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成
【摘要】數學課程作為初中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學生日后學習階段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中幾何教學更側重于直接反映數形結合思想,較為考驗學生思維邏輯性和想象能力,而運用模型教學不但有助于幫助學生理解抽象復雜的數學理論知識,還能進一步拓展學生思維活躍性。基于此,通過分析初中數學幾何教學中運用模型教學的有效策略,在保證課堂教學質量的前提下培養學生數學思維,可以在初中階段有效提升學生幾何空間想象能力。
【關鍵詞】初中數學;幾何教學;模型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32-189-01
引言
幾何教學在整個初中數學教學中占據重要地位,原本就具有多樣性與抽象性特征,無形中加劇了學生理解概念性定理的難度,長此以往還可能導致學生對幾何知識的學習產生抵觸情緒。針對于此,數學教師可以積極利用模型教學引導學生深入發掘幾何題型變化的客觀規律性,培養學生具備一定的幾何思維轉變能力,結合具體教學內容構建學生易于理解的數學模型,以更直觀立體的方式為學生呈現幾何畫面,進而有效提升學生理解幾何知識的效率。
1.利用實物道具模型提高幾何教學代入感
在初中數學幾何教學中,數學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現有實物道具模型引導學生快速投入課堂教學互動中,盡可能選用具有立體感的實物道具,并與教材中涵蓋的平面模型進行參考對比,帶領學生直觀感受立體模型與平面模型的差異性,組織學生自由討論實物道具模型反映出的幾何圖形特征,促使學生更深層次地體會幾何圖形在立體道具模型中的數學形態,加強學生對立體幾何模型印象的深度與廣度,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幾何教學代入感。例如,數學教師在講解《軸對稱》課程時,可以在正式教學前提問學生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自然景觀、藝術作品以及交通標志等對稱實例,引導學生思考對稱圖形的相似特征。其次,為學生展示事先預備好的軸對稱貼紙,鼓勵學生從實物貼紙模型中感知軸對稱平面圖形的幾何內涵,研究對稱軸與圖形的關系,并利用軸對稱貼紙模型為學生展示圖形變化方式,進而引申出軸對稱及其性質的概念。最后,數學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結合軸對稱圖形特點掌握其畫法,加強學生利用軸對稱圖形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構建多媒體幾何模型拓展數學思維意識
在新時代信息化技術快速發展與推進的背景下,教育行業也順應時代發展趨勢將多媒體課件、微課等輔助性教學工具引進教學工作中,而初中數學教師也可以結合實際教學內容為學生構建多媒體幾何模型,并以插入圖片、播放動態視頻以及音頻的方式為學生創設多元化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將難以理解的幾何語言轉化為易于想象的數學模型,并借助多媒體技術還原幾何模型,促使學生清晰地觀察到幾何模型變化過程,基于宏觀角度拓展幾何思維意識。例如,在講解《多邊形及其內角和》課程時,數學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展示房屋結構、蜂巢結構等線段圍成的圖形,要求學生認真觀察線段首位順次相接組成的封閉圖形的特點,進而延展出多邊形的概念性定理。其次,數學教師可以再次利用多媒體幾何模型將復雜多邊形分類為三邊形、四邊形等,促使學生認識到平面圖形多邊形的特點,帶領學生深入探究多邊形相鄰兩邊組成的內角的含義,幫助學生為后續多邊形內角及其內角和概念的理解奠定良好基礎,確保學生真正意義上掌握多邊形內角和的計算方法。
3.引進生活化案例模型融合應用幾何教學
數學這門課程具有極強的實用性和工具性特征,有利于學生借助數學理論知識解決生活中各種常見的問題。在初中數學實際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可以適當引進生活化案例模型,將幾何教學融合應用到課堂教學中,實現生活化案例教學與幾何教學的有機結合,培養學生理論知識聯系生活實際的能力,在鍛煉學生幾何思維生活化的同時提高其綜合素質與綜合實踐應用能力。例如,在進行《平行四邊形》課程教學時,數學教師可以預先帶領學生想象小區伸縮門、庭院的竹籬笆以及載重汽車防護欄等生活中常見的平行四邊形,并利用平行四邊形的圖形特征推斷其性質,實現生活化模型到平面四邊形的幾何思維轉換,幫助學生熟練掌握平行四邊形的判定方法。其次,數學教師還可以借助可靈活變動的平行四邊形模型逐個演示出矩形、菱形以及四邊形的圖形特征,為學生分別講解不同圖形獨有的性質和判定方法,進而加強學生關于平面幾何圖形轉換的思維意識,幫助學生將不同平面幾何圖形進行有機串聯,構建更完善的幾何圖形體系。
結語
運用模型教學對促進初中數學幾何教學順利開展具有積極意義,不但有助于學生將抽象的數學語言過渡轉化為易于理解的幾何語言,充分發揮出幾何教學的應用價值,還能在一定程度上鍛煉學生幾何想象能力,促使學生靈活運用數學建模思想解決生活實際問題。在初中數學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實物道具模型提高幾何教學代入感、構建多媒體幾何模型拓展數學思維意識、引進生活化案例模型融合應用幾何教學,推動模型教學可持續開展。
【參考文獻】
[1] 楊克權.初中數學幾何教學中運用模型教學研究[J].新課程(中旬).2018,(8)
[2] 李鳳燕.初中數學幾何教學中運用模型教學研究[J].新課程(中旬).2018,(9)
[3] 尹蓮.如何啟發學生突破初中幾何學習難點[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8,(1)
[4] 施清水.初中數學教學中常見數學模型舉例[J].考試周刊.2017,(21)
作者單位
(綿陽東辰國際學校;四川;綿陽;6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