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朝陽中學 李 飛
初中和高中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教育階段,初中是基礎知識,以及知識鞏固的階段,而高中是知識加深,以及拓展性質的階段,這是根據人發展規律,而科學制定的。從初中英語學習進入高中英語學習,教學內容深化,教學環境變化,以及教學節奏改變,學生容易產生不適應,存在一個明顯的過渡階段,如果不加以重視,學生無法及時調整,就會跟不上教學節奏,無法適應新教學環境,學習進度變慢,能夠掌握的知識較為有限,整體學習受到影響,發展也受到負面的影響。需要針對這些致使銜接不順暢的因素進行深入的探究,進而確定實現銜接優化的具體措施,并且加以實踐實施,來改變這一局面。先從課題準備、課題內容、課題目的想法等入手,明確課題的價值,再深入分析初高中英語教學銜接實現優化的難點,以及對應的解決措施。
優化初高中英語教學銜接課題的提出環境是2003 年發布高中各學科課程標準,并且在重慶市北碚區進行課改實驗,2007 年深化課程改革,其中高中英語課程的主要目標就是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培養發展核心素養。
這一課題提出的主要意義就是提高高中英語教學質量。高中學生英語綜合素養的基礎就是初中英語教學,最為關鍵的時期就是初中和高中過渡的階段,只有優化這一階段的銜接才能夠推動高中英語教學的進一步發展,才能夠實質性地提升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發展,同時有利于相關興趣的培養、相關人才的培養。這一課題的主要研究對象為初三下學期學生、初升高假期學生、高一上學期學生,這三個階段的學生最具有代表性,是典型的初中過渡到高中的三個時期,研究的主要內容為課程標準內容、教學方法、測試方式等層面的差異,銜接的實際問題,以及學生的狀態等。課題的主要研究方式就是資料查閱引用方式、調查法、對比分析法,以及統計方式。調查法主要采用問卷的形式以及對談的形式,多角度、多方面、多層次地了解每個階段的學生狀態、教學狀態、學習狀態等,這些研究方式所留下的資料、數據、信息能夠為這一課題的研究提供強有力的依據支持。這一課題的研究最本質的內容就是初高中英語教學銜接的現狀、銜接實現優化的主要難點,以及根據實際的調查,實際的教學狀況、教學基礎,確定行而有效的優化措施,實現實際的優化,讓課題能夠實際地發揮作用。
初中英語步入高中英語,實現教學合理銜接,學習有效銜接的主要阻礙因素有以下幾方面。教學內容的差異。以重慶市為例,初中階段,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的實際詞匯數量在1600個左右,需要掌握或者常用的詞匯在1400 個左右,并且大部分詞匯極為基礎,使用頻率大,容易記住,掌握的難度較小,同時具備一定的關聯性,初中課程壓力相對較小,學習時間較為充裕,學生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也能夠實現大部分。而高中階段,詞匯的掌握數量大幅提升,整個初中需要掌握的詞匯量,在高中課程標準中約等于一年需要掌握的詞匯量,甚至更多,同時語法的難度增加,關聯性減少,詞匯的復雜程度以及長度也逐漸增加,抽象屬性的詞匯出現的概率增加,落差過大,學生無法在短時間內適應。并且初中高中考核的形式也大不相同,學生的學習難度進一步增加。學習的難度驟然上升,同時語法也越發復雜,掌握以及熟悉各類語法的難度也逐步提升。教學方式的差異。初中英語學習對于學生的讀、說、聽要求相對較低,學生掌握的穩固性相對較弱,而高中,對于學生的聽、讀、說、寫能力要求迅速提升,學生在此迥然不同的學習環境中,學習難度提升,學生十分吃力,英語學習進度無法有效進展。同時學生容易在這種高壓環境中,出現厭惡抵觸心理、畏難情緒,學習興趣進一步弱化。學生的來源不同,各自掌握的知識體系、適應的學習方法、產生的學習習慣都各不相同,因此,學生對于環境的適應能力、抗壓能力大不相同,一旦出現銜接處理不當,就容易造成兩極分化的后果。初中學生過于依賴教師,需要教師引導帶領才能夠進行學習,缺乏自主性、獨立性,而高中教學的主要模式就是給予學生足夠的自學空間、思考空間和學習空間,學生無法在短時間內改變學習習慣以及學習模式,學習的難度也進一步提升,在此過程中容易受挫折,影響英語學習的下一步進展。
