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人類社會的歷史發展中,人們創造了各種各樣的藝術形式。舞蹈藝術具有悠久的歷史,現階段已朝著詩化、歌舞化、歌舞劇詩化、交響化的方向發展,總體看來,舞蹈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呈現出鮮明的綜合性特點。優秀的舞蹈演員也是經歷過嚴謹的基本功訓練與無數次的演出、匯報、考核來造就的。在這種情況下,要成為一名優秀的舞蹈演員,應有以下四點很重要:技術技巧、自身條件、樂感與素質修養。
關鍵詞:藝術形式;技術技巧;舞蹈藝術;優秀舞者
作者簡介:賀苑君(1992-)女,漢族,陜西商南人。畢業于陜西省藝術學校舞蹈表演專業,進修于陜西省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播音主持專業。本科文化,四級演員。主要研究方向:主持、小品表演。常年主持商南各種大型晚會、大型比賽及商南春晚;常年參加全縣重大文藝活動的解說。主演的小品《愛的守候》榮獲陜西省曲藝小品類決賽二等獎,陜西省第五屆小戲小品大賽優秀劇目獎、優秀表演獎。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發表六年來,文藝界扎根生活、扎根人民已蔚然成風,多出作品、出好作品、崇德尚藝、注重審美已成為共同的價值追求。
六年來,我深刻領悟總書記的講話,認真總結過去創作的經驗、教訓,深感總書記的講話氣象宏大,立意高遠,“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追求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有機統一”十分重要。當然,這些要落實在具體作品的創作和審美以及不斷創新中。他對藝術規律的把握和對藝術家的尊重,正像他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所表述的那樣:黨對文藝工作的領導體現在對藝術規律的尊重和對藝術家的尊重。
作為一名優秀的舞蹈演員應不斷地追求藝術中的頓悟,鑒賞者為舞蹈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性格所打動,最終給予認可和欣賞。那么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舞蹈演員并且能吸引觀眾,所需要的條件即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一、舞蹈演員應具備吃苦的精神 ?
一個優秀的舞蹈演員除了必要的一些條件外,還應具備扎實的基本功和舞蹈技巧。基本功包括力度、開度、軟度、可塑性、柔韌性、模仿力等;舞蹈技巧,即對跳躍、翻騰、旋轉、控制以及高難度技巧的掌握。這就要求演員在平時加強對基本功和舞蹈技巧的科學訓練。扎實基本功和舞蹈技巧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舞蹈演員有耐性、韌性及吃苦精神,堅持反復訓練,在舞蹈表演中才能贏得觀者朋友們的喝彩。舞蹈演員在表演中嫻熟地運用舞蹈技巧,會完美地將舞蹈的神韻充分表現出來。
在舞藝積累期間,技術、理論和思想驗證的積累很重要,原本想當然的理想化會被現實擊碎,大多數人會在此階段有嚴重的受挫感,但經歷必然會改變自己,并重新產生新的、更加切合實際的發展之路。這個過程中,舞者將開始一段蛻變,時間長短取決于每個人的心態和發揮,不斷發現自己并且開始選擇性的加強自己,尋求突破前的準備。再者需要積累更多、更加具體的實操經驗。
具備了一個舞蹈者和一個傳播者的基本能力,可能就面臨“上升期”,會得到很多不同的發展機會。一方面,要在發展上勤于積累;另一方面,又需要通過持續的、更高級別的培訓、比賽、集訓課程來提高自己,尋求跟成功舞者的交流機會,以提升自己。
二、舞蹈演員應具備較高的身體素質
一般來說,要成為真正的優秀的舞蹈演員,必須有良好的基礎。“身體開度、樂感、關節靈活性、肌肉控制力”,完成一段舞蹈是需要這四項的基本準備。整個舞蹈過程就如一個奠基過程,在系統的“舞”,你會不斷發現身體的不足并找到改善的辦法,從而更好地認知自己、改善自我。
舞蹈表演主要以人的肢體為媒介,若舞蹈演員的身體素質達不到舞蹈表演的要求,就不可能做出高水平的舞蹈動作。因此,舞蹈演員應具備較高的身體素質和良好的心態。盡管今天舞蹈界并未有嚴格規定舞蹈演員必須具備什么樣的體型,但不可否認一個舞蹈演員若體型優美,在跳舞時更有利于給予觀眾美的享受。由此來看,舞蹈演員一定要重視自身體型的塑造和保持。其體能主要表現在跳舞的爆發力和持久耐力上,他們往往難以完成的并非是什么高難技巧,而是對整個作品“一氣呵成”的耐力。這就要求舞蹈演員堅持日常鍛煉,加強“爆發力”和“持久耐力”的訓練,以強化自己的體能,在表演時自然就“灑脫自如”。
