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旭
摘要:翻轉課堂從一種新的教學理念變為實際可以操作的新型教學模式,對高校教學產生深遠影響。“國際投資學”目前教學存在教材編寫局限、學生思維慣性、作業質量堪憂以及實驗效果不佳等問題。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用于“國際投資學”的教學改革,再造課前線上學習、線下課程深化和課后線上鞏固的課程全流程學習模式,可以充分拓展專業思維空間,促進學生理論與實務結合應用的專業能力提升,應該采取措施持續推進這種新模式的應用。
關鍵詞:翻轉課堂;國際投資學;課程教學;教學改革
隨著國際投資的日益深入,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將國際投資學列為專業必修課程。“國際投資學”的課程內容兼顧理論與實務,理論部分主要涉及國際投資的發展狀況和理論體系,實務部分研究投資主客體和投資管理。課程內容繁多,僅就投資客體而言,就包括綠地投資、跨國并購、海外上市、海外發債、信托基金、國際租賃和國際工程承包等諸多方式。僅僅增加課程學時并不能充分達到“國際投資學”的教學目標。而伴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翻轉課堂開始出現,可以為“國際投資學”提供更多教學改革思路。
一、翻轉課堂對高校教學的變革影響
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是指課程教學中課上和課下的功能完全翻轉,不再是課上教師教學生學、課下學生完成作業的傳統教學模式,而是學生課下自學、課堂上完成任務的新興教學模式。翻轉課堂起初用于解決缺席課堂學生的聽課問題,逐步發展成為一種嶄新的教學理念,實現教學中學生的主動地位。互聯網信息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翻轉課堂從理念變為現實則更加容易。與中小學教育相比,高等教育更應該引入翻轉課堂。當前的大學課堂,普遍存在教師教的輕松、學生學的輕松的情況。一些大學教師,或者照本宣科,完全將教材體系搬到課堂;或者給學生的教材只是參考書,講課內容天馬行空。反觀學生,進入大學之后,往往變得不努力,平時應付上課和作業,考試臨時抱佛腳。翻轉課堂的出現,是能夠完全改變當前師生的不良狀態的。教師提前將知識點線上推送給學生,那么課堂上干什么,如何有效組織學生就需要認真思考,而學生不僅需要在課堂上完成更具挑戰性的任務,課下也增加了學習任務,學習必然不會輕松。對于經驗豐富的高校教師而言,翻轉課堂也是一個極好的機會。由于課堂教學知識點可以前置到線上完成,教師則可以將課上教學時間更多地用于拓展學生的思維與認知,無論是教學組織形式的駕馭,還是針對學生的專業點評,都需要教師對整個課程具有相當大的知識儲備,并善于吸收和融合來自學生的信息、知識和觀點,促進教師的教研相長。
二、國際投資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時代背景和豐富案例給“國際投資學”的教學帶來諸多裨益,但從學生充分發展的角度來看,目前的教學還存在諸多問題,教師的引導力和學生的潛能并沒有被完全挖掘出來。
(一)教材編寫局限
“國際投資學”沒有現成的海外教材可以引進,主要是因為西方國家的投資學等同于證券投資。我國教材編寫自成體系,之前以引入外資為主,當前更多涉及對外投資。國際投資學最初是研究生課程,教材理論化編寫的傾向十分明顯。但隨著課程逐步下移至本科階段,其教材也在理論基礎上,形成知識、理論和應用三結合的編寫特點。當前教材多以專欄形式體現應用性,但案例選取不當極易出現理論知識與應用的脫節,且專欄與海量的國際投資案例相比,也只能窺豹一斑,也因國際投資風云變化而易陳舊過時,使得教材的應用性有限。
(二)學生思維慣性
學生一般將本科專業課程分為理論和實務兩類課程。受實用主義認知的影響,相當一部分學生存在“輕理論、重應用”的學習狀態。理論課因理論是對長期實踐的經驗總結,具有相對穩定性,學生沒有知識更新的緊迫感。理論課的學習,特別是文科專業,一些學生即使死記硬背也能順利通過考試。當前,“國際投資學”的教材雖然增加了應用性,但從整個的編排體系來看,理論知識性占據主要地位,學生容易認為國際投資學是一門純理論課。這種思維慣性使得學生沒有自我提升的動力,往往對教材所附的拓展學習資料置若罔聞,不能利用更多資源進行深入學習。
