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秀
【摘要】制定適合衛生行業特征的醫務人員薪酬制度是全面激發醫務人員積極性和推動公立醫院改革步伐的重要方式。最近一段時間內,國家衛生健康委和財政部聯合出臺了關于實施新形勢下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建議,從社會角度入手,在結合醫療行業人員特征、技術層面等方面對公立醫院薪酬結構進行合理的優化,全面開展改革工作。
【關鍵詞】新形勢? 公立醫院? 薪酬制度? 改革試點
當前階段,醫務人員具有勞動強度大以及職業風險性高等一系列特征,因此大力實施薪酬分配制度改革工作是一項重點內容。2016年我國開始實施關于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試點工作,明確規定各個領域根據實際情況來拓展和延伸公立醫院的薪酬制度改革試點范圍,增設試點醫院的數目,積極鼓勵醫院實施年薪制。在本文中,重點探究了新形勢下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試點做法的思考工作。
一、對于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情況的分析
(一)基本做法
在當前階段,如果想要做好縣級公立醫院的工資薪酬制度改革,就需要認真地學習領悟黨的十九大會議精神以及各個地方政府對于公立醫院的改革文件。與此同時,需要結合醫院的實際情況,積極的引入第三方機構,并且需要聘請縣級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的的專業人員,對于醫院的醫務人員的薪酬分配以及相關的績效進行評價,在這個基礎之上,可以提出符合醫院發展目標的薪酬制度,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調動醫院人員工作的積極性。如果外加合理的激勵機制進行考核,會起到非常大的推動作用。因此,在當前階段,需要綜合考慮醫務人員的崗位職責的具體情況、醫務人員的工作量、醫務人員的服務質量、成本以及費用的控制、績效管理等等情況,從而,在此基礎之上科學合理的設計薪酬分配制度。
在通常情況下,醫院的工資薪酬采用全面預算總額比例控制的管理模式,依據相關的醫改要求,并且需要結合醫院的實際情況,以此來確定醫院的工資薪酬比例,縣級公立醫院按照國家統一規定實行崗位績效工資制度。崗位績效工資由基本工資(崗位工資+薪級工資)、績效工資和津補貼三部分組成。基本工資和津補貼按照國家統一規定執行,績效工資根據公立醫院特點和考核結果等因素確定。
(二)具體思路
在薪酬制度改革期間,必須提前確定公立醫院未來薪酬制度建設的發展趨勢,盡可能將公立醫院行政級別取消,設立公立醫院編制改革試點,處于各個領域編制總量允許范圍內控制公立醫院的編制總量,推動備案制,為公立醫院制定完善的績效工作體系。一般來講,薪酬制度改革思路的落實是從總量控制、備案管理和試點先行原則等方面入手的,遵循我國規定要求參與社會保險,達到同崗同薪酬同待遇的目的。
二、對新形勢下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試點做法的思考
由于績效工資總量調控增加費用主要是通過提升醫療服務收入的方式解決的,因此基層提升醫療服務收入的壓力增加,再加上受區域和單位體量差別等因素的影響,加劇了收支結余水平之間的區別,造成了不平衡現象的發生。因此,本文對新形勢下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試點做法進行了詳細的思考和探究。
(一)進行公立醫療薪酬制度改革工作
對于發放的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通知,公立醫院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全面落實,秉承績效優先和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則,將臨床一線和技術優勢體現出來,開展朝著關鍵崗位和優秀人員傾斜的分配工作。
(1)制定健全的績效考核計劃;從符合醫保要求的醫療工作數量、病人費用控制、經濟運行情況、醫療質量和病人滿意程度等方面實施績效考核評價工作,做好公立醫院專業技術人員崗位設置方面的工作。
(2)出臺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方式;制定以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動價值為主的崗位績效工資制度,主要朝著關鍵崗位和優秀人才傾斜,依照兩個允許的原則,盡量的放寬醫療衛生機構績效工資總量控制。
