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永清縣劉街鄉中學,河北 永清 065600)
素質教育的改革對當前的高中英語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提高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過程中,教師應當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課堂上真切感受英語學習的整個過程,并且知道英語課堂教學的真實意義。如何提高中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在當前英語教學過程中急需解決的問題,我認為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美國著名的教育學家盧姆指出:“有效的教學始于知道希望實現的目標是什么。”在教學目標中,明確規定了相應的教學內容及如何進行教學設計,這對英語教學的策略選擇方面產生相應影響。有效的英語課堂教學首先需要教師以學生為本,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這是實現教學有效性的前提條件。就高中英語講,教學目標的制定主要就是通過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選擇可操作性的教學策略。
在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學目標之前,最重要的就是使目標具備可操作性和可實施性,教師在制定過程中應當清楚地認識到學生最需要的是什么,并且要充分考慮學生在本節課中所需掌握什么樣的能力,在考慮傳授語言知識和學習能力的同時,更真切地關注學生的學習策略及自身素質等方面的目標培養。
教師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明確課堂教學的目標,然后根據課上的實際情況制定預設性的目標或者隨機生成的目標,最后在一堂課下來之后,教師需要對課堂上的相關目標進行整合,以便為后來的課堂教學積累經驗。
高中學生不同于小學和初中的學生,他們具備更強的自主學習能力,所以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教師應當充分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學生才是課堂教學的核心部分,不論是教師還是課堂,甚至教材,都應當為學生而服務,教師也應當積極地引導學生充當課堂教學主角。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更大作用是引導,教師的水平和教學的內容會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效果和自主學習能力培養。
根據教學經驗,我們可以總結出,同一個教師,使用同一本教材,在同一種教學環境下,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學習效果,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差異性。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能否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有效性。
高中學生平時的學習壓力相對比較大,研究表明,學生更愿意在寬松和諧的環境下學習,并且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是教學的中心,教學最終的目標作用于學生。所以營造良好和諧的課堂環境,創建平等的師生關系,是培養學生英語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前提條件。教師在每堂課的開始都要精神飽滿,用激情帶領學生進入課堂學習狀態。
比如在課前可以通過一首英語歌曲或者一個英文小故事,甚至可以是一段英文視頻、做個英語小游戲,創造課堂輕松愉悅的環境,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逐漸進入課堂。在課堂上,教師也應當給予學生充足的自由思考時間,讓每一個學生都有獨自思考的空間,讓一個個欣賞的眼神和贊許的微笑充斥課堂,多對學生進行鼓勵,讓學生感受到被肯定的愉悅感。即使學生對某一個問題的答案不準確,教師也不能全盤否定,而應當適當進行鼓勵。不要吝嗇自己的表揚,課堂上應當經常使用“good”,“welldone”,“great”,“good-job”,“wonderful”等一系列鼓勵性的語言,讓他們感到溫暖。只有將課堂的氣氛帶動起來,用心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才能真正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也才能進一步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
團結就是力量,自己學習的過程有時也會略顯枯燥,課堂也不會時刻充滿生機,有效的課堂需要每一個學生的參與。在實際的英語課堂教學中,一些教師忽略了學生,無法做到兼顧所有學生,面對這樣的問題,就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構建小組合作機制,增強學生的教學參與性,通過小組活動,不僅能讓學生體驗自主學習的快樂,而且能感受到合作的樂趣。
比如當教師講解一篇閱讀理解的時候,如果只是自己全部講解完畢或者讓同學一個一個的回答問題,也會顯得很沒有活力,這個時候就可以通過小組討論方式,讓小組內部人員自己分配任務,有翻譯的,有閱讀的,有總結文章大意的,這樣在回答教師問題的時候,就可以將整一篇的閱讀理解做一個系統性解答。在小組的活動中,每一個人都參與其中并有收獲,也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更多知識。
提高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是新課標的一種新理念和新追求,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和試驗,也是英語教師共同追求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