(三)作業質量堪憂
“國際投資學”的授課教師往往會在課后給學生布置一些案例分析,要求學生自行查找資料來完成。由于這些案例都是最新資訊,需要學生在理論認知基礎上結合現實情況進行針對性分析。但從學生作業來看,若教材沒有現成內容可以抄寫,學生往往容易完全脫離教材,或者大篇幅地抄襲網上文章,脫離主題進行回答,或者網上資料順手拈來,隨意組合,陳述的觀點支離破碎。這種理論知識與應用創新“兩張皮”現象,在當今知識信息爆炸的時代,十分容易形成知識的碎片化,導致人云亦云,應用創新能力無從談起。
(四)實驗效果不佳
國際直接投資較為復雜,涉及投資前的評估、投資中的談判和操作以及投資后的經營。海外證券市場短期投資模擬并不能體現國際投資長期化的特點,也不能照搬投資學實驗,需要任課教師自行開發設計。這類自行開發的實驗往往是綜合性實驗,學生在實驗環節總會感覺力不從心,暴露出諸多問題,如指標術語不完全清楚,閱讀資料速度不快,捕捉信息能力不強,信息加工過于主觀、公式方法運用錯誤等。通過實驗,學生可以認識自己的不足,但是,實驗并沒有解決學生如何彌補不足的問題。
三、國際投資學翻轉課堂的教學改革實踐——以河南科技學院為例
針對翻轉課堂模式的在線交互教學平臺已有很多,如學習通、雨課堂等,能夠輔助授課教師開展國際投資學的翻轉課堂教學改革。
(一)課前線上學習
“國際投資學”的教學目的如果不是遠程教育擴大教學對象的話,課前線上學習,可以選擇微課的方式。較之于慕課,微課具有以下幾個優點:一是微課視頻短小,一般以5~10分鐘為宜,符合有效學習規律,且學生可以利用零碎時間學習;二是微課可以制作更為生動的PPT,教師講解以畫外音的形式出現,更易激發學生的觀看興趣;三是微課將各個知識點以獨立視頻的形式推送給學生,知識點更容易掌握。選定微課后,可以著手將各章節內容再進行細分,如跨國公司組織形式這一部分就可以分成跨國公司母公司、分公司、子公司、避稅地公司四個知識點進行制作。以超星學習通為例,授課教師和學生可以用手機下載學習通APP,授課教師創建班課,將每節課前制作好的微課上傳至班課,并發布微課學習要求,也可以設置討論活動,鼓勵學生通過查閱資料來完成,教師可以針對學生討論情況了解學生的在線學習難點,并根據在線情況設計線下課程教學。經過近兩年的教學實踐,我校“國際投資學”課程利用超星學習通平臺,教師發布的視頻任務點數達56個,學生登陸平臺進行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高,133人的班級每次登陸學習通平臺的次數超過800次。在該學期發布的討論題有46道,涉及各國投資政策、自由貿易區建設以及企業跨國并購等開放型題目,不強制學生必須發帖的情況下,跟帖率達到54%,表明大多數學生愿意在平臺上發表個人見解,并與他人分享觀點,鍛煉和開拓了思維能力。
(二)線下課程深化
線下課程也可以強化信息化手段的應用。首先,線上簽到功能可以替代教師的點名查考勤任務,節約上課時間;其次,課堂討論可以設置彈幕,為內向的學生爭取更多的機會;再次,教師可以隨機設置學生的分組活動,不必再通過改變學生座位來實現分組活動;最后,學生的討論可以更加開放,允許學生隨時查看網絡資源,更好地組織自己的發言。有了手機的輔助,國際投資學的線下課堂教學可以通過難點討論、案例分析或小組活動的形式進行。難點可以設置討論或辯論題,組織學生分組討論和代表發言;國際投資學的案例,大到國家或地區的投資或引資分析,小到企業的跨境投資或融資分析,線下教學可以把重點放在案例教學上,通過案例讓學生學會提煉知識點,培養專業思維;小組活動應以實務內容為主,設置任務,如考查最佳投資國等,增強學生理論知識與實際業務的融合。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教師不僅可以答疑解惑,還可以引導學生提高運用知識的能力,培養學生團隊協作能力和溝通交流能力,讓學生的學習猶如游戲般精彩。在近兩年的教學實踐中,我校“國際投資學”的課堂簽到率在98%以上,缺勤學生能夠做到有事請假。學生課堂發言積極性高,愿意跟隨教師的指引對問題做更深層次的思考,比如討論2008年美國發生的是次貸危機、次債危機還是金融危機。我校的國際投資學還設置有實驗課,與實務課程的流程型實驗不同,國際投資學主要鍛煉學生查找和分析資料及數據的能力。實驗項目都是教師自行開發設計的,如我國“一帶一路”的投資熱點區域,通過實驗學生能夠對“一帶一路”倡議、沿線國家、我國的沿線投資,以及投資熱點區域有更深層次的了解。學生普遍反映具有一定的挑戰性,綜合能力得到了鍛煉。
(三)課后線上鞏固