(3)落實縣級公立醫院院長績效工資年薪制;按照縣級公立醫院實行績效工資年薪制的相關要求來看,需要控制好院長績效工資年薪,使其處于績效工資人均水平的150~300%左右。
(4)提升績效工資總量;在當前階段中,依照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職人員績效工資的10%來增設績效工資總量,衛生健康委負責統一進行管理,向著一線人員特別是全科醫師傾斜,增設的績效工資總量采取提升醫療服務收入的方式解決。
(5)對縣級公立醫院績效工資管理方式進行完善;除去績效工資以外,主要由縣財政發放之外,剩下的經費則是通過提升服務收入來解決。
(二)進行總量調控,提升績效工資水平
依照允許醫療衛生機構突破當前事業單位工資調控水平,允許醫療服務收入將成本扣除,依照規定提取各項基金以后應用于人員獎勵方面,明確試點公立醫院的薪酬水平,增加人員經費支出占據業務支出的整體比例,制定和醫療衛生行業特征相一致的人事薪酬體系。從醫院實際運行情況來看,在當前的績效工資水平中,縣級公立醫院績效工資水平的調控線可以高于無收入全額撥款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待縣級主管部門審核同意績效工資總量調控線內申報績效工資以后,交由縣級財政部門報批。對于試點公立醫院來講,需要在確保穩定運行的前提下考慮好醫院服務收入等因素,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禁止借改革的名義隨意提升收費價格,增加患者就醫壓力。
(三)有關醫療保險年度決算和支付方式以及相關政策的調整
具體調整對策如下所示:
(1)關于年度醫保決算情況,根據新技術新項目、政策變化和服務能力提升等多項因素可以看出,對考核結果加以調整決算的情況如下所示:二級及其以上醫院,總額結余或者是超出標準的部分均是依照相關的標準進行轉用或者是扣款。對于扣款資金來講,不掛往來賬目,依照職工醫保、城鄉居民醫保統籌基金支出占比并入統籌資金。
(2)關于支付方式的改革;依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和略有結余的基本原則進行總額控制和單病種限額等多項支付方式。首先,實施總額付費,二級及以上醫院以年度總額指標為主,將超出三年新技術新項目和調整以后的上年單病種費為總額,其中新增部分歸入到職工醫保中,減少城鄉居民醫保份額,保持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基金收支的平衡性。在醫共體成員總額打包給醫共體核心醫院統一進行考核結算,強化新技術和新項目政策的扶持力度,通過評審以后依照實際發生的費用進行單獨付費。
(四)以增加知識價值為主,全面落實試點公立醫院分配自主權
試點公立醫院需要在核心的績效工資總量內進行自主分配,當制定單位內部績效工資發放項目的過程中,遵循增加知識價值為主的基本分配原則,可以成立崗位津貼、生活補貼、醫療衛生職業津貼以及值班補貼等多種項目,將醫、護、技和藥物等不同崗位的差異性體現出來,明確劃分不同的崗位,兼顧不同學科。績效工資總量中的增量部分,需要朝著關鍵以及緊缺崗位、高風險崗位等方面傾斜。或者是提升低年資醫生的薪酬水平,考慮內外人員的薪酬待遇。
(五)以公益性為主,完善考核評價體系
衛生健康委需要對試點公立醫院制定完善的考核評價體系,從職責履行、工作量、服務質量以及費用控制和運行績效等方面入手,定期進行考核,考核結果應當和醫院績效工資總量相掛鉤,對于考核評價較為優秀的,需要適當的提升績效公眾的重量,考核良好以下的,績效工資總量不可以超出無收入全額撥款事業單位績效工資總量,而對于沒有通過考核的,應適當的減少績效工資總量。通過引進合理的內部考核評價方式來保障考核結果和醫務人員薪酬相掛鉤,將其當成發放績效工作的主要依據。
三、結語
以上所述,制定健全完善的薪酬制度有利于加快公立醫院的改革進程,在提升醫療水平和服務質量的基礎上促使公立醫院良好經營。
參考文獻:
[1]趙少林,黃振菊.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試點初探[J].當代會計,2019,(03):119-120.
[2]賈瑤瑤,張光鵬,閆萍,陳紅藝.對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試點做法的思考[J].中國衛生人才,2017,(12):26-29.
[3]王雪凝.落實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幾點建議[J].中國衛生經濟,2017,36(06):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