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斌
(江西省鄱陽縣金盤嶺鎮中心小學,江西 上饒 333100)
語文學科作為教育體制中最基礎的一門學科,小學語文在小學的教學任務中占據著很大的比例,而且在生活中也有非常廣泛的運用,而且學好小學語文知識,也可以為以后其他學科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小學生因為年齡小、好奇心理強烈、定力較差,而且正處于活潑好動的年齡,很難在學習語文枯燥乏味的知識點時始終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因此,面對這種現狀,很有必要將故事教學法引入語文教學中去。將故事教學法應用于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策略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他們在課堂中,自我約束力差,上課注意力不集中,進而影響了學習并浪費了課上寶貴的時間。然而,小學語文教師通過將故事教學法引入到教學課堂中,進而激起學生學習的求知欲,并帶動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語文學習興趣被調動起來。
語文教師可以利用多種途徑來創建故事情境,以激發學生的興趣。比如,利用多媒體創建更真實的故事情境。多媒體不但有聲音的播放,還有畫面感,進而全方位的促使學生積極的學習語文知識。學生的聽覺和視覺被教師播放的故事內容牢牢的引入其中,使學生不再會被外界干擾而高效率的學習。當然,教師始終要牢記,故事的引用不要脫離了上課的內容,否則會出現“得不償失”的嚴重后果。只有正確的運用故事教學法,且與教學任務相結合,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寫作教學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加強語文寫作教學可以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等。可是,在寫作練習過程中,學生通常沒有比較多的詞語。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應用故事教學法,學習可以在聽取故事的過程中,針對故事主人公產生一定的共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開闊學生的寫作思路,使學生可以從多個角度思考和寫作。
例如:“我的童年”這個題目的寫作教學中,小學語文老師可以在課堂中引入魯迅、毛澤東等名人的童年故事。通過生動的故事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對學生的寫作思維帶來一定的擴展,對學生培養良好的語言組織能力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俗話說得好,“百聞不如一見”。這是人們通過看到真實事物所產生的一種客觀經驗。通過真實故事的情景再現,讓小學生更能直觀的學習與牢記語文課堂中的相關知識點。傳統的教學模式,是教師拿著教材在講臺前照本宣科的教學生知識,這使得學生對教師所講的內容有陌生感,無法真正懂得教材中所描述的事情與人物之間的關系。有時學生還會出現思維邏輯混亂的情況,進而抓不住課堂中的重點內容,使學生失去了興趣,還對學習效率產生一定的影響。而故事教學法的情景再現,恰恰解決了此問題的存在。
例如,《狼牙山五壯士》教學中,語文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人物角色來扮演,進而表演出狼牙山五壯士的具體情節。找五名學生扮演五名壯士,再讓其他的學生扮演敵人。通過學生的表情、動作與語言,將真實的故事情景再現,這使得學生猶如身臨真實的畫面當中。通過表演革命烈士為保衛國家在狼牙山上,一次次的努力擊退敵人,到最后的寡不敵眾,不想被敵人殘害,而因此為祖國奉獻了寶貴的生命。通過這樣的故事情景再現教學模式,不僅激發了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而且提高了學生的語文學習質量。
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身心發展還不成熟,他們的自控力較為薄弱,他們正處于訓練認知、思維、理解等能力的黃金時期,他們想象力、創造力更為凸顯。故事教學法恰好可以充分利用小學生的心理特征,通過故事教學方法激發學習興趣,完成對小學生的語文教學任務和培養小學生的各項能力。比如對于晦澀難懂的知識點,教師可以通過講故事的形式來講解,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小學生去理解知識的含義,還能夠確保小學生在課堂上的精力集中、不溜號,另外這種教學方式還對小學生的想象力起到保護作用,引導小學生的創造能力。
現代信息技術發展得越來越迅速,將信息技術應用于語文課堂教學中,既可以提高教學質量,節約成本,又給學生提供了一個更加生動鮮活的課堂。因此教師可以將多媒體信息技術應用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特別是利用多媒體技術應用到情感式的教學課堂中,讓學生在一個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語文知識。比如在《臥薪嘗膽》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向同學們展示有關《臥薪嘗膽》的視頻資料,以故事敘事的形式來講解課文的相關內容,讓學生可以更加了解越王勾踐是怎樣忍辱負重、勵精圖治、發奮救國的。此外,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穿插一些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爭霸的歷史事件,這樣既增強了學生對歷史知識和語文常識的補充,又有助于全面促進小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
總而言之,在課程改革不斷發展,素質教育不斷注重的時代背景下,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中的運用已經是大勢所趨,我們必須對小學語文的教學方式進行變革。故事教學法的應用可以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和生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構建一個更加高效的語文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