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振武
對于高中學生道德品質、家國情懷的培養很重要。但是,我們的教師卻經常在實際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對這方面的教育走過場,流于表面。落實愛國主義教育首先要從教師自身抓起,老師們要深刻地認識到家國情懷對于一個人一生的發展十分重要,在高中教育中,高中歷史老師有意識地對高中學生進行家國情懷的滲透,進行愛國主義的灌輸引導,多一些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對高中學生今后的成長,善莫大焉。
當前的高中教學中,無論是校方還是家長在很多觀念上還存在不少問題,這樣的一些觀念影響了德育教育的成效,我們需要在今后的教學中改進。青春期是德育教育很重要的時期,對高中學生今后的成長發展起著很大的作用。但現在的高中教育中,很多高中老師還抱著唯分數,唯高考的觀念,對德育教育方面不夠重視,沒有深刻認識到德育的極其重要性,對高中德育教育的工作覺得只是走過場,沒有用心去引導,沒有深入開展。一心要讓高中學生多學習文化知識,為今后的高考做準備,對愛國主義教育只重了表面,重了形式。這是高中德育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發展出現缺失的根本原因,嚴重影響了高中愛國主義教育的質量。其次,有些家長的觀念還非常的功利,沒有轉變思想,一味地重視高中學生的分數,對校方對高中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根本不放在心上。這樣,會使高中學生的家國情懷培養失去了家長這個重要支撐。家庭教育是高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因此老師和家長要加強溝通,才能更好地促進高中學生家國情懷素養的形成。
高中學生正處在青春期,這是人生非常重要的時期,接收能力強,可塑性強。這正是我們對高中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最佳的時機,在這個階段,我們對高中學生的愛國情操進行培養,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有的時候甚至立竿見影。所以,老師需要改變高中教育的觀念,十分珍惜這樣的機會,要對高中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充分的重視,“無孔不入”地認真進行對高中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在歷史教學中,適時地引導愛國主義教育,確保愛國主義教育落到實處,使高中學生能夠感受到愛國主義的重要性,努力培養高中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用心育人,用心德育,我相信學生的家國情懷素養的培養工作就會上一個臺階,高中學生就會更好地成長。
只要教師足夠的重視,歷史教學中,我們的家國情懷是比較容易滲透的。古往今來,歷史上仁人志士的愛國事跡不勝枚舉,我們都可以選取,讓高中學生學習歷史基礎知識的同時又對高中學生的愛國情操進行了培養。從屈原到荊軻,從南唐后主到岳飛、文天祥,從魯迅到《紅巖》……太多太多了,家國情懷幾乎就是古往今來中國知識分子的最重要的情懷。比如,在高一歷史《中外歷史綱要》關于南宋的偏安一節的教學中,我們可以著重講一講岳飛的愛國情懷。結合“靖康之恥”的歷史事件,講一講岳飛作的《滿江紅》——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岳母刺字的字,不是“高中狀元”“金玉滿堂”,而是“精忠報國”,這就是愛國主義,這就是家國情懷。愛國主義、家國情懷,不是幾句口號,而是發自內心的情感和依戀。對這樣的情懷情操的培養,文學歷史最有力氣,我們歷史老師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愛國主義、家國情懷,不是一句口號,是一種浸入到骨髓里的對中華大地的無比依戀,對中華文化的無比依戀,是對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千千萬萬平平凡凡的人民的無比深沉的愛。比如,在高中歷史《中外歷史綱要》關于抗日戰爭的教學中,我們可以結合多媒體教學,節選《狼牙山五壯士》等電影片段給學生觀看。可歌可泣看來只是一個詞匯,但當我們看到抗日戰爭中那些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看到狼牙山五壯士一個個跳下山崖,以身殉國的時候,我們怎能不熱淚盈眶。這樣的歷史教學,對學生家國情懷素養的培養很有幫助。
總而言之,在倡導素質教育的今天,教育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顯得愈加重要。國家的未來和希望在教育好青少年,在高中學生的高中時期這個重要的教育時機,我們決不能放松愛國主義教育,要把家國情懷素養的培養滲透進歷史教學中,讓高中學生樹立愛國主義思想,將來更好地為國家做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