實現初中與高中英語教學的完美銜接,不單單是高中教師的職責,與初中教師也有較大的關聯,其中最為主要的引導者和指導者就是初三教師和高一教師。
初三教師需要幫助學生逐步脫離初中相對輕松的教學學習環境,脫離過分依賴教師、依賴教材的心理,并且分析高中的學習狀態、教學狀態、教學要求等,逐步調整教學方式、教學節奏以及教學重點,強化學生的聽、說、讀、寫綜合能力,并且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基礎知識,以及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讓學生適應逐步增加學習任務的學習狀態。高一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觀察測試,確定學生的大致情況,進行針對性的指導,讓學生初步了解高中英語學習的要求、英語學習的難點以及重點,有一個心理準備,以及學習方向,并且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高中知識是在初中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深化、多樣化,因此,為保證初中與高中英語教學的銜接正常進行,學生快速適應,較為合適的方式就是以初中知識為基礎,引出高中知識,讓學生能夠更快速地理解、接受以及掌握。這樣既能夠幫助學生鞏固基礎,讓學生的英語基礎知識更為穩定,讓學生盡可能地站在同一起跑線上,這對于后續的教學進展較為有利;又能夠保證學生基本上都跟上教學節奏,能夠逐步提升自我,進而增強自信心,產生學習動力,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教學壓力與學習壓力都相應減少。
以高中英語知識中“die”單詞教學為例進行分析,以初中所學的“death”單詞進入,教師通過讓學生回憶death 的意思、詞性、用法等,讓學生分析death 的詞性轉變,進而引出death 詞性轉變之后出現的die,這樣子學生就能夠深刻地記憶die 的詞性、含義,能夠將初中與高中的知識聯系起來,構建一張龐大的、系統的、科學的英語知識體系網,這對于英語的后續學習極為有利,同時也能夠推動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提升。在學習高中英語知識中“disagree with”短語時,通過引入初中知識中“agree with”短語開展教學,讓學生清楚這一短語的意思、用法、使用語境,同時讓學生根據自己所學知識,推斷出這一短語的相反短語,這樣能夠保證學生對這一知識點的記憶深度、理解深度、掌握深度,這對于讓學生形成良好的關聯性學習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以初中知識為切入點展開教學,也需要根據不同的知識形式、知識內容,采取不同的教學引導方式。
高一教師需要清晰地認知到學生聽力以及讀英語的能力普遍偏弱,因此,需要針對這一點,優化教學方法。 在聽力鍛煉過程中,教師需要教授給學生一定的技巧,讓學生逐步快速適應聽力形式,并且能夠實現在短時間內大致聽懂一段話的主要內容,讓學生能夠構建自信心,能夠有繼續強化自身聽力的動力。在此基礎上,教師逐步細化聽力能力要求,例如,要求聽出特定詞匯出現的次數,或者復述聽力內容等,讓學生能夠有一個明確的提升過程。針對讀能力,教師需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讀英語技巧,例如連讀、重音、不發聲等,讓學生的讀法更為標準,發音更為清晰,更趨于標準。學生在嘗試到勝利之后,就會產生積極的閱讀欲望,能夠不斷鍛煉,這對于學生的讀英語能力提升有較大的幫助。
另外,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能力提升程度,定期安排聽讀任務,讓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穩定提升,英語的學習質量提升,英語的教學質量提升。
初高中英語教學銜接優化,既能夠保證初中英語教學的效果體現,也能夠保證高中英語教學的質量穩定提升,能夠推動英語教學結構優化,同時還能夠保證英語人才的不斷提供、英語相關產業以及行業的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