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繁璋
【摘要】情境被視為推動教學活動順利發展的重要元素,在高中階段的教育活動中,創設情境已經成為推動教學活動發展的重要手段。在圍繞教學目的確定教學計劃的過程中,情境允許教師依靠當前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手段構建師生情感、能力、需求高度統一的教學氛圍,進而推動教學活動的順利落實,可以說,情境的創設對于教學活動的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本文針對高中數學教育活動的開展特點進行論述,思考如何圍繞高中數學教育要求合理導入情境。
【關鍵詞】情境導入;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作用
【中圖分類號】G633.6【中圖分類號】G633.6【文章編號】1992-7711(2020)32-063-01
優秀的情境能夠為當前的教學活動創造的步調一致的情緒氛圍,在保障教學活動順利落實的情況下,情境能夠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使其圍繞當前的教學知識主動對相關問題作出答復。在情境的帶動下,教學活動的發展與落實能夠得到更深入的保障。如何結合教學要求合理導入相應的教學情境,對學生發起思想上與情感上的教育,這是教師必須思考的重要問題。
一、導入問題情境,明確學習方向
在高中階段的數學教育活動中,所涉及到的教學知識比較復雜,對學生能力所提出的教育要求比較嚴格。在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僅要針對學生的有關素質積極落實教學工作,更要全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在學習數學理論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探究意識。現代思維科學將問題定義為“一切思維活動的起點”,并表示任何思維過程都為某一問題服務,問題已經成為學生進行創造的重要前提。
在全新的高中數學教育要求下,教師應對問題的重要價值投入相應的重視,不僅要引導學生積極學習理論知識,更要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問題的良好素質。以人教版高中數學教材《集合》的相關教學為例,為了幫助高一新生更快地掌握數學知識,教師可嘗試利用問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其明確掌握數學學習方向。在教學環節,教師給出兩組數字:一組數字為11、25、18、33,另一組數字為25、18.在學生觀察數字之后教師提出問題:兩組數字存在怎樣的關系?在觀察之后,學生指出:第二組數字被包含在第一組數字之中。此時,教師可導入第三組數字,9、7、11,并提問:第三組數字與前兩組數字存在怎樣的關系?這種關系如何用數學概念進行表示?通過提問,學生能夠明確掌握當前的學習方向,進而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合理調整學習方法。教師可將子集、空集等概念帶入到課堂當中,提出新的問題:現給出子集、空集等概念,如何對其進行劃分?依靠問題的引導,學生能夠對學習哪些知識、如何學習知識等問題作出一個明確的答復,數學學習的積極性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保障。
二、導入交流情境,分享學習經驗
高中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數學學習經驗,這些學習經驗相互融合,催生了全新的數學表達結構。在圍繞高中生的抽象思維與數學基礎發起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應尊重學生所表現出來的數學意識,通過合理的交流互動為學生創造全新的數學學習環境,幫助學生在交換數學知識的過程中不斷掌握新的數學學習概念。
以人教版高中數學教材《指數函數》的相關教學為例。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可圍繞定義、特征、應用三大板塊設計教學問題,從而激發學生的數學交流欲望。在定義板塊,教師要求學生結合已經學習過的數學知識回答問題:你學習過哪些函數知識?他們具有怎樣的特點?在對指數函數的圖像特點、定義特點進行分析的過程中,學生會給出不同的結論或答案:指數函數的基本形式是y=ax,所以一次函數、二次函數也可視為指數函數;在對圖像特點進行分析的過程中,學生會得出相應的觀察結論:在指數函數中,a與x的值影響著y的最終大小,并控制著圖像的“走向”。而在教材《直線與平面之間的關系》的相關教學活動中,教師可引導學生利用不同的直線與平面在空間環境內發起實踐,觀察平面與直線之間的位置關系,進而為學生提供對應的交流材料。
三、導入活動情境,鍛煉學生技能
數學教育來源于生活、經驗等多種板塊當中,部分數學知識中所包含的理論可利用實踐活動進行檢驗,在幫助學生掌握相關技能的同時落實數學教育工作。在數學教育活動中,如果能夠將課程教學與數學活動結合起來,必將為數學教育的推進開辟新的道路。
高中生已經具備了較為出色的實踐操作能力,在數學教育活動中,其具備利用實踐活動檢驗抽象數學理論的良好意識,針對這一特點,教師應積極為學生導入活動情境,依靠活動鍛煉學生的數學技能,加深其對于數學概念的理解。以人教版高中數學教材《函數與方程》的相關教學為例,圍繞該章節的教學內容,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技術發起教學活動,利用信息技術求解函數方程的近似值,并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如下列問題:不解方程,如何對方程x2-2x-1=0求得近似解(精確到0.1)?在答題的過程中,教師可利用信息技術繪出相應的函數圖像,引導學生對函數圖像進行觀察,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發現,函數在f(2)=0<-1,f(3)=2>0,故推測函數在區間(2,3)上穿過x軸一次,可得出函數在區間(2,3)上有唯一解。依靠信息技術的展示,學生得以更為直觀地掌握數學知識,在參與數學活動的過程中解決數學問題。
結語
課堂教學活動應該保留科學開放的基本特質,在針對學生發起教學工作的過程中,教師應合理導入教學情境,圍繞教學問題、學生能力創造對應的交流環境,從而發揮情境的教育價值。情境在教學活動中的應用是不唯一的,教師可圍繞技能、活動等板塊創設情境,從而為數學教育的落實提供相應的支持。
【參考文獻】
[1]李東林. 情境教學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 教育科學:全文版, 2016, 000(005):00200-00200.
[2]王世珠. 淺談情境教學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 語數外學習(高中版中旬), 2013(8).
[3]徐艷艷. 問題情境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 數理化解題研究(高中版), 2013, 000(007):20-20.
作者單位
(廣東佛山市順德區倫教中學;廣東;佛山;52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