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燕
【摘要】伴隨著我國教育部全面推進高考新形式以及新內容的改革,使得高考英語寫作部分的題型從傳統命題作文的形式向著讀后續寫的形式轉變。這一形式的題型,屬于一種綜合性的考試題型,將讀與寫融合在一起,促使讀寫形成了一種良好的協同效應,對于提高學生語言綜合能力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讀后續寫新題型的出現推動了以讀促寫教學策略的發展,使得英語教學形式能夠更好地迎合新課標的教育理念。因此,本文針對新高考英語讀后續寫題型以讀促寫教學展開一些策略上的分析和探究。
【關鍵詞】新高考;英語題型;讀后續寫;以讀促寫;教學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3.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32-020-02
前言:隨著近幾年的英語科研改革,使得讀后續寫成為了其中最為重要的改革成果之一。讀后續寫的出現改變了以往較為傳統的英語寫作形式,使得讀寫協同,更利于考察學生在英語知識方面的閱讀能力以及理解能力,同時對學生創造力以及想象力方面也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而在這種改革背景下,不僅對學生的英語學習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對于教師而言也在教學方式上提出了相應的要求,這就需要教師注重讀寫協同,做到以讀促寫,從而推動學生的英語學習質量不斷提升。
一、新高考英語讀后續寫題型的理論依據
新高考英語讀后續寫題型屬于一種將寫作和閱讀相互結合的考察形式,通過讀后續寫題型可以有效考察學生以下幾個方面的能力。
首先,考察學生對于文章關鍵信息以及文章采用的語言特點的把握能力。其次,考察學生自身英語知識的豐富性,同時考察學生對自身所掌握的英語知識的運用力以及準確性。再次,考察學生對語篇整體結構的理解和掌握能力。最后,考察學生自身想象力以及創新能力。在面對讀后續寫題型時,要求學生能夠通過閱讀完全理解文本內容,縷清情節邏輯,清楚地理解和掌握文本采用的語言特點,同時還要發揮想象力科學合理地將文章續寫完成。
新高考英語讀后續寫題型具備著一定的開放性,這對學生創新能力和想象能力以及知識儲備等方面有著較高的要求,應能夠結合題型內容詳細生動地將具體情景描述出來,并且融合相應的情感和態度,這種讀后續寫新題型的考察方面以及考察角度完全迎合了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并且也符合目前學生的英語水平。
讀后續寫能夠將語言的輸入和輸出融為一體,這就需要學生能夠將原文讀懂,理解語篇中存在的內涵,從而在創作的過程中根據語言樣板,合理把控自身的邏輯構思,進而推動情節的不斷發展,這樣便可以使得自身的續寫能夠與原文產生有效銜接,最后順利完成文本的第二次創作。這種綜合性測試的探索以及推廣工作在很早以前就已經開始了,主要強調的是利用題型來考察學生各方面的語言技能,與真實的語言環境進行對接,從而有效推動學生語言交際能力不斷進步。新高考英語讀后續寫題型便屬于一種綜合性的測試題型,學生需要站在閱讀理解的基礎上來推測和揣摩事件即將發生的后續情況,然后通過書面表達將短文的敘述工作完成,促使續寫和原文能夠形成緊密的結合。
二、新高考英語讀后續寫題型以讀促寫教學探究
(1)合理選擇閱讀內容,提升趣味性以及生活性
新高考英語讀后續寫注重的是將讀寫相融,以讀促寫,因此在實際教學當中,教師應注重將閱讀作為基礎,讓學生通過有效閱讀來對內容進行模仿以及續寫創作,教師應將閱讀材料當做輸入語言的重要載體,而將閱讀的具體內容作為學生展開續寫時所要摸索的方向。所以,閱讀材料的合理選擇對于以讀促寫來說顯得極為重要,而閱讀材料的來源應具備多元化的特點。教師可以將英語課本上的文章當做閱讀材料,也可以將一些雜志、報紙以及考試卷中的內容作為閱讀材料,而教師在選擇閱讀材料的過程中應注重以下幾點:
首先,所選取的閱讀材料在內容上要具備一定趣味性以及延伸性。一個飽含趣味性的閱讀材料能夠吸引學生目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此才會讓學生主動地進行閱讀和分析,才能夠更好地進行續寫創作。
其次,所選取的閱讀材料要保證具有一定的生活性,只有貼近高中生的實際生活,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在續寫的時候有話題可以去寫,并且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展開想象,從而創作出更好的續寫內容。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高中英語“Travel journal”這節內容時,教師便可以將本單元中的一些文章作為閱讀材料讓學生進行有效閱讀。由于本單元學習的是“旅游日記”而高中生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旅游經驗,所以比較貼近高中生的實際生活能夠滿足生活性這個條件,此外教材中的文章講述的都是某個人物以及某些人的旅游過程,對于高中生來講在某些方面能夠引發情感共鳴,如;旅游中的一些常識等,所以很容易對其產生學習興趣,進而積極主動地展開閱讀學習。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該單元某篇文章展開閱讀,然后結合文章內容,摸索所要續寫的方向。如:“The end of our journey”這篇文章講述的是“我們旅程的終點”并且對相應的地點展開了細致的描述,學生在閱讀之后可以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以及發揮想象力對旅游過程進行回顧或者進行補充,然后展開續寫創作,從而達到以讀促寫的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閱讀材料的選擇上一定要掌握難度,應結合學生的實際英語水平來進行合理選擇,如此才能夠保證學生產生良好的學習興趣,更好地發揮自身想象力展開續寫創作,否則很容易由于內容太難而導致學生失去閱讀以及寫作的興趣,不僅難以發揮以讀促寫的作用,還會使得學生產生畏難情緒。
