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龍潭區實驗學校,吉林省 吉林市 132000)
在新課程語文教學中,要想學生長時間保持學習興趣,必須促使他們形成良好的學習動機。學習成功所產生的喜悅感是不斷地強化學習動機,并鼓勵學生繼續學習的動力源泉。教師對優等生固然需要不斷表揚,促使他們進一步努力;而培養學困生的自信心,讓學困生也獲得學習成功的喜悅更為重要。語文老師要加強業務學習,提高教學水平。精心備課,教學方法靈活機動,課堂活躍有樂趣。讓課堂的文本學習與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感受交融在一起,力求把語文課堂經營得生動有趣吸引人。可以說小學語文新課程教學作為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如何更好地激發和拓展各層次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不僅關系到語文課堂是否活躍和教學效果的好壞,更是素質教育成功實施與否的衡量標準之一。
在課程標準的實施過程中,要求語文課堂力求生動有趣,鼓勵學困生積極參與互動。在課堂互動環節,兼顧到學困生轉化目標,設計一些難易度適合他們的問題,鼓勵他們參與互動。在課堂互動中,讓學困生體驗到學習的成功與樂趣,我們教師要對學困生多些鼓勵,激發學習熱情,調動學習主動性。老師的鼓勵對學生的學習影響是積極的,多渠道地加強鼓勵,達到激發學困生學習熱情的轉化效果。既然是學困生,他們的學習能力,學習品質,學習效果肯定遠遠不如優生。比如在學困生的課堂反饋不如人意時,老師怎樣應對才能做到既評價適當又達到鼓勵的效果?筆者的做法是課堂評價方式多樣化,不作簡單結論,多角度評價。比如對于客觀性問題,如果他們回答的內容不正確,就肯定他們回答問題的態度;對于主觀性問題,老師要充分肯定他們回答的亮點,糾正錯誤,引導深入思考。他們在學習上的每一點進步,老師都要及時給予表揚。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良好的師生關系,是轉化學困生的前提。教師轉化學困生轉堅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老師變得更有耐心、恒心和愛心,真正深入到學困生內心世界,增強學困生進步的信心和動力。把學困生轉化作為工作的核心之一,更多的關注班級里的學困生,課余與學困生在一起,經常找他們談話,關心他們的生活、學習,善于發現他們的點滴進步,及時表揚,深得學生喜愛。老師親切和藹,與學生做朋友,傾聽學生的心聲,在課堂上積極創設情境,使學生充分的融入到自主、和諧、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學生在老師的課堂上,積極、主動的展示自己。
實踐證明,語文課堂上使用微視頻能幫助學困學生理解課文內容、解決課文疑難、明確文章主旨、培養寫作興趣等,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教師的主導性,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課前看可以讓學生的自主預習更有針對性,從而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對于課文的重點難點,一部分學困生課后可以通過微信群,在父母的指引下反復觀看微課,解決學習困難,提高學習效率,所以,微課的運用,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方式,滿足學生對不同知識點的個性化學習,既可查缺補漏又能強化鞏固知識,是傳統課堂學習的一種重要補充和拓展資源。對于教師而言,微課程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不僅考研了教師的教學能力,也能使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不斷更新和提高。由此可見,微課在教學中的運用對學生的自主能力的培養轉化,還是對教師的教學技術水平的提高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這也是我們進行學困生轉化促進策略研究意義所在。
筆者通過語文課堂教學認識到讓學困生獲得成功的喜悅,最要緊的是不對他們另眼相看。許多老師習慣在課后把學困生留下來補課,這無異于不斷提醒他們:“你是學困生”。使他們心理上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再加上游戲娛樂時間會因補課而相應減少,久而久之,他們中的一些人便會對學習產生厭煩情緒,乃至喪失學習的信心。可見課外補課不是輔導差生的好辦法。輔導學困生要在正常的教學過程中“悄悄”地進行,把輔導列入課內教學環節之中。只有這樣才能讓他們覺得自己并不比別人差;稍有成績即及時表揚,使學困生感到自己和別人同樣聰明。嘗到成功的喜悅后,自信心就會大增,學習語文的興趣就提高了,成績也就提高了。
筆者本著“沒有教不好的學生,確保教好每一個學生”“沒有差生,只有差異”的原則,從轉化學困生抓起,課內與課外相結合,實行成功教育,并長期堅持下去,真正讓學生樹立起學習的信心和勇氣,克服自卑的心理。在學生中形成“趕、幫、超” 濃厚的學習氛圍,使我校每個學生學有所長,學有所用,全面提高學習成績,全面提高教學質量。要創造機會,讓后進生獲得成功。每個學生都渴望獲得成功,尤其是后進生,教師應重視學生的這種心理。要正確看待后進生的形成原因,有一種強烈的求知欲,才會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為了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在學習上通過個別輔導、補課等活動,使他們的成績提高。
語文課堂教學中需要學生對知識點進一步研讀,通過互助探究,要求學生能夠抓住教學內容的本質屬性去全面把握知識的內在聯系,而不是簡單地掌握孤立的知識點或記憶更多的事實性知識。教師持續評價、及時反饋是引導學生深度反思自己的學習狀況并及時調整學習策略、實現學習的有效途徑。另外,備課不忘學困生轉化前提,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備課時要明確學困生學習的難點是什么,學習時易出現的錯誤是什么,需要關注的是什么,做到目標明。上課關注學困生,激發調動吸引學困生參與教學過程。實施分層教學,對于較容易地問題,把機會留給學困生。對于較難的知識,進行分解,盡量讓學困生也學有所得。并根據學困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及時的予以表揚與肯定,激發自信心。課余輔導幫助學困生,時刻看轉化效果。學困生作業要降低難度,減少數量,追求質量。課余輔導要把學困生放在首位,作業優先批改,而且要面批面改,不能簡單地劃上對錯。對課堂教學中難度大的知識點要給他們開點小灶,做些輔導,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它不僅可以促進學生深入理解學習內容,改進學習策略,還可以幫助教師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增強課堂學習的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