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遂寧市船山區長樂街小學,四川 遂寧 629000)
目前大部分小學數學教師在授課時還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利用教材通過口述的方式進行授課,這樣的教學方式對于新時期教育的發展而言產生了十分不利的影響,學生長時間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中逐漸便會對學習失去興趣,甚至產生厭學的情緒。雖然有一些小學數學教師在數學教學時采用了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但是他們對于小組指導方面沒有充分的理解,分組、設置問題、討論等環節的設定也不合理,這對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方面十分不利。
小學生長期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從小就在腦海中存在考試與競爭的意識層面,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學習壓力,并且讓他們和競爭對手合作交流也有一定的困難[1]。在小學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之前,大部分學生都沒有參與過,所以在課堂中開展時,他們對于各程序都比較陌生,不知道知己該干什么,這就為小組合作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的開展帶來了一定的阻礙。
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時,要合理的選用素材,一節課時間畢竟有限,小組不可能將所有的問題都能經過討論與合作得出結論,教師便可以通過合理的選用素材來促進學生小組合作的進行與課堂效率的有效提升。例如,在學習認識圖形時,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小組之間倆倆為一小組,然后互相提問圖形的認識。在互相練習過后,數學教師再讓小組成員全部輪流互相提問一次,讓其他學生都可以聽,這就使所有的學生都可以學到所有的知識點,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小組合理的分組與職責的明確是影響小組合作學習是否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2]。數學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分組時,可以將學生按照三個層次進行劃分,第一個層次是學習成績好的學生,這一類學生基本知識點都能有效掌握,第二層是學習成績一般,對知識點和相關習題不太熟練的學生,第三層是學習成績較差,知識點掌握的力度也不熟練的學生。經過分層與分組教學,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從而有效拉近班級學生的學習差距。
小組合作的開展需要根據學生對知識點的實際理解能力以及教師的教學水平。因此,教師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之前需要事先對情況進行了解并分析,然后對合作學習有計劃的設計,將合作學習的效果達到最大化。
學生只有擁有了獨立思考并主動探索的能力才能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通過自主學習、自主探索來尋找問題答案,否則小組合作學習就像形同虛設,沒有任何意義。在小組合作談論之前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提問,讓學生回答過后通過獨立思考知道知己要學什么,怎么學。然后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之前,學生需要明確自身的任務,在這一方面教師可以按照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任務分配,學生小組之間也可以經過討論分配任務[3]。同時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數學教師需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如果時間太短有些小組沒談論結束,合作效果便不會太明顯,因此,數學教師應當給學生足夠的小組合作討論時間。最后,在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也需對其有效的指導,教師可以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去小組附近聆聽他們的合作討論結果,并且和他們有效的進行交流指導,并且面對學生一些解決不了的問題教師也要對其指導。
進行合理的評價機制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還能促進學生之間的凝聚力。例如,小學數學教師可以設定小組合作比賽機制,學生在討論結束后讓小組派代表發表討論結果,在小組全部發表過后教師再分析各小組的綜合合作學習情況并對其打分,最后給予獲勝的小組口頭獎勵或者獎勵他們一些小禮物,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與課堂教學效率。
總結: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不僅可以提高學生之間的凝聚力與課堂教學效率,而且還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當將自身教學經驗與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索的實際能力通過分析、結合從而制定出一套科學性。有效性的教學策略,從而不僅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