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合奇縣團結小學,新疆 阿合奇 843500)
童話作品在低年級語文教材中所占比重較大,凸顯了童話作品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地位。童話以其特有的藝術方式,在潛移默化中讓兒童沐浴道德的陽光,以自身體驗認清什么是善良、勇敢、堅毅、誠信、寬容,引領他們成為一個具有健全道德人格的人。
輕松、愉悅的情緒能夠幫助小學低段學生保持樂觀、活潑的心態,有效促進其身心的健康成長。教師通過選擇優秀的童話故事,可以借助其中快樂的情緒讓幼兒獲得強烈的幸福感,并促進其更好地認識和理解世界,形成積極、健康的人生態度。例如在學習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時候,學生們能夠從中獲得深刻的感動,認識到自己當前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在學習童話《萵苣姑娘》時,學生們可以從中感受到人間的美好與溫情,從而對未來的美好生活充滿希望與期待。
童話所營造的世界充滿了奇幻色彩,盡管描繪的都是虛擬的,但實際上卻卻像是生活的一面鏡子,涵蓋了生活中所有的真、善、美和假、惡、丑,并贊揚真、善、美,懲治假、惡、丑,其對于道德的區分極為鮮明,能夠有效強化低段學生對于道德的基本認知。例如,低段學生所接觸的童話故事人物有孫悟空、奧特曼、神筆馬良等,這些都屬于真、善、美范疇中的標志性英雄人物,學生會不由自主地被童話世界中的英雄人物所吸引,這也是低段學生區分真、善、美與假、惡、丑的初步啟蒙。
低段學生的德育教育需要借助相關載體以和風細雨的形式逐漸融入到其思想意識中,而童話則是重要載體之一,其憑借曲折的情節、活潑的語言與淺顯易懂的文字,將德育教育貫穿童話閱讀的始終。
教師是學生求學過程中的引路人,所以想要應用童話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就必須要先提升自身的兒童文學素養,充分了解童話內容及其相關特點,充分了解所教學的內容,達到拓展童話閱讀面的目的。想要讓學生通過童話的學習掌握相關道德智慧,教師就必須要先讓自己深刻感悟童話世界,讓自己保持熱愛和欣賞童話的心理狀態,并結合自己從童話中獲得的體驗開展低段學生的德育教學。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調整自身的教學觀念,同步重視德育和知識教學,在教學過程中要能夠遵循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深度挖掘童話中所蘊含的德育情節,并選擇最為合適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不同童話中的基本知識及思想道德教育在不同層面體現不同的側重點,所以要求教師的教學工作必須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德育教學不僅體現在童話文本整體內容上,還能夠從其字里行間中獲得,所以教師在開展童話教學的過程中,要積極合理的利用童話中的德育教材,分析研究教材內容,將德育工作融入到童話文字中,采取潛移默化的形式,讓小學低段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接受德育教育,實現德育工作的滲透。
小學低段學生的童話教學不應當局限于文本內容方面,還需要將其與生活實際相結合,有效豐富教學內涵與表現形式,使得童話的表現形式和內涵得到有效豐富,強化其對于德育工作的影響,使得德育工作逐漸滲透到課外閱讀,有效提升學生的道德水平。課堂教學中,學生所能夠掌握的知識有限,所以學生必須要通過課外閱讀環節,閱讀大量的優秀童話,才能夠真正拓展自身知識面,提升自身的道德素養水平。因此在就教材中的經典童話故事講解后,可以安排學生在課后繼續閱讀完整原著,以強化其自身體驗,并促進學生深入認識理解文章道德內涵。教師可以定期為學生推薦部分優秀的兒童作品,從而有效引導低段學生的價值觀念的形成與發展。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當為學生預留部分閱讀時間,并對學生提供適當指導,幫助學生掌握童話閱讀方法與技巧,調動其閱讀興趣,提升童話對于德育滲透的促進作用。
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基于童話為載體,合理利用所有地點、空間與時間等因素,為小學低段學生構建童話相關教學情境,如可以在班級內設置童話角落,教學區的長廊里掛設童話相關的繪本插畫,課間活動時間通過廣播為學生播放短篇童話故事,將上下課鈴聲更換為當前較受歡迎的卡通動畫的音樂等,以此有效激發低段學生的童真、童心與童趣,更好地融入德育教育。
小學生所處年齡階段較為好動,且對事物充滿好奇心,所以基于童話開展相關主題活動,在學習生活中滲透德育教育,能夠通過角色扮演等方式,讓低段學生可以從中體會童話內涵,并滲透德育教育。例如,在閱讀《舒克貝塔歷險記》后,教師可以就其中的部分章節組織相應的主題活動,讓學生自由選擇扮演其中的角色,使其體會到舒克與貝塔的樂于助人、堅韌不拔、積極向上的優秀道德品質,從而提升德育教學效果。
優秀的童話不僅能給兒童帶來美的享受,作品所蘊含的真善美也會使兒童的情感得以凈化,品質得以提升。小學低段學生的德育教育應當摒棄單一的傳統教育模式,合理應用童話載體,為低段學生構建愉悅、輕松的教學氛圍,使得其能夠通過童話世界理解相關道德價值內涵,提升自身道德意識與道德判斷能力,使得德育效果得到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