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雄,張 喻,單傳家,張道華
(湖北師范大學 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湖北 黃石 435002)
大學物理是我院學生必修的一門公共基礎課,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給其教學和學習帶來了巨大的挑戰。疫情下線下教學無法開展,如何貫徹教育部 “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 ”的要求[1],線上教學成為必然的選擇,也將是未來教學的趨勢。如圖1所示。

圖1 基于超星學習通的大學物理 BOPPPS線上教學模式
超星學習通平臺是專門為高校教師和學生開發的一種有效教學信息化工具[2]。近年來,基于超星學習通平臺 “一平三端 ”的線下線上混合式教學受到高校教師們的青睞,其教學效果也得到越來越多師生的認可[3]。目前,新冠病毒肺炎的突襲使得線下教學無法開展。如何利用超星學習通平臺開展好線上教學成為當下研究的熱點之一。先進的教學平臺需要輔以優秀的教學模式,以完成教學目標為核心的 BOPPPS教學模式,在指導教師如何進行線上教學的各個環節具有一定的實踐性和可操作性[4],它主要由六大要素構成 : 1)引入式教學(Bridge-in),2)教學目標(Objective),3)前測(Pre-assessment),4)參與式互動教學(Participatory Learning),5)檢驗評估(Post-assessment),6)總結(Summary).本文以 BOPPPS教學模式為指導,結合超星學習通的優勢,以地方高校大學物理課程為例,為線上教學提供了一個可操作的案例;以 BOPPPS教學模式中的前測環節為切入點,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對比分析,重點探討分析了前測環節對教學效果的影響,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為 BOPPPS教學模式在學習通平臺上的應用提供了一定的借鑒和指導作用。
超星學習通作為教學信息化平臺具有多元化的互動方式和教學資源共享模式,如圖 2所示,為本課程 BOPPPS線上教學模式的開展提供了良好的操作平臺。基于超星學習通平臺,以學生為中心,以完成教學目標為核心的 BOPPPS教學模式為指導,筆者把大學物理課程的線上教學過程分為三個步驟:課前、課中和課后,以期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a)
正式開課前,以超星學習通平臺為依托建設大學物理課程,包含有班級、學生名單、課程大綱、參考教材、電子教材、課程考核評價、教案和試題庫等。以優秀網絡教學資源(例如慕課或學銀在線)結合自制錄課,建立線上教學資源,并上傳至學習通的章節和資料庫模塊,如圖 2(b)所示。對于剛剛步入大學不久的 19級新生,他們可能對大學物理這門課程沒有太多的興趣。通過引入式教學可提升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和學習積極性。以質點運動學中的相對運動為例,通過耳熟能詳的成語故事“刻舟求劍”,提出楚人在船上刻記號為何下船后找不到劍的疑問,引入運動的相對性。通過有趣的物理名人軼事、物理對世界發展的影響和時事新聞等來吸引學生注意力,使他們對大學物理課產生興趣;并將抗擊疫情的先進個人和事跡引入課堂,激勵學生的學習動力;將中國人對物理發展做出的貢獻引入課堂,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正式開課后,圍繞教學目標,提前一周或者三天運用通知功能,發布本周或者本次線上學習計劃及內容,告訴學生本節課將要學習和掌握的知識點。要求學生根據已上傳至學習通平臺中的電子教材和教案自行預習。采用前測對學生課前進行摸底,準確掌握學生課前預習情況。在課前 10分鐘,運用投票/問卷功能實施前測環節。前測環節主要以選擇題和填空題為主,題量控制在 3題左右,用于檢測預習效果,不計入平時成績。這里以《電磁感應》[5]章節教學為例,前測環節結果如圖 3所示。通過前測環節知曉大部分同學對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和感生電場的性質有了較好的掌握,同時也發現還有不少同學對此并不了解或者根本沒有課前預習。因此,在正式上課后將著重講解這些知識點,做到有的放矢,提高線上教學效果。

圖3 學習通中前測環節(a)例題 1問卷結果;(b)例題 2問卷結果;(b)例題 3問卷結果
線上教學開始后,利用簽到功能要求學生簽到,并組織學生學習慕課或學銀在線上的優質教學視頻或者教師自制錄課。同時根據課前預習檢測結果,分析學生預習效果。采用直播方式對學生模糊不清或理解有誤的知識點進行重點講解。參與式學習,調動學生自主學習能動性。通過學習通平臺進行多元化的互動。在討論區發布問題討論,利用白板功能對重要公式進行推導講解,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利用群聊功能對學生疑惑進行答疑。
線上教學結束后,通過作業功能發布本次網課的課后作業;學習章節結束后,利用考試功能發布章節測試,檢驗教學效果。這里仍以《電磁感應》章節教學為例,教學結果檢驗如圖4所示。從統計結果可以看出,利用前測環節可以取得較好教學效果。課后作業和章節測試的測試結果記入平時成績。在作業/考試功能中設置答案批閱后可查看,作業/考試答案在教師批閱后提供給學生學習參考。對課后作業和章節測試中常見的問題制作答疑視頻,可供學生反復查看學習。對課后作業和章節測試的測試結果進行研究分析,尋找線上教學的薄弱環節,改進線上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管理方法,不斷調整該教學模式的實施方法。

圖4 檢驗統計結果
為了更好地完成 “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 ”要求以及線上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在線上教學工作開始之初筆者設計了實驗組和對照組,在保證教學內容和環境等因素基本不變的前提下,改變 BOPPPS教學模式中前測環節,試圖探討前測環節對教學效果的影響。實驗組實施了前測環節,而對照組沒有實施前測環節。本文從作業成績、期末考試成績以及綜合成績三個維度評價前測環節對教學效果的影響,結果如圖 5所示。其中,綜合成績是由作業成績(20%)、課堂表現(20%)和期末考試成績(60%)加權得到。從圖中可以看出,實施了前測環節的實驗組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成績。這說明 BOPPPS教學模式中前測環節對教學效果有著重要影響。這主要是因為前測環節的實施不僅有助于教師及時準確掌握學生的相關基礎知識以及對課堂講授內容的了解程度,做到講課內容的深度與進度的有效把控;而且還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愿望,從而促進師生雙方的密切配合,達到本課堂教學目標的有效達成。

圖5 前測環節對教學效果的影響
為了更好地了解該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以及學生的學習效果,筆者在本課程結束后通過超星學習通平臺對學生進行了相關問卷調查,調查反饋結果見圖 6.從圖中可看出,大部分學生能夠較好地適應當前的教學模式,并且他們大都從中獲益:激發學習興趣(17.5%),提高學習主動性(20.6%),增強自學能力(30.2%),提高自律性(23.8%)。而僅有 3.6%學生比例有一些不適應。這些反饋結果表明該教學模式具有較好的教學效果并被大多數學生認可。

(a)是否適應當前的教學模式
超星學習通是專門為師生設計的信息化教學平臺,具有豐富的師生互動模式,是重要的信息化教學媒介;而 BOPPPS教學模式對整個教學過程分六個模塊進行過程管理,每個模塊都從教師教和學生學的特點出發,立足于師生間參與式互動學習;二者相結合的實踐證明,該線上教學模式能夠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并被學生認可,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同時本文研究還表明前測環節對整體教學效果具有重要影響。疫情終將結束,線上教學必將成為后疫情時代教學活動的一個重要選擇。希望本文基于超星學習通平臺的 BOPPPS線上教學模式能為地方高校線上教學提供有益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