如果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舞者還必須有氣質。氣質包括個性、風度和理解力。個性是作風,舞者動作的作風受自己的內心所控制,是舞蹈導師難以傳授的;風度是天然的活力與自信,忠于自己也忠于藝術;理解力是除了肌體的訓練外,精神的訓練更為嚴格。
三、舞蹈演員應具有很強的音樂感
俗話說:“音樂就是舞蹈的靈魂。”音樂感是指對音樂的理解,不僅在理論上理解,更重要的是對音樂表現感情和音樂形象上的理解。例如,一個優秀的舞蹈演員聽一首曲子,他會旋律的起伏,節奏的快慢,音響的強弱,腦海中不斷閃爍著各種跳躍,旋轉以及時而翻騰激烈,時而舒展委婉的動作形象,讓每一個音符都融入在血液里,滾燙流動,然后放開想象的翅膀去尋淣那種神奇的感受,把握住抽象與具體如何互補,虛實怎樣才能交替生輝。只有掌握了這些元素,才會使你的舞蹈更加光彩,才能達到曲終人不散的境界,才能具有高層次的感染力。
舞蹈表演常常伴隨著音樂,可以說音樂就是舞蹈的靈魂。一個優秀的舞蹈演員聽一首曲子,他會隨著旋律的起伏、節奏的快慢、音響的強弱,腦海中不斷閃爍著各種跳躍、旋轉。時而翻騰,時而舒展,放開想象的翅膀去尋覓那種奇妙的感受,把握住抽象與具體如何互補,虛實怎樣才能交相輝映。相反,若舞蹈演員沒有樂感,不懂旋律、節奏,就不可能將舞蹈與音樂配合起來,創造出經典的音樂形象。因此,舞蹈演員要重視樂感的培養,只有擁有良好的樂感,才會使你的舞蹈更具感染力,散發出迷人的光彩,給人以美的享受。
四、素質修養成為優秀舞蹈演員的關鍵
修養是什么?修養包括對音樂的修養和戲劇的修養,音樂的修養是舞者用動作把音樂的真意傳達給觀眾,再配合戲劇的修養,便是把舞蹈與戲劇動作合一。
氣質是什么?氣質包括個性、風度和理解力。個性換言之便是作風,舞者動作的作風受自己的內心所控制,是舞蹈導師難以傳授的。風度是天然的活力與自信,忠于自己也忠于藝術。理解力是除了肉體的訓練外,精神的訓練更為嚴格。
舞蹈演員素質和修養的高低直接影響著舞蹈表演的水平,是能否將一部舞蹈作品的神韻表現出來的關鍵。修養包括對音樂的修養和戲劇的修養,音樂的修養是舞者用動作把音樂的真意傳達給觀眾,再配合戲劇的修養,便是把舞蹈與戲劇動作合一。我們跳舞時,注意力不應該只限于放在舞步上,或是肢體的技術上,而是應該全身心地投入,用心去舞蹈。只有當演員進入到這種狀態時,舞蹈的技術才可能向舞蹈藝術這一層面飛躍,舞蹈才可能獲得其應有的詩意。
知識是形成能力和技能的基礎,很多人認為舞蹈演員只要具備扎實的基本功和靈活的舞蹈技巧就行了,這種看法是不全面的。演員表現一些較深內涵的舞蹈,若不了解編導創作的意圖,就很難把握其角色進行二度創作,導致所表演的舞蹈缺乏情感。因此,舞蹈演員需要有高深的文化修養,應全面學習歷史、音樂、文學、美術、哲學等內容,以完善自身的知識體系,為舞蹈表演打下良好的基礎。比如,音樂可以為舞蹈演員提供廣闊的藝術思維空間,提升他們的形象思維能力。當舞蹈演員用心感受音樂時,就會感受到無盡的動力和情感,進而更好地把握舞蹈作品的意象、情感和意境;而文學則可以幫助舞蹈演員全面地體驗生活和觀察生活,以增強舞蹈表現的豐富性,充分詮釋舞蹈的內在情感;哲學可以幫助舞蹈演員認識事物的發展規律,并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進而更加準確地理解舞蹈作品的內涵。
中國民族舞蹈傳統不應是一成不變的,需要與時俱進。保持傳統古典風格應該是在保留文化藝術審美總體傾向的同時,順應時代的發展,不拘泥于某一兩個凝固的動作,或是什么流派。只是真正從審美上繼承和發展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民族舞蹈傳統形態特點,中國古典舞才能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傳承中國古典舞,講好中國故事。我堅信,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下,廣大的藝術工作者一定會砥礪奮進,向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因此,在新形勢下,我們要不負時代、勇于創新,力爭把自己塑造成一名最美的舞者形象,奉獻于廣大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