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義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西營鎮西營九年制學校,甘肅武威 733000)
中國有五千多年的歷史文明,在古代,人們便運用長短不一的文章記錄歷史發展過程中的優秀文化,如詩、詞、歌、賦、小說、散文等。雖然表現形式有所差異,但本質上都屬于文章的一種。由此可以看出文章在人類歷史發展中有著難以替代的重要作用[1]。所以,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通過寫作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遣詞造句的能力,并有效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歷史和文明。小學是學生接受民族語言與文化的重要階段,應當夯實學生聽說讀寫等各項能力,才能在日后的學習過程中循序漸進地思考和創新,也有助于傳承中華民族的悠久文化。
寫作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應當將教學重點放在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上,并逐步提高學生的語文寫作水平。寫作能力是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表現方式,完善語文作文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理解能力。在寫作過程中,由于小學生很難有效地將自己的思想傳達到文章中,所以教師在寫作教學中要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使學生認識到寫作對自身發展的重要意義,從而強化學生的學習、探究能力[2]。
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思維不夠成熟,教師在寫作教學中要注重引導和啟發,使學生能夠主動探究寫作技巧,強化學生寫作能力。小學作文是考查學生綜合語言應用能力的重要途徑[3]。語文屬于語言性學科,聽說讀寫是教學的重要內容和基礎內容,寫作教學則是其他教學的重要表現形式,能夠反映其他三種能力,也能夠提高其他三種能力。所以,通過小學語文寫作教學,能幫助學生正確認識世界,指導學生正確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通過寫作,學生可以應用文字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所以,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創新教學,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幫助學生有效掌握復雜的文體創作,以培養學生的寫作綜合素養。
在尋找語文素材的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學生對文章的把握程度以及語文學習能力進行拓展,積極滲透寫作,激發學生思維,使學生重視寫作學習,強化寫作能力。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要及時發現小學生在生活中的趣味點,從而積極尋找與小學生相互聯系的生活素材,引導學生在語文課堂上借助生活化的素材學習和思考,培養學生的學習意識和學習能力。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通過與小學生的溝通交流,發現語文素材在小學生寫作中的應用效率,及時進行拓展和創新,設計符合小學生學習的內容,以提升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熱情。
教師要針對當前學生在寫作中的現狀,進行教學素材的拓展和引導,使學生具備豐富的文學積累,從而在寫作中信手拈來[4]。教師要教會學生在寫作中如何命題,選擇合適的材料進行寫作拓展,更好地提高寫作能力,積累一定的寫作素材。教師通過結合學生日常生活狀態進行寫作引導,使學生借助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聞所見進行寫作和創作,并提升學生的學習動力。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在學習中善于觀察生活,并且體會生活。只有學生在寫作中學會記錄和運用,才能逐步提高寫作能力,打開寫作的大門,強化學生的寫作素養。
很多學生在寫作學習中,由于不知道寫什么,很容易遇到困難。教師為了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在命題過程中,要根據學生對語文素材的積累狀況進行合理命題。由于寫作是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方式,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寫作中自主擬題,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引導學生自主擬題,明確寫作角度和思路,不僅能強化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還能使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有所把握,有所思考,強化學生的思維縝密性,使學生在語文寫作中,將自己所學內容進行及時應用和表達[5]。
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自主命題,讓學生自由發揮,充分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由于自主擬題既能夠明確學生的學習目標,又能夠使學生在寫作中利用自己的見解抒發對事物的情感,強化學生的記憶能力,在寫作中學會靈活表達和運用修辭手法,應用技巧,提升學生的寫作熱情。教師通過引導學生自主命題,從多個角度進行寫作探究,從而有效完善學生的寫作思路,使學生能夠在寫作中從多角度選擇材料,提高寫作的科學性。學生要在寫作中抓住關鍵詞,并對其進行適當拓展,使作文能夠更加流暢。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自己在成長中的趣事進行寫作拓展,根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來創作。教師還要積極鼓勵學生,善于思考和聯想,強化學生的寫作拓展能力,使學生在寫作中根據自己認為幸福或者悲傷的故事進行寫作拓展,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熱情。
教師要在作文講解過程中通過采取科學的講解策略,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不僅將作文知識傳授給學生,還要在作文教學中多與學生互動,提升學生的寫作熱情,使學生能夠在寫作中暢所欲言,增強寫作動力。教師也可通過趣味性教學講解提升學生的學習動力。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方式,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能力,所以需要不斷地創新趣味性教學模式,以培養學生的寫作思維,強化學生在寫作中的興趣、愛好,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積極地在課堂和生活中進行完善、拓展。
教師也要運用情境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在小組合作中進行科學拓展和思考,確保學生能夠及時跟隨教師引導,強化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語文素材積累能力[6]。教師要注重教學形式的創新和完善,豐富教學內容,采取情境教學法和小組形式,引導學生在寫作中掌握寫作要領,提高寫作教學的趣味性,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要給予學生適當的評價和引導,鼓勵學生樹立寫作自信心,使學生認識到自身在寫作中的不足,從而強化學生的學習動力,提升寫作素養。
教師開展寫作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結合學生寫作中遇到的問題,及時拓展、創新應用,引導學生多練習、多思考,強化學生的積累能力和寫作動力。教師要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協作意識,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協作習慣,從而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每天布置一篇寫作任務,使學生在鍛煉中得到提升和完善。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觀看精彩的視頻或電影,引導學生寫觀后感,強化學生的聯想能力,提高文學素養[7]。教師還可以通過比賽來強化學生的寫作鍛煉能力,使學生在比賽中積極提升自我,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提高寫作能力。
隨著新課標的不斷改革推進,在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要以學生作為課堂主體開展寫作教學。教師要積極與學生互動交流,采取各種各樣的師生互動策略,引導學生在互動中掌握寫作技巧[8]。教師還要讓學生學會閱讀積累,強化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觀察能力,使學生在閱讀和生活中具備一定的文學素養[9]。教師通過多種形式的教學互動,有效提升學生課堂參與的主動性,使學生在參與過程中強化自身的寫作能力和寫作素養。教師也要根據學生的寫作內容進行科學的指點和引導,強化學生的自我認知能力,使學生及時改正自身缺點,提高寫作水平。
綜合上述內容,能夠看出寫作教學是語文的重點內容。新課程標準下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目標側重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應用。所以,在具體寫作過程中,教師應當引導學生靈活應用語言和詞匯造句,甚至謀篇布局,從而培養學生的寫作意識與綜合能力[4]。教師要認識到,構建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不是一蹴而就的,應當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尋找生活素材,為學生打開寫作的大門。同時,引導學生自主擬題,從多角度出發思考問題,發揮學習能動性和想象力。教師還應當重視營造趣味課堂,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通過開展豐富的寫作活動,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有助于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