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葉
摘? 要:新課程改革要求初中數學教師樹立新的教學理念,突破過時的傳統教學方法,讓自己的教學活動能夠更好地服務于社會,培養出社會所需要的人才。此時初中數學教師就需要關注學生的全面和諧發展和自主發展,在此基礎上為學生進行有效教學策略的研究,如關注學生個體差異、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和聯系學生現實生活。這樣的話,學生就能夠既收獲知識,又收獲能力,也會在數學學習方面有著個性化的發展。
關鍵詞:課改;數學教學;初中
在新課程改革的影響下,“以學生發展為根本”的教育理念已經逐漸深入到了初中數學教師的心中,并且需要教師體現在自己的教學行動中。在新課改以前,初中數學教師所選擇的教學策略體現出的教育理念是“以師為本,以知識為核心”。因而沐浴在新課改的陽光下,初中數學教師就需要重新進行教學策略的研究,在研究的過程中,他們就需要時刻站在學生的角度上去考慮各種問題,充分體現學生在學習上的主體地位。
一、關注學生個體差異
初中數學教師要關注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盡可能地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有個性化的發展,而不是對學生一視同仁。因為每一名學生都是獨立存在的個體,他們的潛能是不同的。這是新課程改革學生觀中的內容,需要得到初中數學教師的認可。教師要在其引導下尊重學生的差異,具體體現在教學要求、教學問題、練習、課后作業等諸多方面的差異。這樣的話,每一名學生都能夠得到發展。例如:在進行《普查與抽樣調查》這一節內容的教學中,筆者會讓學生經歷數據的收集和處理過程,旨在發展學生初步的統計意識和數據處理能力。在此過程中,筆者就會對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要求,針對基礎較差的學生,筆者會希望他們達到及格水平,如順利地完成數據的收集和處理過程;針對基礎較好的學生,筆者則希望他們達到及格以上的水平,如在收集和處理數據的過程中對普查、抽樣調查、總體、樣本、個體這些基本概念有所思考。在設計問題的時候,筆者就會提出類似于“你們在收集和處理數據的時候遇到了哪些問題呢?”“對哪些知識還存在疑問呢?”的問題,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展開回答。在習題練習的時候,筆者先是通過統一練習來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了解,然后再針對性地讓學生展開練習。課后作業也會結合學生的練習情況來進行布置,旨在讓學生得到個性化的發展。
二、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新課程強調通過發展學生的自主性使學生獲得可持續發展,初中數學教師也需要有所體現。此時教師就需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他們可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習,讓學生展開知識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這樣一來,當學生在收獲知識的時候,也會收獲各種數學能力。即使學生脫離了初中數學教師的幫助和引導,他們也能收獲知識。如此一來,學生就有可能做到終身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例如:在進行《應用一元一次方程——打折銷售》這一內容的課堂教學之前,筆者就會讓學生去搜集生活中看到的和接觸到的打折案例,并且思考其中的等量關系,建立起一元一次方程。在課堂教學的時候,筆者就會讓學生進行“小老師”這一角色的扮演,走上講臺向其他學生去展示自己搜集到的案例和思考的結果。其他學生就可以向該名學生提出自己的疑問,該名學生負責解答。遇到無法解答的疑問時,筆者就會將之記錄下來。當完成展示之后,筆者就會將學生分成小組,讓他們以小組的形式去討論遇到的各種疑問,如“運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一般步驟是什么呢?”“商品銷售中出現的幾個概念都有哪些含義呢?”等。
三、聯系學生現實生活
傳統的教育是應試教育,初中數學教師也會在自己的教學中重視學生對習題的解答,正確率越高的學生也越容易獲得教師的獎勵。在該模式下會產生一個很明顯的弊端,那就是學生無法在做題以外進行數學知識的應用。在新課改之后,初中數學教師就需要致力于讓自己的教學回歸生活,讓學生擁有在生活中應用數學知識的意識和能力。此時初中數學教師就可以為學生進行生活情境的創設,也可以在練習環節融入生活因素。例如:在進行《整式的加減》這一內容的教學中,筆者會提前搜集與整式加減這一知識點相關的生活案例,并且在課堂導入環節利用多媒體呈現給學生,為學生進行生活情境的創設。如:小明家買了一袋蘋果,小明的媽媽將其分成了三份,第一份有m個蘋果,要送給爺爺奶奶;第二份蘋果的個數比第一份蘋果個數的2倍少5個,要送給外公外婆;第三份的蘋果個數則是第二份蘋果個數的一半,需要留給自家吃。那么小明家里的這一袋蘋果一共有多少個呢?接下來筆者就會引導學生在生活情境中去探索相關的數學知識,進而對其有著十分深刻的印象。當筆者需要學生通過習題練習來鞏固所學知識的時候,所涉及到的習題也與學生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學生每解決一道習題,就相當于解決了生活中的一個難題。
總而言之,新課改帶給了初中數學教師沖擊,沖擊的內容包括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教學思維、在教學中所扮演的角色等。此時初中數學教師就需要抓住機遇,勇于創新,不斷地研究有效的教學策略,且需要在自己的教學中展開實踐。接下來教師就可以積累經驗教訓,讓自己的教學活動成功地推進新課程改革,為學生未來的發展做出杰出的貢獻。這樣的話,學生也能夠利用數學知識更好地服務于社會。
參考文獻:
[1]沈靜剛.初中數學新課程改革之體會[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24):147.
[2]何曉峰.新課程改革下的初中數學教學的新建議[J].科技風,2017(16):47.
作者單位 :山西省運城市新絳縣龍興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