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金菊
摘? 要: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五千年的文化積淀給我們留下了很多優秀的文學作品,在基礎教育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強化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豐富學生文化底蘊。小學階段的學生記憶力比較強,正是教師教授經典文化的大好時期。在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以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為出發點,注重經典誦讀教學,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養的目的。本文從小學語文經典誦讀的意義著手,重點對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現狀以及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對策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研究
引言:
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成果根本的創造力,是民族歷史上道德傳承、各種文化思想、精神觀念形態的總體。其中蘊含的哲理是不可估量的,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將經典誦讀融入到教學內容中,讓學生體會傳統文化的魅力,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達到培養學生道德品質以及綜合能力的目的。
一、小學語文經典誦讀的意義
在新課程改革的影響下,加強學生思想道德建設,深入推進素質教育成為了基礎教育教學的重點內容。而經典誦讀教學的實施有助于培養學生的人文情懷,經典誦讀也是弘揚中華文化很好的形式。小學時期是培養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重要時期,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從培養學生優秀品質出發,將傳統文化中的經典文學作品融入到語文課堂中,強化學生對經典文學的理解,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綜合素質。對于小學學生來說,經典誦讀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首先,經典誦讀不僅能夠傳承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還能夠陶冶學生情操,培養優秀的品德,全方面提高學生的能力。其次,經典誦讀教學能有效培養學生的語感,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并領會其中的深層含義。最后,經典誦讀還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素養,有利于學生對經典文化的內涵進行感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所以說,對于小學學生而言,經典誦讀非常重要,小學語文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一定要注重經典誦讀教學,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二、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現狀
(一)教師缺乏對經典誦讀教學的正確認識
在小學語文教育中,教師缺乏對經典誦讀教學的正確認識,在教學過程中更注重對學生基礎能力的培養。一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對經典誦讀教學存在一定的誤解,認為經典誦讀不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甚至還會影響學生學習,導致教師對經典誦讀教學不重視,在教學中只對課本上的知識進行講解。對于學生而言,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也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各項能力。對于小學教師而言,這種教學方式不僅會降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會錯過培養學生思想品德的重要時期,不利于學生的綜合發展。
(二)學生對經典誦讀教學缺乏興趣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趣味性教學是吸引學生注意力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大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在經典誦讀教學中沒有用趣味性的教學方式,導致經典誦讀教學對學生沒有太大吸引力,學生很容易受外界事物所影響,對經典誦讀失去興趣。并且小學階段學生知識儲備不足,導致學生不能理解經典文學作品的內涵,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教師不能有效地將經典誦讀教學的優勢發揮,達不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
(三)學生誦讀經典過于局限
對于小學階段學生而言,對于經典的誦讀只是依賴于書本上的經典作品,范圍比較局限。小學語文教師要知道,除了本國的經典文學作品以外,其他國家也會有很多優秀的經典文學作品。雖然我國的經典作品已經足夠優秀,但是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新型文化的注入也非常重要,國外經典名著可以讓學生了解到未曾了解的國外文化,可以讓學生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全方位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得以全面發展。
(四)經典誦讀形式單一
在現階段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開展過程中,經典誦讀教學形式過于單一,對經典的誦讀就是讓學生對經典作品進行背誦,學生并不能理解經典作品的深層含義,更不用說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了。并且這種方法會讓學生認為經典作品都非常枯燥的,降低了學生對經典誦讀教學的興趣,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實際教學工作中,還有一部分教師依靠書上的注釋對經典作品進行簡單的講解,忽略了小學階段學生的理解能力,導致絕大部分學生不能理解作品內涵,在誦讀時不清楚應該注入什么樣的感情,誦讀效果大打折扣。
三、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對策
(一)小學語文教師提高專業水平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想將經典誦讀教學做好,首先就要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加深教師對經典誦讀的正確認識。在小學教育中,教師對于學生而言十分重要,教師的專業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學生的認知能力。所以說,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提高自身專業水平,了解經典誦讀對于學生的意義,強化自身經典誦讀教學能力。在經典誦讀教學過程中,只有教師了解了經典作品的深層含義,才能提前做好教學準備,根據學生的能力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幫助學生理解經典作品,讓學生吸收作品中的知識,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以及思想道德。
(二)培養學生的經典誦讀興趣
在進行經典誦讀教學時,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根據小學階段學生的能力以及興趣定制不同的教學方法,并在誦讀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加以引導。教師在開展經典誦讀教學時可以通過故事的講解增加教學的趣味性,利用小學階段學生的好勝心開展一些小競賽,提高學生對經典誦讀的興趣。
(三)開展多元化的經典誦讀教學
多元化的經典誦讀教學要求小學語文教師不僅要將經典誦讀的范圍擴大,還要對經典誦讀的形式做出改變。首先,小學語文教師要積極選取適合學生的國內外經典文學作品,讓學生進行誦讀。其次,教師要增加經典誦讀形式,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讓學生利用自己的知識積累對問題進行解答,在學生真正理解了經典文學的意義之后,背誦也會變得更加簡單,并且學生還可以將學習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使學生能力得以全面發展。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于小學學生而言,經典誦讀教學意義重大,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認識到現階段經典誦讀教學的不足,提高自身教學水平,根據小學學生興趣以及理解能力培養學生對經典誦讀的興趣。同時,小學語文教師還應開展多元化的經典誦讀教學,利用經典誦讀教學培養學生語感,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陶冶學生的情操。
參考文獻:
[1]陳卉慧.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9(12):92.
[2]葉秀明.經典誦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策略探討[J].讀寫算,2019(31):144.
[3]劉鑫.小學語文課堂經典誦讀教學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19(86):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