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琳 張朝紳
【摘要】 目的 分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應用清肺固本湯治療的價值。方法 120例處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的患者, 隨機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 各60例。對照組接受常規西醫治療, 研究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進行清肺固本湯治療。比較兩組肺功能指標、血氣分析指標、生命質量評分、呼吸困難評分。結果 研究組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用力肺活量、呼氣峰流速分別為(1.95±0.20)L、(2.95±0.41)L、(59.08±3.82)L/S, 均高于對照組的(1.63±0.18)L、(2.34±0.26)L、(52.92±4.29)L/S,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9.212、9.733、11.834, P<0.05)。研究組動脈血氧分壓為(10.79±0.80)P/kPa, 高于對照組的(10.24±0.79)P/kPa;研究組二氧化碳分壓為(5.85±0.57)P/kPa, 低于對照組的(6.27±0.63)P/kPa,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3.789、3.829, P<0.05)。研究組呼吸癥狀、活動受限、疾病影響評分分別為(45.61±4.72)分、(56.70±4.53)分、(55.97±5.89)分, 均低于對照組的(65.01±5.82)、(70.24±4.81)、(68.27±6.63)分,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0.054、16.612、10.743, P<0.05)。研究組呼吸困難評分為(1.55±0.32)分, 低于對照組的(2.17±0.58)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7.250, P<0.05)。結論 針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的患者可采取清肺固本湯治療, 對患者的肺功能具有改善的作用, 還能夠提升其生命質量。
【關鍵詞】 清肺固本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臨床價值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30.068
隨著人們生活習慣的變化以及環境污染的嚴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發病率逐漸升高, 已經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種呼吸系統慢性氣道炎癥疾病, 臨床也將其稱為慢阻肺, 患病后患者自身免疫力降低, 且病情會因外界因素不斷發展, 因此, 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需要對患者實施有效的治療措施。以往對該疾病大都采取糖皮質激素類等藥物治療, 能夠控制病情發展, 避免并發癥的發生, 但是在改善患者肺功能方面的作用有限。中醫理論認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處于穩定期偏于本虛, 治療原則扶正和配合祛邪, 能夠有效改善機體肺功能及血氣指標[1]。本研究選取的中醫治療方法為清肺固本湯治療方案, 具體研究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20例處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隨機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 各60例。對照組男32例、女28例, 年齡43~78歲, 平均年齡(68.18±8.40)歲, 病情分級:28例Ⅰ級、20例Ⅱ級、12例Ⅲ級;研究組男34例、女26例, 年齡45~80歲,
平均年齡(69.04±8.01)歲, 病情分級:30例Ⅰ級、
21例Ⅱ級、9例Ⅲ級。納入標準:均接受我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中的診斷標準診斷且符合, 對研究內容之情并同意參與。排除標準:存在支氣管哮喘等病史;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存在肝病、肺栓塞等疾病;存在精神、言語方面障礙性疾病等。
1. 2 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西醫治療, 選擇的藥物為茶堿緩釋片(廣州邁特興華制藥廠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44023791)和噻托溴銨粉吸入劑(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 Co.KG, 批準文號H20140933), 其中茶堿緩釋片用藥量為0.2 g/次, 2次/d;噻托溴銨粉吸入劑用量為18 μg/d。
研究組在常規西藥治療的基礎加用清肺固本湯治療, 清肺固本湯的藥材及用量如下:紫苑、款冬花、陳皮、川貝各10 g, 麻黃8 g, 甘草3 g, 杏仁12 g, 桑白皮20 g。以水煎煮, 服用1劑/d。進行4周治療。
兩組患者在接受對應的藥物治療時還需要進行肌肉鍛煉和呼吸鍛煉, 肌肉鍛煉主要是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來安排, 步行5~10 min/d, 速度控制在50 m/min, 步行時可配合雙臂大幅度擺動, 2~3次/d;呼吸鍛煉主要進行的縮唇腹式呼吸鍛煉, 首先, 先從鼻孔吸入空氣, 將嘴唇緊閉, 腹部鼓起;在將嘴唇撅起, 慢慢地進行呼氣, 類似吹口哨, 期間回縮腹部。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觀察比較兩組肺功能指標、血氣分析指標、生命質量評分、呼吸困難評分。①肺功能指標包括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用力肺活量以及呼氣峰流速;②血氣分析指標主要是動脈血氧分壓和二氧化碳分壓, 在治療后抽取患者動脈血進行測定;③生活質量評分采用圣喬治呼吸問題調查問卷進行評估, 包括呼吸癥狀、活動受限、疾病影響3項, 分值為0~100分, 分值越低則說明患者生命質量越高;④患者呼吸困難評分采用改良后的英國醫學研究委員會呼吸困難量表進行評估[2]。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肺功能指標比較 研究組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用力肺活量、呼氣峰流速分別為(1.95±0.20)L、(2.95±0.41)L、(59.08±3.82)L/S, 均高于對照組的(1.63±
0.18)L、(2.34±0.26)L、(52.92±4.29)L/S,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9.212、9.733、11.834, P<0.05)。
2. 2 兩組血氣分析指標比較 研究組動脈血氧分壓為(10.79±0.80)P/kPa, 高于對照組的(10.24±0.79)P/kPa;研究組二氧化碳分壓為(5.85±0.57)P/kPa, 低于對照組的(6.27±0.63)P/kPa,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3.789、3.829, P<0.05)。
