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宇



摘 要:現代學徒制是一種嶄新的培養模式,高職院校中的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專業定位在專用設備與通用設備之間進退兩難,我們項目組通過調研、收集與分析,發現不同企業對現代學徒制的三種培養路徑,及本專業實施現代學徒制培養的必要性。
關鍵詞:現代學徒制;專業定位;調研;培養路徑
廣東省目前有11所高職院校招收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專業,都是按非現代學徒制的普通招生,在校生接近3000人,每年畢業生1000人左右。據麥可思公司的調查數據了解,目前此專業的人才供給與產業需求處于平衡狀態,此專業在人才培養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專業定位在專用設備與通用設備之間進退兩難:面向專用設備培養,針對性強,專業核心能力聚焦度好,就業的對口率高,但就業面受限,專業適應性略低;面向通用設備培養,恰好相反。采用現代學徒制培養無疑是解決這一問題的主要備選方案。
現代學徒制是一種嶄新的培養模式,必須要堅持“四個雙”,即雙主體育人、雙導師教學、學生雙重身份、簽訂兩份合同。這與以學校為主導的傳統集中式教學大相庭徑,在培養過程中必然會碰到許多現實問題:工作時間與教學時間如何協調?實崗培養如何開展并評價?企業導師如何培養如何激勵?等等。
通過調研,收集與分析這些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并最終明確學生職業的發展方向,制定學生的職業生涯發展路徑。
1、行業現狀
廣東省是制造業和裝備制造業大省,目前產業規模和競爭力穩居全國第一位和第二位。2014年,全省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增加值5405億元,占全省工業比重達21.1%,忽略設備進出省和進出口的微小順差,全省的設備增加值相當巨大。
全省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從2005年的548億元,增長到2013年的1557.7億元,年均增長13.9%。《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先進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意見》要求“要把技術改造作為我省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主要抓手來抓,力爭用3年左右時間,使全省50%以上的工業企業完成新一輪技術改造。”。廣東省各類企業的設備原本就有相當的先進性,在政策推動下,近年來為增強競爭力,降低人力成本,各企業擴大設備規模升級設備技術的成效與動力相當明顯[1]。這種效應也逐步傳導到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專業人才的需求上。
同樣,在信息技術和控制技術迅猛發展和廣泛應用的推動下,鋼鐵產業不斷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其生產技術裝備向大型化、自動化、智能化、現代化、連續化邁進。普及基礎自動化,大力發展生產過程自動化,已成為企業生產發展的必經之路。即使鋼鐵產業近年陷入產能過剩的困境,對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專業人才的需求上也處于逆勢增長狀態,雖然這種增長更多的體現為內部轉崗培養,但這種趨勢對現代學徒制培養更加有利。
(1)本專業畢業生就業企業的地區分布與規模
通過本專業畢業生就業企業的地區分布的調研,項目組發現本專業畢業生就業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區,如圖1。珠三角地區企業的設備相對先進,自動化程度較高,更新換代的速度也快,后期的實地走訪也印證了這點。
圖2是本專業畢業生就業企業的規模與資本屬性。圖中有一個特點,合資企業(含外資)在中型企業中的占比例很高。這些企業規模不大但產品技術含量高,設備先進,利潤率較高;同時這類企業很重視員工的在崗培訓,而且這種培訓都有資本來源國的一些學徒培養的影子模式,這些企業由于規模不大不宜進行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試點,但有很多經驗值得借鑒。
(2)本專業畢業生從事的行業類別情況
由于目前還沒有現代學徒制模式培養的的畢業生,項目組采用類比分析法,對本專業普通招生的普通高職和技師學院大專畢業生進行了從事行業的調研。
本專業畢業生的就業面寬,涉及制造業、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建筑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四個1類行業。除制造業外,其他三個1類行業就業人數很少且主要集中在電力生產、建筑安裝、裝卸搬運、倉儲業等為數不多的2類行業中,分析時將其忽略。
