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蕊
(廊坊市大廠回族自治縣夏墊鎮北塢回民小學,河北 廊坊 065301)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教師要采取多樣化的教學策略,逐漸深化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的融合,探索出更多、更有效的教學方式,從根本上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小學階段的學生還處于身心發展時期,缺乏定性和自主性,因此,教師要摒棄傳統的教學方式,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使現代技術融合到小學語文教學中來。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具有很強的優勢,對教師教學和學習學習都是非常有利的。
在社會發展過程中,教育理念也在不斷轉變,而且在新課標的要求中,教師應該注重核心素養的培養,以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教學目標。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課程中的應用,不僅符合了現代教學的要求,還滿足了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極大地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率,為學生以后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也為學生以后的學習提供了便利。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融入,使語文課程中的知識更加直觀、形象,教師的課堂教學也更具趣味性,對于教師教學質量的提升也是非常有利的。
大部分小學生好奇心都比較重,對各種新鮮事物保持著絕對的興趣,這是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基礎,也是小學生主動學習的首要條件。信息技術使教師的教學方式得以創新和改善,這不僅是一種新穎的教學手段,還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這種方式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體現,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發揮的作用也更明顯。在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往往采取“一刀切”的教學方法,學生學習比較被動,沒有足夠的學習熱情。而信息技術的加入,有助于學生學習自主性的提高[1]。
在傳統的教學中,大部分教師都是以課本內容為主而開展教學工作的,但是小學語文教材畢竟有一定的局限性,這也是對學生認知的一種局限。而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打破這種限制,豐富教師的教學內容,給學生提供多樣化的教學資源,不僅滿足了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還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學生地視野,讓學生對語文知識有更深層次的理解。而且在以前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想要給學生講解課本以外的知識,只能通過文字或者敘述的形式讓學生了解,這樣會耗費大量的教學時間,學生理解起來也比較困難。網絡資源是豐富多彩的,教師可以在授課之前給學生搜集一些有用的材料,在課堂上以PPT 的形式展示給學生,需要用到的時間又斷,教學效率又高。比如,在講解《美麗的小興安嶺》這篇課文時,要想讓他們對一個地方有所了解,只是通過課文中短短的幾句介紹是無法對其有深刻認識的。這時教師可以給學生通過制作PPT 的形式,讓學生對一個陌生的地點有所了解。
近幾年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已經被部分教師采納,而且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廣,但是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會出現一些問題。對于多媒體的使用,教師只是把其當作了一種單一的教學工具,缺少了和學生的互動交流,長此以往會使學生喪失好奇心,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發揮的作用也會逐漸降低。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挖掘信息技術的優勢,帶動師生之間以及學生和學生之間的課堂互動。這樣學生在產生疑問時可以及時向老師提出問題,從而提升了老師的教學效果。比如,關于《海底世界》這篇文章,學生對海底世界充滿好奇,教師在利用多媒體給學生講解課文時,要主動增加一些和學生交流,向學生提問“海底世界有什么?”哪種生物是大家常見的,哪些是學生肯定沒見過的。以提問回答的形式增加交流是比較有效的一種互動方式,不僅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還增加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2]。
閱讀和寫作是小學語文課程的重要環節,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提高閱讀和寫作的效果。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從根本上轉變了教師的教學方法,但是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比如說經濟、意識等方面,有些教師對信息技術的認識不夠透徹,在教學中應用方法存在偏差,沒有真正實現和課程的結合。因此,要提升教師關于這方面的認識,使之和小學語文課程能夠深度融合,加強在各個教學環節中的應用。同時,閱讀和寫作還是當前的教學難點,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比如,在進行《“諾曼底”號遇難記》這篇課文的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觀看《大兵瑞恩》、《登陸之日》這種關于諾曼底的電影,提高學生閱讀和寫作的效果。觀看電影的學習形式,小學階段的學生會比較感興趣,在開展教學時也會更加順利。
綜上所述,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是未來教育的必然發展趨勢,也是打造智慧課堂的基礎。現代信息技術和小學語文教學的融合,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從而有效提升了教師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信息技術還能改變教師的教學結構,為教師的語文教學提供動力,也能為以后的教學提供有利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