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琳琳
【摘要】有的學生從開始接觸到系統的教學之后對于數學學科就一直有著恐懼的心理,認為自己學不好數學,害怕數學。的確,數學學科本身具有比較大的難度,對于這門學科而言,學生需要培養自己比較高的邏輯思維能力,這樣他們在高中的數學學習中才可以學得更好。對于我們教師而言,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高中數學學科的學習中可以學得更好,做到高效學習。新課改其實對于我們教師、學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們需要打造一個全新的課堂,而不是和傳統的數學教學一樣還是一味的追求學生的成績,不可否認的是,高中階段的學生面臨著高考的壓力,其必需做好調整去高效的學習以應對高考的選拔。高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要做好教學調整,讓學生在這個階段的學習中可以更加高效。
【關鍵詞】新課標背景;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32-009-01
引言
在傳統的高中數學教學方式下,由于受到了傳統數學教學理念的影響,數學課堂的教學方式相對來說比較單一,而且填鴨式、灌輸式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失去了對數學的學習熱情。這就無法有效地培養和提升高中生的數學綜合能力與學科素養,而新課改的實施要求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這就要求教師對高中數學的教學方式進行改革,以改變傳統教學方式中存在的問題,改變單一的課堂教學方法,從而滿足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方式改革的要求。在進行教學方式改革的過程中,應將高中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應根據學生的具體學習特點和教學實踐對教學方式進行改革與創新,以激發學生參與數學課堂的熱情,全面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為高中數學課的教學方式的改革提供有力支撐。
一、新課標背景下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研究的作用
隨著社會的發展,高中生所學的科目越來越多,傳統的應試教育已經不適應現在的學生了。傳統的應試教育教學方法其實是比較枯燥的,雖然一些教師在教授知識的過程中也增添了一些新花樣,但是萬變不離其宗,教學模式還是枯燥。所以新課標背景下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研究,能夠幫助老師找到合理的教學方法,設計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內容,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探究數學的能力。所以老師應該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加大對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研究,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理念,選擇合理的教學內容,為學生取得良好的成績奠定基礎。
二、新課標背景下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策略
(一)發散學生思維,培養其創造力
學生在學習的階段一定要有一個發散的思維能力,尤其是數學學科而言,難度比較大,對于學生能力的要求也比較高,作為高中的數學教師,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讓我們的學生在高中數學的學習過程中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其實思維能力的提高不僅僅是對于數學這一門學科的學習有利,在我們其他時間的學習過程中,也要去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在教學的過程中有意識的去發散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這個階段的學習中不僅僅可以學到相關的知識,更是可以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綜合素質,為自己以后的學習生活打下基礎,這是一點十分的重要。數學學科本身就有極強的邏輯性,所以作為高中的數學教師,我們不能死板的只是去傳授知識,更是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注重教學方式的多樣化
21世紀是一個日新月異的時代,科學技術和工具更加多樣化。而我們的教學方式也應該與時俱進,順應潮流運用各種先進的科學技術和工具來輔助我們完成教學模式的改革。多媒體輔助教學模式一改傳統教學模式里黑板和粉筆這兩種單調的教學模式,打破傳統教學模式對學生的束縛,利用視覺、聽覺等多方面的感官功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把知識多層次、多角度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加深學生的記憶,使學生更加便捷地掌握知識。例如,廣播、錄像、電視、互聯網以及多媒體教室等各種先進的工具,都是現代化的教學技術。
(三)做好預習復習工作
在高中數學的學習過程中,許多的學生在課堂上就不能緊跟著教師的腳步走,學生經常的會在課堂走神,或者對于教師講解的內容根本就沒有什么理解,我認為,這樣的情況的發生,和學生在課前沒有做好預習工作有著極大的關系,學生在高中數學的學習過程中,我們教師一定要強調學生預習、復習的重要性。本身來說,高中數學就有著一定的難度,學生難以理解其實很正常,但是我們教師應該做好引導,讓學生在課前對自己即將要學習的知識做出一個基本的了解,知道自己什么地方不會,知道自己什么地方要側重的去學習,這樣,學生在課堂上的效率就會大大提高。另外,課下的復習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對于學生來說,一節課上聽的東西很多,但是實際上可以真正消化的卻比較少,這就要求我們的學生做出復習工作,在復習的時候鞏固自己所學的知識點,發現自己知識上的漏洞、不足,從而更好的去提升自己。
(四)重新定位師生地位
傳統教學模式是一種“填鴨式”的教學模式,這種單向的教學模式有很大的局限性。在教學過程中,老師不應該再站在主體地位,而應該讓學生站在主體位置,老師作為指導者指導學生主動積極地思考、探索,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效率。例如,老師給學生講解“如果一條直線與平面平行,則這條直線與這個平面的所有直線都平行”這個原理,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筆和課桌做一個小實驗:用桌面代表平面,把另一支筆放置在桌面代表一條直線,另外一支筆代表另外一條直線,移動桌面上的筆到不同的位置,觀察兩支筆所在的直線的平行位置關系。接著老師引導進行嚴謹的分析,確定猜想的正確性。學生通過動手實驗,提高了探索問題的熱情,接著愿意更加積極主動地去學習。
結束語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我們作為人民教師也要做出相應的教學模式的改變,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高效的學習,這是我們教師的目標。在高中的學習過程中,我們教師要學生成為新時代的人才,就不能一味的去追求學生的成績,還按著傳統的那一套方法去教學,在新時代的教學過程中,能夠讓學生高效的學習,能讓學生綜合水平得到提高,這才是我們教師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陸勝.新課標背景下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研究[J].新課程,2020(42):58.
[2]周小勇.新課標背景下高中數學課堂效果的提升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0(10):91-92.
[3]蔡海英.新課標背景下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探究[J].當代教研論叢,2019(02):70.
作者單位
(魯迅美術學院附屬中等美術學校;遼寧;沈陽;1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