2. 3 兩組生命質量評分比較 研究組呼吸癥狀、活動受限、疾病影響評分分別為(45.61±4.72)分、(56.70±
4.53)分、(55.97±5.89)分, 均低于對照組的(65.01±
5.82)、(70.24±4.81)、(68.27±6.63)分,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0.054、16.612、10.743, P<0.05)。
2. 4 兩組呼吸困難評分比較 研究組呼吸困難評分為(1.55±0.32)分, 低于對照組的(2.17±0.58)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7.250, P<0.05)。
3 討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十分常見, 屬于一類呼吸系統慢性氣道炎癥性疾病, 發病群體比較廣泛, 大多為中老年人, 患病后患者會出現的主要臨床癥狀為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難、胸悶、氣短等, 對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影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分為發作期和穩定期, 穩定期的病程比較長, 會對患者的肺臟通氣功能造成影響, 在這個過程中患者的呼吸系統功能會逐漸衰竭, 還會引起并發癥如肺部反復感染, 加快病情惡化[3]。因此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進行治療會更重視穩定期的康復治療, 通過選擇有效的方案來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目前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進行治療大多選擇西醫治療, 所選擇的藥物主要為β2受體激動劑、糖皮質激素類藥物等, 常用的為噻托溴銨粉吸入劑或是聯合氧療、霧化吸入等。西醫治療對病情的惡化具有預防的作用, 也可以適當控制炎癥的進展和避免支氣管痙攣, 但是大多數研究都表明, 在改善患者肺功能及血氣分析指標方面, 西醫治療起到的作用不明顯。近些年, 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的治療研究已經從西醫拓展到中醫范圍, 鄭培培等[4]研究突出中醫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療所占有的優勢, 且已經成為臨床研究的重點。在中醫理論當中, 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納入咳嗽、肺脹、喘癥等范疇, 疾病病情反復發作導致在穩定期中患者機體元氣被損耗, 存在正虛邪戀的情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表現的癥狀類型為肺腎氣虛, 因此會出現咳嗽、痰白、痰稀等癥狀, 進行中醫治療也主要是以扶正固本為主, 針對患者肺、脾、腎虛損的情況采取對應藥材進行調整, 達到止咳化痰、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效果。本研究結合相關資料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進行清肺固本湯治療, 清肺固本湯藥材組成為杏仁、麻黃、款冬花、紫苑、甘草、川貝、桑白皮、陳皮[5]。其中麻黃、杏仁能用于宣肺平喘、解痙止咳;陳皮具有的理氣化痰、寬胸的作用;款冬花有利于止咳消痰;桑白皮能夠用于瀉肺平喘, 進行肺熱咳喘的治療效果顯著;川貝的功效為止咳化痰、清宣肺熱;紫苑和款冬花性溫但不燥, 兩者共同用于止咳化痰效果十分明顯, 還能夠彌補其他藥物的苦寒之性。甘草的用途為調和以上諸藥, 使諸藥共同達到補肺健脾、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 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調節機體存在的缺氧癥狀。清肺固本湯在多項研究中的應用結果也證實該藥劑能夠在臨床在進行推廣應用。本研究除了常規治療外還配合輔助康復鍛煉方案, 主要是改良運動療法, 重點是雙臂和呼吸的運動, 呼吸運動能夠減少肺泡內殘存氣量, 減輕肺泡膨脹程度, 使通氣功能好轉、氧合改善;上臂運動可提高機體對上臂運動的適應能力, 以此降低氧耗量, 改善運動效能, 減輕呼吸短促、呼吸不協調等癥狀。運動療法配合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特別是在急性期靜脈使用激素的患者, 或是穩定期患者, 在改善肺功能、減少激素依賴、提高患者生命質量方面優勢明顯, 配合藥物治療能夠提高其治療效果[6-8]。
本研究主要選擇肺功能、血氣分析等指標進行觀察, 觀察得出, 加用清肺固本湯治療能夠加強患者肺功能水平, 患者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用力肺活量、呼氣峰流速均得到改善, 且患者血氣分析結果也優于單一西醫治療的患者, 分析原因為藥劑具有多重作用, 能夠改善機體供養水平, 其肺動脈壓也會得到改善。同時, 患者生命質量以及呼吸困難癥狀也得到改善, 中醫治療具有理想的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 清肺固本湯治療能夠延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發展, 能夠將其進行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蔡緒明, 王志梅, 楊栓柱, 等. 清肺固本湯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80例臨床研究. 吉林中醫藥, 2019, 39(12):1613-1616, 1620.
[2] 鄭培培, 徐賢瓊, 侯莉莉. 理肺固本湯治療老年穩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72例. 浙江中醫雜志, 2019, 54(4):256.
[3] 朱嬰, 厲瑤, 潘陳彬. 參芪固本湯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臨床療效觀察. 上海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8, 32(1):27-29.
[4] 梁靜. 清肺固本湯及改良運動療法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患者肺功能的影響. 醫療裝備, 2016, 29(23):90-91.
[5] 熊湘平. 平喘固本湯治療穩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價值評價.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5, 9(5):155-156.
[6] 宋品一.平喘固本湯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患者療效和肺功能的影響.大家健康(中旬版), 2018, 12(2):32-33.
[7] 徐貴麗, 趙琳, 杜建新.咳喘固本丸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療效觀察.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9, 28(17):1898-1900, 1907.
[8] 柴廉明.補肺健脾湯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30例臨床觀察.中醫藥導報, 2011, 17(4):46-48.
[收稿日期:2020-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