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囡 (哈爾濱音樂學院)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高校教師隊伍呈現出高速增長的態勢,而高校教師隊伍中青年教師的比重逐漸增加,是教師隊伍的新生力量和教育改革的主力軍。但隨著青年教師數量的迅速增加,其教學質量、教學能力參差不齊等存在的問題日益凸顯,不利于整體高校教師隊伍的發展和建設。本文從高校青年教師自身出發,在研究的實踐中提出、分析、研究、探索提升青年教師教育能力的可行性策略,以推動高等教育的改革、發展與創新,為我國培養出優秀的高校青年教師做出貢獻。
高校青年教師能力的培養首先要明確兩個概念即青年教師、教學能力。青年教師,指年齡范圍在35歲以下的從事高校教學的教師。教學能力,是指教師在組織、設計實施教學活動中所具有的能力。指在完成教學活動過程中的教師心理素質、職業素質等影響教學活動的教書育人能力、制定教學計劃的能力、知識傳授的能力、課堂掌握藝術的能力、教學整體活動的能力等。
在高校,許多青年教師為了職稱評定重科研、輕教學;在教學過程中,輕視教學效果;課堂枯燥、呆板;教學方法墨守成規,講稿多年不變,沒有新知識的補充;只教書不育人等不良現象普遍存在,嚴重影響到教育質量。當前,隨著時代的發展,高校青年教師在思想、教學、科研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也映射出一些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高校青年教師的現狀分析,無論在教學、科研、還是青年教師自身的培養方面,都存在著一些問題和不足。
很多高校對青年教師的培養,只是側重于青年教師的某個方面,某個領域,而缺乏有效的相關制度支持。青年教師隊伍在高校教師隊伍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對整體高校教師隊伍建設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很多高校認識到青年教師的重要性,加強了對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教學水平、科研工作的培養,但也僅限于出臺一些政策、提出一些建議,并沒有從全局、從根本上解決青年教師的培養問題。
絕大部分的高校在提升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過程中,只注重了外在的教學能力和實踐經驗,卻忽視了作為一名合格優秀的青年教師,不僅要注重外在的經驗積累,還應該注重內在積極的思想意識。作為高校的青年教師,既要有過硬的專業技能,還要有無私的奉獻精神和嚴謹的職業道德規范,知曉自身的責任重大。青年教師的人生態度應該是積極向上,樂觀進取的,有著崇高的人生理想和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和價值導向。
高校就青年教師能力培養的現狀分析、存在問題、解決方案都不可避免的帶有一些主觀意識。青年教師現有階段在教學、科研等方面遇到的問題、產生的困擾、面臨的難題都是在平日教學、工作、生活上凸顯的問題。高校制定的培養青年教師能力的方案,是否真正的從青年教師的實際出發,從教學中、工作中、生活中總結出來,是否是青年教師的真實想法,都有待考證。因此只有從實際出發,通過實踐走到高校青年教師群眾當中去,實地傾聽、了解培養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困惑,才能真正切實、準確的把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現狀,并制定出符合實際需求的相關制度。
教師道德,是教師和教育工作者必須遵守的行為和道德,同時也是準則和規范背后的品質與情操。具有良好的道德信念、堅定的道德意志、高尚的道德情感,才能形成正確的道德行為和良好的道德習慣,教師師德高尚有助于教師專業化發展和教學能力的提升。大學老師不僅要做傳授知識的老師,更要做善于育人的導師,古人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合格的青年教師應該以良好的思想和道德去影響和培養學生。培養良好的青年教師職業道德素質,首先要有奉獻精神。不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不計較個人利益得失,為人師表,傳教授業,樹立教師的光輝形象。
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青年教師的道德修養要求更為苛刻,教學能力要求更為嚴格,但是政府并沒有相關的制度要求,也沒有具體內容進行規范,因此需要政府對于青年教師的職業道德規范進行調整,制定相關的制度進行規范。制度是一系列的原則,應該滿足人們經濟發展的需求,實現自己的預想效果。有了制度的規范,人們的行為受到束縛和影響,學校改進的成果也需要制度來鞏固。
高校教師不斷提高青年教師的知識、能力和素質,以適應不斷發展的高等教育需要。教師作為知識傳授者,自身必須具備深厚的文化底蘊,既對專業知識系統掌握,精通專業內的前沿科研成果,又對各相關綜合學科有所了解,能夠在教學中觸類旁通,融會貫通。這就要求每一位教師首先應具備活到老學到老的意識,不斷地多渠道收集信息,掌握專業研究最新動向,不斷擴充自己的知識儲備寬度和深度;其次,應注重行業內的專業交流,利用各種專業會議,與兄弟院校的專家多多交流,互通有無,互相促進;再次,應注重教學方法的創新與研究,利用新時代各種媒體平臺及應用軟件,作為教學輔助手段,以深入淺出,豐富多樣的教學形式,達到知識傳播的目的。只有通過自己親自研究東西。才會有屬于自己的東西交給別人,而一般的教書先生只會教授一些死板、僵硬的東西。
青年教師是教育發展的希望,我們應充分發揮其干勁足、頭腦快的優勢,引導并鼓勵其勇攀科學研究的高峰。這就要求激勵與考核機制并存。既要為青年教師創造良好的科研平臺,在課題申請、學術考察、進修深造方面多創造條件,又要加強考核力度,為其設定科學合理的考核目標,如著作、論文數量,學生民主考評等,使其動力與壓力并存,優勝劣汰,保證青年教師隊伍的活力。在教授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自身更要不斷學習,無論是理論性的知識還是科學研究方面的知識,都應該去努力去豐富自己,提高自身閱歷。
開辟高校青年教師的培養,為我國培養造就出一支具有優秀、全面的職業道德素質,教學業務精湛,治學嚴謹的青年教師隊伍,使我國的高等教育事業持續發展,使得高等教育實現大眾化發展,提高高校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使我國未來的教育發展后繼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