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運華
摘要: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私有制對經濟進步的推動作用日益明顯,并融入到了商業,教育,民生等諸多領域成為公眾生活中不可獲取的一部分。因此,為充分發揮非公有制經濟的作用,應對當前頻發的勞資糾紛進行有效處理。在堅持黨中央統一領導的原則下,調動黨工青的關鍵性作用,進行糾紛的調解,仲裁。在保障社會秩序的前提下,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關鍵詞:黨政策背景下;勞資糾紛問題;對策研究
我國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因此,市場與計劃是我國調整經濟的重要手段,只有正確處理好二者之間的關系,才能促進我國經濟建設的平穩允許。
本文旨在對黨政策背景下勞資糾紛問題和對策進行研究分析。
1? 健全社會保障機制,降低失業率
通常情況下,在勞資關系中勞動者往往處于弱勢地位,當期合法權益受到侵犯后,由于缺少法律知識和資金等的支持而得不到有效救濟。在市場經濟發展的社會大背景下,受教育水平較低的勞動者逐步被社會淘汰。在他們的生活無法得到有效保障后,其將轉化為影響社會穩定與發展的阻礙因素。因此,黨政機關要充分重視勞資糾紛解決,通過健全社會保障體制的方式,降低社會失業率安排失業人口再就業,使其成為促進經濟發展的積極因素。
例如,針對受教育水平較低的勞動者失業后,基本生活得不到保證的問題,黨政機關要提高執政水平,健全失業保障制度。
首先,黨政機關要制定相關政策,為失業人口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如提供經濟補助,失業人口到勞動管理部門辦理失業登記后可憑相關證明領取到和當地最低收入相近的失業補助金。
其次,黨政機關應堅持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管理辦法,為失業人口開展免費的糕點制作課程,手工藝制作課程等,為其提供學習的機會,幫助他們再就業。
最后,由于我國人口基數大,人才市場呈現出飽和的趨勢。黨政機關還可以吸收部分失業人口用于社會基礎設施的建設,這樣既可以穩定社會秩序,又可以促進基建的完善,降低生產成本。
2? 推進法制建設,發揮黨政機關的監管作用
社會的飛速發展,在推動經濟進步,綜合國力提升的同時還對黨政機關的執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公有制與非公有制并存。社會關系較為復雜,市場中存在著勞動者,私有制企業經營者,市場監督管理者多個主體。雖然我國的市場經濟已經發展到了一個較為成熟的階段,但是由于社會發展實際情況的不斷變動,導致社會問題頻發。因此,為保障社會經濟的良性發展,黨政機關要處理好勞資糾紛,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發揮自身的監管指導作用。
例如,針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法制建設跟不上時代腳步帶來了管理秩序混亂的問題,黨政機關要通過健全法制建設的方式,為有效解決勞資糾紛提供法律依據。
首先,黨政機關要落實勞動合同制度,對其進行專門立法。一方面有效規范用人單位的行為,對明顯有失公平的條款宣布無效。企業不得隨意進行裁員,拖欠勞動者的薪資報酬。另一方面對勞動者的行為進行具體規范。當其有不符合用人單位規章制度,因自己的過失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失的,應依據相關規章制度予以相應的處罰,積極承擔責任。
其次,以勞動者為代表的弱勢群體提供免費的司法幫助。黨政機關要在勞動管理部門內設置義務性質的法律援助部門,為其提供訴訟協助,勞動合同審核等幫助,為其合法權益不受侵犯提供保障。
最后,要在企業和勞動者中推進普法教育活動,提高其法律意識和法律觀念。企業一方用法律規范自身行為,勞動者要用合法的方式進行維權。
3? 加大行政機關的監管力度,規范勞動市場秩序
市場經濟體制的擴大,在帶來可觀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帶來了諸如勞資糾紛,市場秩序混亂等問題,因此為保障我國經濟的長期穩定和繁榮發展,黨政機關必須根據市場新形勢的變化需要,提升和改進自己的執政能力。嚴厲打擊各種危害市場秩序的行為,為經濟的良性運行提供制度保障。
例如,針對當前市場秩序混亂,黨政機關的管理無法實現對其全覆蓋的問題,相關部門要及時進行整改,加大監管力度。
黨政機關要在開展實地調研的基礎上,制定一系列政策規章,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為管理行為提供可貴依據。
黨政機關要加大監管和處罰的力度,一經發現勞動者或企業有損害市場秩序引發勞資糾紛的行為,依照相關規定嚴厲打擊。
設置監察大隊,在勞動市場內進行流動和突擊檢查。就勞動者所處的環境以及享受的福利待遇,保險等方面進行核實,隨時跟進企業的動向,以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同時要和當地的工會組織開展專項合作,工會組織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應勞資問題,監察大隊統一處理。
進行有效的勞資關系處理,既有助于經濟建設的平穩允許,有能夠改進黨政機關的執政水平,保障社會秩序長期穩定。因此,應從健全社會保障機制,推進法制建設以及加大監管力度三個方面入手,規范勞動市場秩序,降低失業率減少勞動糾紛的發生。
參考文獻
[1]袁健.新時代中國特色勞動關系治理實踐探索——基于深圳市鹽田區的案例研究[J]深圳社會科學, 2019, 000(002):P.76-86.
[2]李桂平,易玲.嵌入型監管:城鎮化背景下社會組織政策創新[J]江西社會科學, 2018, v.38;No.379(06):234-239.
[3]孟玲洲.生存的抗爭:勞資糾紛視閾下 民國前期天津手工工人的集體行動[J]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8, 128(05):118-127+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