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肇榮
摘要:新課改縱深推進,使教師更關注教學創新問題,以便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促進學生學科素養的形成。初中語文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應用能力、審美意識,開闊他們的知識視野,使學生兼具顯性學力與人文素養。為此,教師需革新教學理念,升級授課方式,通過對信息化教學、分層教學、思維導圖等多元教學方式的創新應用,優化語文課堂教學效果。在此,筆者結合自身執教經驗,淺議提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法。
關鍵詞:提升;初中語文;課堂;有效性;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9129(2020)11-0233-01
引言:新課標中指出“應重視培養學生的探究性學習能力,讓他們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1]”。作為一門綜合性學科,語文對學生思維能力、學習能力的發展具有深刻的影響作用。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不僅將使學生體會母語文化的博大精深、內涵深邃,讓他們汲取民族文化精華,感受優秀文化的滋養,更將促進學生完善自身的“語文知識庫”,激發他們的想象力與創造力,不斷擴充中學生的視野。使其接觸多種文體,在經典文學著作中得到有益啟發。因而,要打造高效初中語文課堂,為學生的未來求學與發展筑牢基礎。
1 影響初中語文教學有效性的主要因素
1.1教師素養。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綜合素養高低將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例如,有的教師忽視學生的學習反饋、班級兩極分化問題,側重對教學方式的創新。這種脫離教學主體的創新,反而會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難以有效提升教學效率。
1.2授課方式。新型教學方式層出不窮,在豐富學生語文學習感受,培養他們聽說讀寫能力中,應使教學具有針對性[2]。例如,面對不同文體知識的教學,應靈活選擇差異性授課方式。但現實卻是,很多教師忽視對教學內容的分析,習慣以小組合作法、情境教學法、微課等進行施教。
1.3學生興趣。學生才是學習與發展的主體[3]。只有充分調動中學生的語文學習熱情,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才能打造高效課堂。但有些教師只是將學生當做被塑造的對象,經常以知識灌輸的方式展開語文教學。
2 提升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法
2.1革新信息化教學,激發學習興趣。初中語文具有知識點繁雜、知識面廣闊的特點[4]。為降低施教難度,提高教學有效性,教師應革新信息化教學方式,關注學生的語文學習情感變化,調動他們的課堂學習興趣,吸引其關注力。例如,在部編七年級下冊《阿長與<山海經>》的教學前,可以通過翻轉課堂+教學回顧的方式,使學生結合曾學過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通過《山海經》走進魯迅先生的童年。在翻轉課堂的自主預習中,可使學生總結長媽媽的人物特點。在正式授課中,可先讓學生展示預習成果,促進生生補充、學習探討。對于仍未解決問題或存疑的,由教師加以引導和點撥。在信息化教學中,促進學生在散文中的生活片段里,感受作者對長媽媽的情感變化,品味魯迅先生精妙的文筆。
2.2重視教學的分層,實現因材施教。為提升語文教學有效性,教師還應重視班級中語文學習兩極分化的問題??梢苑謱咏虒W的方法,讓課堂授課更具多樣性、針對性與實效性。例如,在部編八年級《中國石拱橋》這一社會科學說明文的教學中,教師便可以分層引導的方式,促進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梢跃C合評價的方式對班級學生分層,讓基礎良好、思維敏捷的學生通過慕課素材,了解說明文及其表述特點、優勢,并能夠領會本文寫作的深層次含義,感受中國人民勤勞勇敢,富有創造力的品質;向語文基礎一般、對教師存在依賴性的學生布置探究性任務,在問題導向下,讓學生感受說明文的表述精準、寫作順序與敘述方法;教師應與后進生一同學習,通過“趣味解釋”教學游戲,拉近師生距離。在教師的有序引導下,使學生試著梳理本文結構、要點知識,并應實施鼓勵教育,增強學生的獲得感。
2.3需引入思維導圖,培養自學能力。為了培養學生的自學意識,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還可以引入思維導圖,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審美意識與學習能力。例如,在進行《生于憂患 死于安樂》的教學中,可以師生合作繪制思維導圖。讓學生匯總引論、本輪與結論,幫助其掌握文言文學習方法。并可在圖文繪制中促進學生品味文言之美,感受古人智慧,優化教學效果,促進深入學習,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這樣一來,將消除學生認為古漢語難學、難理解問題,并可挑選《滕文公》、《盡心》中合適學生閱讀學習的內容,使其試著運用思維導圖加以分析,逐漸讓學生具備自主閱讀整本文言著作的能力,以便于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傳承。
3 結語
提升初中語文教學有效性,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促進師生教學溝通,并非一蹴而就的。一方面需要教師具有生本意識,讓語文教學面向班級全體學生,并能夠較為充分地掌握學情,關注學生的情感變化;另一方面,應提升教學的適宜性與科學性,依據不同文本知識架構、難重點知識,選擇相應的授課方式,在給予學生新鮮學習感受的基礎上,開闊他們的知識眼界,培養學生自學能力,進而實現少教多學,高效引導,從而增強學生探究意識,促使他們感受語文學科的魅力。
參考文獻:
[1]刀嘉愉.分層教學促進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以景洪市第五中學為例[D].云南師范大學,2017(5):24.
[2]朱振華.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提升策略分析[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9(12):22.
[3]崔香蓮.探討如何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9(8):15.
[4]鐘曉玲.淺談如何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J].黑河教育,2019(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