變化是比較敏感的。教師在提出相關問題的過程中,應當神態要安詳,而且自然這樣學生本身對于問題的接受程度會更高,而且回答問題的自信心也會得到增強。提問問題應當具有一定深度,但不可為難學者,同時教師應當對學生所進行的回答進行正確評價,并且尊重學生的思維特點和想法,使學生能夠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得到充分的尊重,這樣學生才能夠擁有更高的積極性去進行課堂問題的回答。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于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來講,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對于課堂教學創新性的要求更高,所以就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提問這一環節來講,教師本身應當改變傳統的觀念,并且以積極的態度和樂觀的心態,在課堂當中進行教學提問,構建良好的課堂提問氛圍,使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交流更加活躍。
參考文獻
[1]王玥.小學語文課堂提問有效性探析[J].新課程學習:上,2014(11).
[2]丘錦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提問技巧探析[J].軟件:電子版,2019,000(003):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