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佳
摘? 要:隨著我國課程改革的全面深化,小學教育教學方式的變革受到了廣泛關注。教師轉變教學思維,積極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符合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有利于人才的培養。本文就將對教師如何引導學生展開探究性教學做出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探究性學習;課堂教學
引言:
探究性學習是《數學課程標準》中所提出的教學理念。《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學習應讓學生在觀察、操作、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中逐步體會數學知識產生、形成與發展的過程。在傳統教育中,小學生對數學的學習往往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這不利于小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與數學技能的提高,因此,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成為了教師在當前時代背景下的必要任務。
一、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的必要性
(一)時代進步的要求
如何開展基礎教學工作,為培養全面型人才打好基礎成為了新時代小學教育所要面對的重要問題。對學生展開全面的、多角度的培養,使學生從小養成創新思維和自主思考思維是小學數學教學工作的目標之一,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方式,有利于這兩種思維的培養[1]。
(二)傳統教育的弊端
傳統數學教育中,教師在課堂上往往不重視對數學知識理論的講解,而只是通過灌輸式的教育對學生進行教導。學生缺少對數學理論清晰的認知,只能對所學知識進行死記硬背,長此以往,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就逐漸降低,以致沒有學習的動力和積極性。
二、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的策略
(一)激發學生的自主思考
引導學生進行合理的質疑是學生自主思考、自主學習思維的開端與起點。這符合教育心理學的研究結果[2]。小學階段的學生對事物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欲,合理地對學生的這一特點進行利用,是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的基礎。教師可以通過設置情景,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例如,在“能被2整除的數”這一課進行學習時,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隨意說出數字后教師立刻對這一數字能否被2整除進行判斷,學生就會對此產生疑問,教師這時可以讓學生分組進行討論,使學生自己對規律進行總結,激發學生的自主思考,學生進行討論一段時間后教師再對內在規律進行揭示,并對所要學習的內容進行更詳細的講解。
(二)引導學生在猜想與驗證中進行學習
針對數學問題進行猜想和假設是數學學習中的一種重要思維方式。引導學生進行合理且有根據的猜想,并促使學生對自己的想法進行驗證,不僅能提升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還能夠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理性思維。例如在“加法的交換律”這一課中,除了引導學生自己進行規律的總結外,還可以使學生產生對“減法是否也能這樣”的思考和猜想,并鼓勵學生對自身的想法進行驗證,最后教師在對這些規律進行統合、說明,并以加法和減法的意義這方面作為教學角度進行講解,使學生對加法減法運算的內涵有進一步的了解[3]。
(三)引導學生將生活與數學進行結合
在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地將數學知識應用于生活,使學生真正體會到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重要意義,也是數學教育的重要目標。此外,對數學在實踐中的應用,也是探究性學習的重要過程。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設置一系列具有現實意義的問題,引導學生的思考。比如教師可以進行以下提問:“兒童節快到了,我想給咱們班上的同學買糖果,但是有的糖果是袋裝的,有的則是用秤量的,它們價格不同,如果咱們班一人三顆糖的話,同學們認為老師該怎么買合適呢?咱們下周用數學課的時間進行討論。”這樣,學生在課后就會對糖果的價格進行調查研究,并設置好方案,在課堂上爭先恐后地進行發言,當然,如果教師的條件允許,也要按照合理的方式購買糖果,這樣既能活躍課堂氛圍,使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也能使學生在結合生活的情況下,對數學進行應用。
(四)教學中的交流至關重要
在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的過程中,良好的交流至關重要。所謂“交流”并不僅僅是教師與學生的交流,還包括著學生與學生、個體與群體之間的交流。探究性教學倡導學生之間的積極合作,也要求教師對學生自我思考能力的培養。為此,教師要適時地調整教學方案,通過點名提問、布置個人任務等方式,避免學生因小組活動過多產生依賴心理和從眾心理,要充分激發學生的個性。
此外,教師還要在與學生的交流中充分發揮“評價”的作用,評價除了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外,還可以包括學生對教師、學生對自身和學生對其他學生的評價。通過評價,一方面,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可以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反思,也能使表現良好的學生獲得自信,另一方面,通過學生對自我和其他學生的評價,也能使學生對自己的缺點優點等諸多方面有所認識,還能夠培養學生發現其他學生優點、長處的能力。而通過學生對教師的評價,也能讓教師充分認識到學生的學習習慣、看待事物的眼光,并進一步有針對性地調節教學安排。
結束語:
通過引導學生展開探究性教學,能夠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理性精神和自主思考能力。為此,教師應合理進行教學安排,通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使學生能夠將數學知識運用于生活,并進一步意識到數學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熱情和興趣,從而促使學生能力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柏扣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合作、探究性學習策略[J].數學大世界(上旬),2017(02):88.
[2]楊水根.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應用研究性學習的策略[J].新課程學習(上),2015(05):60-61.
[3]劉璟霞.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探究性學習策略[J].好家長,2014(3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