(2)重視讀寫協同性
高中英語教師想要實現以讀促寫,便需要明確地認知到讀后續寫的理論基礎便是系統效應,注重的是學生所要續寫的內容與閱讀材料之間具有連貫性。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當中,需要帶領學生對所要續寫的閱讀材料展開整體梳理,要讓學生可以清楚地理解和把握文本的整體內容以及整體結構,并且在此基礎上展開情節、情感以及人物等方面的續寫,而在續寫過程中教師還要繼續對學生展開相應內容的梳理,從而保證學生寫出的內容可以與文本產生良好的協同效應。
首先,教師要做好情節協同梳理。目前新(下轉第22頁)(上接第20頁)高考英語讀后續寫題型主要是記敘文,所以情節屬于記敘文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要素,學生只有掌握了閱讀材料中整體情節發展情況,才能夠發揮想象力展開合理的續寫,從而保證自身續寫內容與原文能夠產生關聯。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高中英語“Friendship”這節內容時,教師可以將本單元中“Anne's best friend”作為以讀促寫教學的閱讀材料來展開情節協同梳理工作,首先教師應組織學生該文展開有效閱讀,在能夠理解文本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掌握文章情節的發展,然后結合故事情節,展開想象作出合理的續寫。
其次,做好人物協同梳理。閱讀材料中最為關鍵的靈魂內容便是人物,一篇文章中所有的內容幾乎都是圍繞人物開展,并且有人物才會有故事,而故事以人物推動才會得以有效發展。所以教師應強調學生續寫時注重人物的協同性,這樣才能夠保證自身續寫的內容更加符合邏輯。
同樣以“Anne's best friend”為例,教師應帶領學生找出文章的主人公以及主人公的朋友和其他配角,然后分析配角與主人公之間的關系,縷清彼此之間的關系,如此才能夠在續寫中更加貼合原文來講述主人公與配角之間的故事,使得自身創作內容更加嚴謹,從邏輯上能夠與原本貼合。
最后是情感協同梳理。記敘文中講述的故事必然摻雜了大量的人物情感,這些人物情感需要教師帶領學生通過深入的閱讀和分析才能夠引發情感上的共鳴,只有學生理解和掌握原文中充斥的情感內容,才能讓自身續寫的內容更加真實。可以這樣說,情節協同以及人物協同都是在為情感協同做鋪墊,通過情感協同以及人物協同能夠讓學生抓準原文內容的主旨、梳理故事發展脈絡,保證學生續寫時在結構上不會產生偏離,而情感協同是在學生腦海中續寫結構成型后為即將續寫的故事進行豐滿化,也就是注入靈魂,這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還能夠讓學生走入原文精神世界,續寫出更加真實的內容。
結語:綜上所述,利用以讀促寫教學方式來開展讀后續寫教學能夠有效提升高中生的英語學習能力,促進學生英語學習質量以及學習效率不斷提高。此外,以讀促寫還能夠培養出學生良好的創造思維以及邏輯思維,使得學生對英語文本閱讀能力以及寫作能力快速提高。因此,高中英語教師應在新高考英語讀后續寫題型背景下積極發揮以讀促寫教學方式的作用和優勢,做好教學引導,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主動學習的同時能夠掌握讀寫協調性,通過讀來梳理原文內容的各項協同因素,從而續寫出一篇優秀的文章。
【參考文獻】
[1]孫凱.高考英語新題型讀后續寫的課堂教學探索[J].英語教師,2020,20(13):170-173.
[2]謝歡歡,張寶國.中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文獻綜述——基于《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J].英語教師,2019,19(11):147-149.
[3]孫莉.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中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與外語教學[J].長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28(1):117-119,124.
[4]楊艷.在讀后續寫教學中培養高中生批判性思維[J].中外交流,2019,26(43):73.
[5]郭麗.淺析讀后續寫對高中英語寫作教學的反撥作用[J].中外交流,2019,26(26):299.
作者單位
(廣東省惠州市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一中學;廣東;惠州;51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