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林松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不斷深化,高中美術課程中的欣賞教學深受教育界的重視,在整個美術教學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和美術鑒賞能力。美術欣賞有助于學生發現生活中的美,能夠更加珍視生命、熱愛生活;通過學習欣賞美術也能提升自身的審美水平、獨特品位,對美術文化的認知和理解更加清晰,讓學生在生活中利用藝術審美的視角欣賞優秀的藝術作品,擁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和眼光,實現美術育人的最佳效果。基于此,本文主要對高中美術欣賞課教學的有效策略進行了探究,以期幫助學生實現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高中美術;欣賞教學;有效策略
高中生的學習壓力重大,面臨著高考,每天都在爭分奪秒中度過,而美術欣賞課程能夠讓高中生從這種具大的學習壓力下脫離出來,心情得到有效釋放,放松心境、舒緩情緒,在美術藝術之美的作品中陶冶藝術熏陶,從而提升學生的思想境界。然而,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高中美術欣賞課無法得到應有的重視,學生對美術欣賞課感到陌生,對該學科沒有深入地了解。因此,美術課堂的教學方法、教學理念、教學形式以及教學內容都有了全新的革新,教師要高度重視美術欣賞課教學,不斷更新美術教學觀念,設計新穎的教學內容,加強學生美術欣賞課的認知度,從而提高美術欣賞課的教學質量。
一、高中美術欣賞課的特點與意義
美術是通過多種不同的材料發揮自我創作,體現視覺形象的一種表現,其特點有較強的靈活性、抽象性、創造性,也是走進創作者的心靈深處,人與人之間一種獨特的交流方式和審美方式。又說到美術欣賞其實是對現實生活背景的一種真實反映,其涵蓋了認知、教育、審美三種方式的特殊精神表現。美術欣賞能夠通過形象化的感染力來激發效能,在人們欣賞和審美的過程中,潛意識培養人們對美的認知,促進鑒賞作品和審美能力的全面發展。高中階段為學生開設美術欣賞課,主要目的是為了能夠讓學生對美術知識有一個全新的認知,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素養,深入了解生活中的趣味性。高中美術教學活動中,涵蓋的內容非常廣泛和豐富,包括繪畫、雕塑、書法等,讓學生的學習空間充滿好奇和驚喜。教師在課堂中,時間是有限的,難以講授更多關于美術方面的知識,學生在課堂中也獲取不了太多的興趣點,會使學生感到抱著希望上課,但以失望結束。因此,美術教師要把握高中美術欣賞課的特點,采用創意性的教學內容,致力于學生藝術素養的培養,讓學生切身體會到美術作品的魅力所在,從而提升學生對美術學習的熱情和興趣。
二、高中美術欣賞課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語言引導能夠激發學生的審美情趣
高中美術教師要想讓學生感受美術藝術帶來的感染力,那么就要通過語言的魅力來烘托。在欣賞優秀作品時,教師應采用貼近生活、形象優美的教學語言,在生動辭藻的襯托下,科學引導學生欣賞優秀的美術作品,從中學習更多的美術知識和技能,讓學生能夠真實地感受到藝術之美、感悟之美、體會之美,不僅能夠有效激起學生對美術欣賞的審美情趣和熱愛之情,還能提升他們的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
例如,在讓學生欣賞著名荷蘭畫家梵高的《向日葵》一系列作品時,教師可以采用生動的語言和真實情感來描繪畫家梵高的作畫背景和個人經歷,正確引導學生了解畫家梵高的創作,通過《向日葵》的欣賞,學生能夠觀看到分別繪制了插在花瓶中不同數量的向日葵,表達畫家對生命的理解和獨特的精神世界。教師要用巧妙的語言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將作品描繪得活靈活現,生動又不缺乏趣味性,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投入到美術欣賞課之中。
(二)多媒體技術讓學生獲取感知,體現美術欣賞的價值
語言的引導只是多種方法中其中的一種,教師可以在欣賞課堂中嘗試不同的教學方法,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手段來進行美術作品的展示,還可以在展示作品的過程中,配上舒緩的音樂,從而為優秀的美術作品錦上添花,更加生動、形象,讓人意猶未盡。在這樣的教學氛圍下,能夠加強學生的感知教學,在課堂上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可以直觀地感受到視覺、聽覺帶來的饕餮盛宴,感知藝術作品的靈魂,從而有效提高高中美術欣賞課教學的有效性。
例如,在組織教學活動時,教師通過運用多媒體技術讓學生欣賞著名的水墨山水畫的作品,在欣賞過程中,配上優美的旋律,帶領學生進入藝術境界。學生們都非常投入和專注地欣賞藝術作品,通過多媒體技術讓學生們觀看不同的山水畫,隨之總結出不同的表現手法,可稱之為皴法,這種表現手法能夠詮釋出不同的自然特征,觀看后讓學生講一下自己的感受和對藝術作品的鑒賞。為了能夠達到更好的課堂效果,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點樹葉的練習,樹葉對學生來說并不陌生,但涉及山水畫中,專業使用筆墨的技法對學生而言有些困難。為了能使學生打開思路,讓學生搜集了不同的樹葉進行仔細觀察,提供相關教學素材讓學生進行參考,讓學生真實體驗畫中的樹枝、樹干、樹葉的基本繪畫方法,對使用筆墨的技巧上和選色調色上有了深刻的理解。這樣的教學方式,使學生感受到各種感官的刺激,通過觀察和想象力調動了學生的創作欲望,充分發揮學生的創作靈感,提升其美術欣賞能力和學科素養。
(三)高中美術欣賞課,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美術欣賞教學不僅是高中美術教育的重要教學目標,同時也是實踐美術育人的有效途徑。因此,為了進一步發揮美術課堂的育人優勢,必須加強對高中美術欣賞課教學設計以及內容的研究。教師要多元化提升學生的各項能力,其中審美能力在各項能力中尤為重要,而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美術習慣是提升審美觀念的前提基礎,對學生日后的發展有很大的幫助。高中美術教師應當正確認知學生的思維發展和自然成長的規律,運用與之相適應的授課方式,進行美術教學,可以帶領學生去戶外觀賞美麗景色或者欣賞經典畫展等實踐活動,貼近學生的真實生活,有助于學生善于觀察生活中的細節之處,用自己獨特的視角去欣賞和領悟。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美術欣賞課教學的教學方法、教學形式有利于提升高中美術課堂的有效性。教師通過生動的語言引導激發學生的審美情趣,利用多媒體技術讓學生獲取藝術感知,從而提升學生的美術素養,弘揚全新的美術精神,不斷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培養出優秀的綜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郭才.淺談高中美術欣賞課的教學策略[J].學周刊,2020(22):157-158.
[2]張少武.高中美術欣賞課探究性教學模式研究[J].科普童話,2020(27):150.
[3]顏婷.高中美術欣賞課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J].知識文庫,2020(11):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