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敏
摘? 要:道德與法治是初中階段一門能夠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學科,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明顯的作用。尤其是在核心素養視域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顯得更為重要。但是現階段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并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所以,教師必須要采取有效的策略去完善與創新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使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效率與質量能夠得到不斷提高,進而為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提供更為有利的幫助。基于此,本文主要對核心素養視域下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核心素養視域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
一、核心素養視域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道德與法治課程是初中階段一門重要的學科,其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素質教育理念影響的今天,道德與法治教學更是受到了更為廣泛的關注。但是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現階段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影響了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整體效果,而且也不利于學生的良好發展,因此教師必須要及時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去解決教學中的問題。第一,教師過于重視理論知識的傳授,卻忽略了立德樹人的真正落實。由于傳統觀念的長期影響,大多數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過于重視理論知識的傳授,并希望通過于此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但是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與文化水平的提高同樣重要,而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也對學生素質的培養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發揮其學科優勢,使學生能夠得到更加全面的發展。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并沒有做到這一點,也沒有真正將立德樹人落實到教學中,這樣不僅影響了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效率的提高,同時也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帶來了十分不利的影響。第二,教學方式過于單一,學生的學習興趣偏低。在目前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仍然有大部分教師采取的是灌輸式的教學方式,這樣不僅影響了學生主體地位的凸顯,也阻礙了他們學習興趣的提高。整個課堂氛圍十分枯燥、乏味,學生絲毫感受不到學習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樂趣與重要性,也不能夠真正理解“道德”“法治”的真正含義,那么他們也就自然不會對其產生樂趣,學習積極性也會越來越低。久而久之,甚至會對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產生應付乃至反感的心理,進而對自身成長與學習造成不利的影響。
二、核心素養視域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策略
(一)通過教學方式的創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起點,只有讓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興趣,才能引導他們進行探究。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設置一定的教學情境,通過采用新的教學方法,如課堂上增加對時事熱點的討論等,能夠讓學生全神貫注地聽講,積極主動思考并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從而提高課堂效率。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增加對社會問題的觀察與思考是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關鍵。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學習,然后結合某個熱點問題要求學生做出思考與觀察,這樣,便可以培養學生對社會問題的敏感度,獲得自身的判斷與思考。這樣,能夠讓學生積極參與,提高他們的觀察能力與核心素養。
(二)合理創設教學情境
植根于心靈深處的法治意識是立德之基、樹人之根。一個具有規則意識、認可法治、遵從法律的公民,能夠成為合格公民。初中道德與法治本身就是一門和生活實際緊緊相連的學科,而學生的核心素養也是在現實生活中才能體現出來,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創建合適的課堂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通過對生活中常見現象的思考,為學生搭建提高核心素養的平臺。例如,在教學統編道德與法治八上中的《遵守社會規則》時,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上設置相應的教學情境。教師可以提問學生:你們知道生活中哪些常見的社會秩序?學生可能會說“馬路上的交通秩序”“車站售票點的排隊秩序”等。教師再次提問學生:同學們都知道紅燈不能闖,那自己有沒有闖過紅燈呢?是在什么情況下闖的呢?學生會說“看周圍沒車時闖的”“上學快遲到媽媽帶我闖的”等。然后,教師引發學生思考:當時自己是什么想法?難道不害怕嗎?如果人人都不遵守交通規則,那么交通秩序會變成什么樣子?從而將課堂教學帶入基于社會層面的思考中,引發學生對自身行為的反思。最后,教師與學生共同探討:社會秩序需要人人自覺遵守,那么,我們應怎樣去維護社會秩序呢?這樣,培養了學生的社會參與意識,達成提高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目標。
(三)科學開展合作練習
學習了新的知識,通過一些練習來鞏固知識是必要的。例如,做練習時,可以采用師生一起做的方式,一邊做,一邊讓學生講出自己的看法。大家一起做,既減輕了他們的心理負擔,又及時地鞏固了所學知識。同時,還增強了學生的表達能力,促進了學生思維的發展,讓他們體驗和同學一起分享的快樂。這樣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參與積極性,又能夠使學生的學習效果更為理想,使他們的核心素養得到更好的培養,從而使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達到更為理想的效果。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核心素養視域下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必須要得到完善與創新,這樣才能夠不斷為學生營造更為優質的學習與成長環境,進而促進他們實現更為全面的發展。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需要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決這些問題,結合實際教學情況將立德樹人落實到教學中。這樣才能夠使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發揮自身的學科,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幫助他們為以后的學習與發展奠定更加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何元明.核心素養下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有效性研究[J].基礎教育論壇,2020(27):61.
[2]周宏林.核心素養下初中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的構建[J].文理導航(上旬),2020(10):76+78.
作者單位:浙江省寧波市鎮海蛟川書院政史地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