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益
【摘要】初中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學習經驗,并在整理學習經驗的過程中形成了相應的學習能力。但在英語教學環節,其所掌握的學習方法似乎并不能在學習活動中發揮作用,學習效率低、教學內容復雜、學習興趣差等負面問題并沒有得到解決。方向混亂、進展緩慢已經成為阻礙初中英語教學活動的主要問題。本文結合初中英語教學活動的短板問題展開論述,思考如何利用任務型教學法完成教學工作。
【關鍵詞】初中英語;任務型教學法;應用效果;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32-105-01
從當前的教學活動來看,大部分學生在課堂上完全跟隨教師的意志學習知識,在教學活動中,學生完全依照教師的要求記憶單詞、學習對話,教學活動的自由性、個人思想的科學性完全被教師所提出的學習要求所限制,學生嚴重缺乏獨立表現的興趣。結合任務型教學法規劃教學工作,利用任務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重新改善教學關系,能夠提升教學活動的實效性。
一、布置預習任務,改變學習態度
大部分學生在參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扮演著“提線木偶”的角色,教師拉一拉,學生動一動。在課堂教學環節,其似乎已經失去了獨立思考的能力,變成了課堂上的“錄音機”,只會重復教師所提出的教學理論。以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教材《Can you play the guitar》的教學為例,這一章節的教學活動中,教學活動開始于教師宣布“開始上課”之后,學生并沒有形成科學的學習態度。
利用任務型教學法提前說明教學要求,圍繞學生的學習特點重新開展教學工作,則能夠極大程度的提升教學質量,以此來幫助學生解決英語學習問題。在開展教學活動之前,教師向學生布置了單詞學習任務,要求學生對寫、讀、聽等基礎技能進行練習,達成能夠獨立閱讀單詞、書寫單詞的目標。大部分學生的學習意識較差,但任務型教學法強迫著學生完成學習計劃。在任務型教學法與惰性心理的共同作用下,教學活動取得了新的進展:惰性心理抵觸英語教學活動,學生只愿記憶結構簡單、邏輯單一的單詞,如guitar、piano等,但在將這種低難度單詞記憶下來之后,單詞的共同點能夠幫助學生更為深刻的記憶英語知識,在學習活動中所取得的成就感又促使學生發起了“再記一個”的嘗試。在為了完成任務而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正在嘗試逐步完成學習任務,其整體學習效率雖然不能得到保障,但在意識到英語學習的規律之后,其學習態度確實在逐漸轉變。
二、布置交流任務,激發英語智慧
部分學生已經形成了良好的英語學習素質,在參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其能夠依靠個人智慧對教師所提出的部分問題進行答復。但受到心理因素的影響,部分學生在教學環節并不會表現出主動進行交流的欲望。教師可利用任務型教學法為學生創造表達的機會,鼓勵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開口,以此來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以人教版英語教材《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的教學為例,在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教師可結合教學知識提出對應的交流任務:結合教材中所涉及到的不定代詞開展教學交流活動,與同桌“一問一答”,將教學環節所涉及到的英語知識帶入到交流活動當中。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生會利用不定代詞、人稱代詞提出各種交流問題,如"Where were you last Saturday ""How was dinner last night"等。為展現任務型教學法的應用價值,教師可要求學生將本單元所涉及到的英語單詞、短語穿插到教學互動活動當中,結合現有的教學資源引導學生進行互動。如下列例句所示:
How was dinner last night?昨天的晚餐如何?
Nothing to say but dessert?除了甜品剩下的都不太好。
What gift did you buy for your mother?你為你的母親買了什么禮物?
將教材中所涉及到的英語知識帶入到對話當中,為學生提供交流表達的全新環境。在以“完成任務”為第一要求參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學生能夠結合所學知識表現自身的英語技能,從而完成相關學習任務。
三、布置探究任務,拓寬學習環境
部分教師將教學活動限制在課堂之內,忽視了英語課程所表現出來的文化教育價值,我國著名的英語教育學家許國璋先生指出,學英語要敢學、敢說、敢用,依靠任務型教學法為學生打開應用英語知識的新大門,鼓勵其從全新的角度學習并掌握英語知識,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鍛煉學生的英語技能。
在教學環節,教師可不知課后探究任務,要求學生搜集生活中的英語,以此來鍛煉學生的語感與語言表達技巧。在接收到學習任務之后,學生會主動搜集現實生活中的英語材料,并結合客觀對象對任務做出回應:施工工地的大型設備旁邊一般立著寫有“WARNING”字樣的警示牌,這是“warn”的化用,表示警告;著名咖啡品牌“星巴克”的英語是“STAR BUCK”,如果直接進行翻譯,則漢語釋義為“星吧”,與“酒吧”“網吧”類似,但表意不明,對“STAR”和“buck”分別進行翻譯,翻譯得出的結果更加具有藝術價值。在搜集生活素材的過程中,學生對自身的技能不斷發起訓練,其英語表達能力也會隨之逐漸提升。
結語
任務型教學法利用教學任務將知識點帶入到學生的視野當中,在“強迫”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其依靠英語知識的不斷積累消除學生的抵觸心理,并依靠逐漸增長的成就感幫助學生完成英語學習任務。在教育活動中,教師應對問題的設置、教學方法的選擇投入更多的關注,在不同的角度鼓勵學生學習英語知識,在完成任務的同時積累學習經驗。
【參考文獻】
[1]姚錦斌. 例談任務型教學法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策略[J]. 基礎教育論壇, 2015, 000(003):49-51.
[2]高天宇. 任務型教學法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與探索[J]. 生物技術世界, 2016, 000(002):272-272.
[3]閆悅. 運用任務型教學法 提高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效果[J]. 亞太教育, 2016, 000(018):54-54.
作者單位
(湖南師大附中梅溪湖中學;湖南;長沙;4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