課上活動完成后,還有必要再翻轉成線上的鞏固復習,以作業的形式發布在班課中。作業題可以是該堂課的知識點測試,以考查學生的知識點掌握情況,也可以是總結課上相關的討論辯論,鼓勵學生在互動討論的基礎上形成書面文稿。對于學生作業的評價,可以采用多元方式,即自我評價、小組互評、學生互評和教師評價。無論是哪一種評價,都需要評價者嚴格按照給分標準進行評價。對于課后作業完成較好的學生材料,可以納入資源庫,作為師生的共享資源;對于作業質量欠佳的學生,應及時截取后臺數據,幫其分析弱點和缺陷,督促更好完善或及時修正。學生的課程綜合考評,應采用過程式評價,可以利用在線交互教學平臺的計分系統設計評分規則,向學生事先說明考勤、課前學習、參與課堂活動、課后作業和拓展閱讀等分值,由系統自動對各個教學環節的發生進行打分,客觀高效實時反映學生的學習狀況。從最近一學期的平臺數據來看,教師發布的作業份數達25份,因每次題量控制在5道以內,不會過多增加學生的負擔。試題由教師根據微課和課堂教學內容自行編寫,涉及填空、判斷、簡答等多種題型,數量已達100題,初步建成了適合本校教學的試題庫。學生提交作業積極,按時提交率達到95%以上,平均成績達75.61分。對于客觀題系統判分過嚴導致的失分,以及學生互評給定分數的不合理,學生都積極申訴,說明大多數學生對于作業分數更加重視,也反映學生對課程學習的認真程度提高。
四、高校翻轉課堂的持續推進
毋庸置疑,翻轉課堂的實施是對授課教師綜合素質和專業水平的一次大挑戰,需要授課教師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以及承受更大的壓力,應從各方面促進教師的翻轉課堂實踐。
(一)學校出臺激勵政策
首先,高校應強化教師對翻轉課堂的認識,讓更多教師意識到,翻轉課堂并不是可改可不改的教學嘗試,而是主動適應信息化大發展的必然;其次,學校應該積極培訓教師的信息化技術,如使用在線交互教學平臺,錄制教學視頻,制作動畫微課等;再次,除了傳統的教師教學技能比賽之外,學校還應積極組織教師信息化技術手段的各類比賽,如微課比賽、課件比賽等,給予這些比賽同樣的重視程度;最后,對于教師微課開發給予一定的教學經費支持,按照實際開發效果給予不同等級的教學獎勵,或者給予一定的學時認定。
(二)教師提升專業水平
首先,授課教師在備課過程中應更多關注理論知識的深化發展,以及追蹤當前國內外發展動態,只有課程做到理論結合實際,教師的專業水準才更易被學生認同。其次,為組織好線下課堂各種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授課教師需要事先評估過程中所需要的知識儲備。再次,在信息大發展的時代,并不能低估學生信息收集的能力,授課教師可以多聽學生的觀點,并與自身觀點碰撞和交融。最后,各種課堂活動都離不開教師的專業點評,專業點評體現授課教師對各種信息的加工和駕馭能力,長期堅持做專業點評,教學水平才會有質的提升。
(三)學生參與教師教研
以“國際投資學”課程為例,授課教師應該認識到國際投資學翻轉課堂新模式能夠獲得教研相長的獨特優勢。一方面,“國際投資學”的計量分析需要海量數據庫,如國際投資環境的評估分析,涉及多指標多國家,授課教師可以吸納學生去完善數據庫;另一方面,“國際投資學”課程有著豐富的案例資源,授課教師可以進行案例開發和研究,如世界500強、中國企業“走出去”等,讓學生參與進來,可以更快更好地促進案例庫建設。
(四)科學進行教學評價
翻轉課堂若要取得好的教學成果,就必然要持續收集來自學生的教學評價。對于平臺的教學問卷評價,學校層面上可以采用傳統教學評價方法,平臺數據不具體到課程,只做學校翻轉課堂整體實施效果的參考。具體到課程問卷評價,其自主權應交與授課教師。這樣做,授課教師純粹是為自己了解教學情況,設計更好的教學方案,會專注學生反映問題,對于來自學生的批評或建議,則更愿意從積極改進的立場上去吸納修正。
參考文獻:
[1]陳英梅,李曉梅,劉玉昌.基于慕課與翻轉課堂的高校管理學課程教學模式探究[J].遼寧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7):137—139.
[2]李玲,陳超.基于雨課堂的科技信息檢索課翻轉課堂教學[J].圖書情報工作,2019,(7):66—71.
[3]周慧麗.“互聯網+教育”背景下翻轉課堂在《國際貿易實務》中的應用[J].鄂州大學學報,2019,(5):85—86.
編輯∕李夢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