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
摘? 要: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應當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喜歡數學,提升個人魅力、數學魅力和課堂魅力,實現學生的主動學習。并且要重視過程教學,通過過程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注重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提高學習效率。
關鍵詞: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策略
一、小學數學教學現狀
(一)數學教學環節不完整
每一門課程的教學都是一個完整的整體,課堂教學只是教學環節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課前、課后兩部分共同組成了完整的教學環節。一方面,部分教師把全部重心放在了課堂教學設計中,忽視了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環節。教師把課前預習和課后預習放在了作業布置中,但是學生預習與否又是一個難以考核和衡量的環節,導致學生和教師對于課前預習都產生了忽視的態度。另一方面,教師在課后環節把重點放在了練習上,忽視了知識點的延伸以及學生對知識點理解的反饋。教師判作業也存在依靠家長的心理,在一些學校班級中,教師要求家長對學生作業進行檢查并且檢查后簽字。這種方式有利有弊,通過家長檢查,可以減輕教師教學負擔,并且讓家長了解學生在校學習情況;弊端在于家長的文化水平存在差異,有些學生跟隨自己的祖父輩,更是無法做到查漏補缺,家長對學生的輔導能力也有限。
(二)學生學習興趣不高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人只有對某種事物產生興趣,才愿意潛心去鉆研,遇到問題才能夠孜孜不倦地去思考解決,數學學習也是如此。數學作為一門邏輯思維要求較強的學科,對小學生來講學習起來有些吃力,學生面對算數和需要邏輯思維較強的知識,就會產生抵觸心理。而部分教師在教學中只注重數學知識點的傳授,忽視了教學中的引導作用和興趣作用,導致學生學習數學就是為了考試和成績,使學生對數學學習沒有興趣,甚至是“談數色變”。
二、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對策研究
(一)重視學生的課前、課后學習方式
課前預習是學生作為獨立的個體去探索知識的一項活動。學生會憑借自己對未知的好奇,探究新的領域和內容。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提前掌握基礎知識,樹立學習自信,也可以發現新知識的難點和問題,帶著問題更好地進入課堂進行學習。教師可以在布置預習作業時,提出動手操作的實踐性預習內容。
例如,在講圖形的時候,教師可以布置預習作業,讓學生在課下找一找三角形、正方形、圓形、四邊形等物體,讓他們按照形狀動手畫一畫,課上展示自己畫出來的形狀。從學生畫出的物品形狀引出新的知識點,讓學生能夠更快地接受新知識,認識到預習的重要性。當學生從預習的過程中找到適合的方式方法,發現通過預習可以更好地進入新知識課堂,更快速地理解教師講授的重點,就會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學生充分利用預習環節,可以更好地與教師在課堂上進行互動與配合,實現高效課堂。
(二)提升學生學習主動性
1.訓練學生的數學思維
小學生抽象思維能力較弱,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讓學生靈活運用學習的知識,擴展創新內容十分必要。學生的心理成長中,直觀形象是第一階段,而抽象思維則是從直觀思維逐漸過渡的。教師要把抽象難以理解的課本知識,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幫助學生進行理解,再把直觀展現在眼前的東西抽象總結成為規律原理。
例如,在講穩定性時,“三角形的穩定性最強”這一點,學生很難理解其原因,教師可以用木條制作一個三角形和一個正方形,讓學生上臺拉一拉兩個形狀的物體。學生會發現正方形很容易被拉拽成菱形,但是三角形卻十分牢固。學生通過直觀的體驗感受到這句話的真實性,理解了這句話。很多時候,教師把抽象問題直觀操作,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抽象性,實現從抽象到直觀再到本質的認知過程。
2.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第一,當學生感受到教師的個人魅力后,教師還需要增加課堂魅力,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吸引學生關注課堂教學。教師可以采用游戲、視頻、故事等方式增加課堂內容,也可以結合互聯網、微課等工具,吸引學生融入課堂,讓學生有參與數學課堂的興趣。
第二,學生主動學習數學的開端就是興趣,提升數學學習的主動性離不開對數學的興趣,而興趣則是最難強行加到一個人意識中的東西。因此在提升學生興趣,增加學生數學學習主動性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從自身入手,增加教師個人的人格魅力,以言傳身教的方式讓學生先喜歡上自己,當贏得學生的喜愛和尊重后,學生便會對教師所說的內容產生興趣。
第三,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美感。作為一名一線數學教師,自己就應當有捕捉數學之美的能力,再用這種捕捉數學美的能力創造數學之美,引導學生感悟數學。例如,讓學生感受對稱之美、協調之美、化簡之美,讓學生通過學習數學,了解一段數學歷史和數學文化。
(三)利用教學工具輔助構建高效課堂
現代社會工具的利用能夠提升效率,實現事半功倍的效果,利用教學工具實現課堂的高效要求教師結合不同教學內容和教學課程擇優選擇。例如,在涉及邏輯性較強,比較具有抽象意義的數學概念時,教師就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工具,將抽象的概念和事物具象化,直觀展現在學生面前,分第一級概念、第二級概念以此類推,學生一級一級地去理解和學習,使學生具有通順的邏輯思維。通過思維導圖工具的使用,培養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
例如,在講幾何的時候,先在第一層級概括歸納幾何圖形分為幾類,第二級細化這幾類的特點,第三級找到這幾類的具體形狀。又如,在復習課上,教師可以利用微課將同一專題的數學知識點總結在一個視頻中,合理安排,在短暫的十幾分鐘時間里將復習專題的重點內容進行概括總結,并且留給學生思考題供學生課后思考。學生通過微課更快、更準地找到專題復習課上的重點、難點內容,并且利用微課可反復觀看的特點,可以對自己不懂的內容反復觀看學習,彌補了課堂教學一次性、不能重復的弊端。
結束語:
綜上所述,構建高效課堂是數學教育發展從始至終的核心目標之一,不論是傳統數學教學還是創新數學教學設計,數學教學圍繞的就是高效展開這個核心。學生學習的高效、教師教學的高效、課堂進展的高效是推進素質教育,實現新課改的必然選擇。新時期下的小學數學高效課堂,以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為出發點,通過提升學生在課堂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打造優質課堂,實現高效課堂的預期效果。教師要重視構建高效課堂,通過創新教學方式方法,改變教學理念等多角度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 黃立志.分析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J].考試周刊. 2020(82).
[2] 黃秋燕.探討小學數學教學趣味性的加強策略[J].教師. 2020(16).
作者單位:廣西省玉林市玉州區第一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