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睿豐
摘要:對于縣級融媒體來說,公益和創收業務都是生命線。面對傳統媒體式微,市場格局劇變,縣級融媒體收入下行的嚴峻形勢,在蒙自國有全資公司“蒙自市數字傳媒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之際,本人結合本地實際認真思考,認為除資產收入外,可以從這9個方向開發創收業務。關鍵詞:融媒體;創收方向;思考
MCN化
以“媒體+”為突破點,與各領域跨界融合,開發如“媒體+單位”“媒體+企業”“媒體+產業”等內容產品,可優先從政府部門、教育、旅游、房地產、金融、稅務等入手,拓展性極強[1]。
、視頻訂制服務
承接各類視頻訂制服務。包括但不限于專題片、匯報片、宣傳片、紀錄片、政論片、mv、公益廣告、微電影、短視頻、廣告片、活動直/錄播等等。作品注重編導意識,創意新穎,包裝精良,有一定特效能力。前期做到能夠輕松駕馭不同門類、不同題材的作品,后續往5G新技術的應用和技術輸出型團隊延伸,開拓周邊市場,開發新型直播應用場景和長視頻玩法。
本土IP品牌研發暨網紅孵化基地
開發各類垂直IP,既服務于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又具備創收作用。先從與品牌資源、專業領域、消費領域合作著手,經過一定積累后,進一步嘗試開發本土IP品牌、工作室,以更加原創、更加垂直的內容獲取流量,開發各種變現方式,甚至知識付費。目前的流量洼地有如與旅游、美食、三農、電子商務等機構合作,入駐內容平臺,前期做好內容營銷,后續向電商類演進。包括開設網絡直播間,培養或者簽約主播,開發探店、直播帶貨、好物推薦、農產品推廣等產品。還可以開發教育、健康、民生等內容,當社群化達到一定程度,建立起流量優勢和轉化優勢,又可以通過沉淀私域流量打通交易,甚至可以探索私域流量的擴充和裂變運營,為商家提供運營操盤服務,建立良好的運營生態。
地方全媒體廣告服務商
整合各平臺廣告資源,承接制作、投放業務。重點抓視頻、平面、H5、軟文原創制作,尤其注重新媒體產品開發和廣告創意,通過新潮有趣的形式,達到場景的鏈接。開發CPA、CPC廣告模塊以及電商接入,供應鏈經紀業務。幫客戶做戰略營銷、全案營銷,幫客戶制定方案,進行產品開發。掌握信息流廣告、KOL營銷平臺、短視頻平臺等廣告玩法,開發廣告中介服務業務,扮演互聯網平臺的地方服務商,為本地品牌和廣告主服務。也可以嘗試經營一批本土KOL、KOC,前期面向本土服務,后續向周邊甚至全網推進。
新媒體代運營服務
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媒體發揮多年專業技術積累,通過MCN內容矩陣和團隊扶持能力,打造技術輸出團隊,向本土各單位、企業提供專業的傳媒服務,代客戶運營公眾號、微博、抖音、微信視頻號、B站、今日頭條等等。為客戶節約成本,提升品牌價值,提供增值服務,打造屬于客戶的自媒體宣傳平臺。也可以與其它平臺對接,探索全網地方流量入口運營的新模式。
地方電商服務商
主要提供平臺分銷+供應鏈服務+網紅經紀類的電商服務。與商家和電商機構合作,一方面可以從平臺著手,把服務本地商家接入到內容電商,另一方面可以培養本土網紅主播和開發經紀資源,利用IP自營和供應鏈中介把內容接入到直播電商,提供直播技術、攝影設計等服務。積累成熟后,可以提供整店代運營、流量推廣等供應鏈服務。
活動會展公關策劃服務
開發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活動會展公關策劃服務。策劃、執行、服務一條龍,力求打造重點“媒體+”活動名牌。參與市屬職能部門的大型慶典、晚會、大型展覽、展銷會,介入汽車、家裝、房地產等行業的產業鏈,以及一些協會的專業活動、頒獎活動、成果展示匯演等,通過舉辦會展活動實現創收,通過全案營銷擴大收益,甚至可利用官媒公信力,直接參與產品銷售,增加銷售提成。
教育培訓服務
發揮傳媒專業技術和平臺優勢,開展培訓業務。著眼大健康產業和少兒成長需求等,與老年大學、少兒培訓機構、學校等單位合作,可自營演講主持培訓、新媒體技術培訓、寫作培訓、攝影培訓、編輯培訓等。也可以利用平臺資源整合藝術、美術、書法等名師及培訓資源,與會展活動、IP運營相結合,形成融媒體、機構、KOL的三贏,實現公益與創收的雙重效益。
媒體智庫服務商
未來是數據融合的智媒體時代,媒體已經不是過去內容的整理、搜集與發布,而是文化產業園[2]。媒體應當基于內容數據,從融媒體向智媒體轉型,成為輿論引導的主力軍、產業服務的引領者、智慧服務的運營商。大數據的出現,可以有效洞察社會熱點、重構商業模型,可以精準描繪用戶畫像。因此媒體可以基于龐大的用戶基數,掌握大數據的搜集和應用能力,實現傳統廣告變現新模式,為黨政機關提供內容大數據服務,為垂直行業提供企業大數據服務,為戰略智庫建設提供大數據服務,為社會精英提供大數據服務等。甚至可以幫助客戶研發應用和運營程序。
以上9點創收思路,和融媒體中心的良性發展是分不開的,和新聞資訊吸引的公益流量也是分不開的。只有融媒體平臺發展壯大,影響力擴大,IP做大,才可能實現理想的創收。這需要政府不斷的支持,需要靈活的體制機制,當然也需要破解人才的核心困局,制定績效考核的核心驅動,以及全體同仁的努力。
參考文獻
[1]湯學敏.縣級融媒體經營創收思路[J].記者觀察,2020,(23):25-26.
[2]向怡凡.縣級融媒體中心的媒介功能實現策略[D].導師:袁會.湖南師范大學,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