在制造業的31個2類行業中,畢業生就業數量排名前5名是通用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金屬制品業、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用機械制造業[2]。這些行業的設備種類主要集中在通用機械類和通用電工類方面。特別要指出的是專業的設備裝調維修公司以及設備制造業中的售后裝調維修部門發展迅速,但由于無法精確進行行業分類,在分類上統一劃入通用設備制造業。
鋼鐵行業就業的畢業生數量不多,主要是因為鋼鐵行業近年多采用內部培養解決人才缺口,但從行業性質看他與前述就業量較大的金屬制品業相近,從設備的種類的角度來看除專用型的冶金類、煉焦類、燒結類設備外,還采用了大量的通用類設備,以鋼鐵行業進行現代學徒制試點還是具有很強的通用性。
(3)合作企業行業現狀及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崗位從業者專業與層次情況
目前鋼鐵行業的主要矛盾已由供給市場轉向需求市場,產能嚴重過剩,鋼鐵企業進入密集檢修期和設備改造升級階段。一方面,一線的操作人員多,相關的設備維修人才、設備技術改造人才普遍存在數量不足。另一方面,企業的操作人員和維修人員學歷較低,年齡偏大,綜合技能不強,掌握現代自動化設備維修技能的專門人才更是奇缺[3],員工的綜合素質跟不上企業的發展。但是目前合作企業引進員工受限,承壓內部減員,雖然崗位數量與規格雖都需要彌補,也只能采用內部轉崗培養。
從另一方面看,試點的合作企業韶鋼,是廣東省重要的鋼鐵生產基地、廣東省高新技術企業、中國重要的船板鋼生產基地,行使了一定的行業協會職能;具備完整系統的崗位規范、崗位能力要求,能兼顧企業的典型案例點和行業的面,具有代表性。而且韶鋼有自己的人力資源管理學院和省直屬的技能鑒定中心,可便捷地開展崗位規范、崗位能力要求、職業技術標準的融通工作,為現代學徒制的省級標準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基礎。
項目組調研了合作企業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崗位從業者專業與層次情況,如圖4所示。一方面,高職層次以下人員的占比為43.3%,提高學歷層次的需求比較大。另一方面,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專業高職畢業生(含少數技師學院大專畢業生)占比為6.3%,而非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專業高職畢業生占比卻高達28.3%。這一部分就業主要被機電一體化專業、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和電氣自動化專業等專業的畢業生占據。
究其原因,本專業畢業生雖然機與電都有所兼顧但缺乏重點,而韶鋼機電設備種類太多,設備自動化、集成度高,企業寧愿選擇偏機或偏電的專業畢業生進行崗位上的復合性培養。這對本專業既是挑戰又是機遇,挑戰在于如何跟隨技術發展確定設備選型以滿足企業的復合性需求,機遇在于企業的在崗復合性培養為現代學徒制培養提供了條件。
2、人才需求情況
(1)人才需求數量分析
據資料顯示,隨著各行業機電設備升級換代與技術進步,企業的設備操作人員需求在減少,而維修與管理人員將不斷增加。而麥可思的近三年數據表明本專業的供給與需求總體是平衡的,問題出在哪呢?在進一步的調研中發現,除了前述的本專業適應崗位被其他專業畢業生占據以外,企業更愿意以內部晉升的形式來填補維修與管理人員的缺口,這在合作企業韶鋼表現得尤為明顯。根據這種情況,項目組認為:通過與企業合作進行現代學徒制模式人才培養,讓富余的操作人員順利轉崗,是目前解決本專業人才需求的合理方式。
(2)人才需求層次分析
通過調研,得到企業目前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崗位從業人員的技能等級情況,如圖5。企業從業人員擁有高級工及以上技術等級的比例僅為34%,合作企業韶鋼的情況稍好,但趨勢與之相同。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因為員工整體素質不高需要提升外,企業還認為設備技術更新快于鑒定標準更新,證書用處不大,不如針對性的“三新”培訓效果好。
(3)企業對現代學徒制的認識
在調研中,職業院校對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認識度較高, 90%的教師表示愿意參與到相關專業現代學徒制項目中來,其中20%教師已經積極投入現代學徒制推行工作。但企業對現代學徒制的態度卻參差不齊。
本次調研根據行業情況確定以合資、民營和國有企業這三類企業為本項調研結論歸納對象,如圖6。
民營企業對現代學徒制的認識度最低,合資企業的意愿度及參與度最低;國有大型企業有很強的意愿參與現代學徒制培養,他們認為現代學徒制模式針對性強,速度快,效果好。
在現代學徒制的三種培養路徑中,先招生后招工比較接近“訂單班”培養,招生招工同步與德國雙元制類似,先招工后招生類似于我國建國后到文革前采用的“以師帶徒”模式。
經分析發現不同企業對現代學徒制的三種培養路徑又各有偏好:民營企業為快速獲得廉價勞動技能人才較喜好先招生后招工模式,而國有企業偏愛利于員工轉崗的先招工后招生的模式合作。
(4)本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根據前面的調研,項目組認為對本專業開展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非常必要。首先,本專業的人才需求數量增長強勁,但主要通過內部轉崗培養實現,采用現代學徒制培養完全滿足條件。其次,在存量上,企業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崗位從業者的學歷層次、技能等級都存在差距,需要內部升級培養,這也需要現代學徒制。第三,隨著設備的種類增加和技術的升級,現代學徒制培養具有的針對性強的優點展露無遺。
在國有大型企業開展本專業現代學徒制培養也有很強的可行性。第一,設備種類齊全、數量眾多、技術先進,通過科學選擇設備能較好的實現企業與行業的點面結合。第二,具備完整系統的職工培訓體系,可便捷地開展崗位規范、崗位能力要求、職業技術標準的融通工作,為現代學徒制的培養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第三,前幾年又逐步恢復“以師帶徒”模式對員工進行培養,對現代學徒制模式的認識度較高、參與意愿較強。
3、調研結論分析
(1)本專業實施現代學徒制培養的必要性
通過對本專業人才需求規模與規格及其發展方向的調研,明確了本專業實施現代學徒制培養十分必要:規模上,本專業的人才需求數量增長強勁,但主要通過內部轉崗培養實現,這需要現代學徒制培養;規格上,企業越來越需要針對性更強的“操檢合一,一崗多能”的復合型人才,企業配置的設備與技術的更新越來越快,以企業為培養主體之一的現代學徒制培養已經具備不可替代的優勢。
(2)國有大型企業是試點現代學徒制的重要載體
總體上,一般企業對現代學徒制的認識是模糊的,認可度不高。主要原因是在法律層面缺乏約束,在資金層面缺乏動力,在操作層面缺乏內涵式合作機制。
但是國有大型企業,對現代學徒制的認識透徹,參與現代學徒制意愿強烈,同時具有現代學徒制試點的堅實基礎,國有大型企業是試點現代學徒制的重要載體。
(3)本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目標與規格
經過分析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目標確定為:以機械電氣維修、通用機電設備維修、數控機床裝調維修、自動化生產線裝調維修、設備管理等技術技能崗位為目標崗位,面向通用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金屬制品業、計算機及其它電子設備制造業、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用機械制造業及冶金鋼鐵行業的數控機床、自動化生產線及通用機電設備,培養具有機電設備拆裝、檢測調試與維修能力,數控機床安裝調試維護維修及升級改造能力,自動生產線裝調維護維修及升級改造能力,設備技術管理綜合能力,符合企業需求的“五標合一、操檢合一,一崗多能”的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
[參考文獻]
[1]趙志群.人才市場錯配,何不建立現代學徒制[N].中國教育報.2014.5.
[2]劉勇.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專業面臨問題及對策研究.建材與裝飾.2013年7月.2013(20).
[3]唐漢坤.蘇茜.徐凱.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行業存在的問題及專業人才培養策略.廣西教育.2014.6.
[4]陳定蘋.高職高專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專業專業定位探討.廣西輕工.2011.27(3).
[5]張映紅.鄭柳萍.柳州市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專業人才需求及高職專業建設思考.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9月.第8卷第3期.
教改項目:本論文為廣東省教育廳(粵財教(2015)115號)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專業現代學徒制教學標準研制項目(粵教高函〔2015〕96號,BZ201511)成果。
(作者單位:廣東松山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韶關 ?51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