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俊峰 王波



摘要 具有地域特色的鄉村景觀是衡量鄉村建設科學與否的標志。在分析“三生”與鄉村景觀規劃設計概念的基礎上,將二者進行耦合,探討二者之間的相互關系。在此前提下,提出“三生”視角下的鄉村景觀規劃設計原則與方法,主要內容如下:生產景觀設計中關于農作物景觀和林果景觀的設計方法;生活景觀設計中關于傳統民居景觀、道路景觀以及公共空間景觀的設計方法;生態景觀設計中的水景設計方法。通過探討“三生”視角下的鄉村景觀規劃設計方法,優化鄉村景觀面貌,為我國美麗鄉村建設提供借鑒。
關鍵詞 “三生”;鄉村;鄉村景觀;規劃設計
中圖分類號 TU98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20)21-0223-04
Abstract Rural landscape with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is a sign to measure whether rural construction is scientific or no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of “ProductionLivingEcology” and rural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Under this premise,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rural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 ProductionLivingEcology”. The main contents are as follows: the design methods of crop landscape and fruit landscape in production landscape design; the design methods of traditional residential landscape, road landscape and public space landscape in life landscape design; the design methods of waterscape in ecological landscape desig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ural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metho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 ProductionLivingEcology”, optimizes the rural landscape, and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rural areas in China.
Key words “ProductionLivingEcology”;Rural;Rural landscape;Planning and design
作者簡介 梁俊峰(1994—),男,安徽合肥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園林與景觀設計。*通信作者,副教授,博士,從事園林生態修復研究。
收稿日期 2020-04-11
鄉村是我國地域分布范圍最廣的人類聚居點,因為我國各地地理環境的不同而呈現不同的鄉村景觀。我國對于鄉村景觀的研究開始于1980年,研究內容包括農田景觀、鄉村文化景觀、鄉村景觀評價、鄉村景觀規劃[1]。隨著我國新農村建設的開展,學術界開始重視鄉村景觀規劃,這一研究方向逐漸成為研究熱點。在理論研究層面,謝花林等[2]通過研究鄉村景觀、鄉村景觀規劃設計的概念,提出在進行鄉村景觀規劃設計時應該遵守的基本理論、原則以及策略,在理論與實踐層面對我國鄉村景觀規劃設計提供了借鑒。溫瑀等[3]從景觀生態學的角度研究鄉村景觀生態規劃的涵義,提出其基本原則、規劃方法以及實施措施,豐富了我國鄉村景觀規劃的方式。在具體案例實踐研究層面,劉黎明等[4]通過對北京白家疃村進行實地調研,從農業生產的角度提出了該村鄉村景觀規劃設計的具體方案和設計重點。王銳等[5]從農業景觀生態規劃的角度,結合景觀生態學原理,提出了云南省西北部的永勝縣農業景觀規劃的設計方法和具體措施,將鄉村“三生”景觀作為一個整體,研究其規劃設計的文獻較少。近些年,在我國美麗鄉村建設背景下,鄉村景觀規劃實踐同質化現象較為明顯,“千村一面”的鄉村面貌威脅著我國鄉村景觀規劃設計的可持續發展[6]。在當今美麗中國建設背景下,如何對鄉村景觀進行符合科學發展規律的規劃設計,是值得探討的重要課題。
筆者基于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視角,提出鄉村景觀規劃設計的原則與方法,探討基于“三生”視角進行鄉村景觀規劃設計的可行性,為我國美麗鄉村建設提供借鑒。
1 “三生”與鄉村景觀規劃
1.1 概念研究
“三生”是生產、生活、生態的統稱,這一概念出自于中央關于解決“三農”問題的文件中,其核心內容是統籌考慮生態環境保護與促進農業生產之間的關系,來提高農業生產水平,為鄉村社會經濟發展提供指導[7]。隨著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發展,“三生”已經逐漸涵蓋了鄉村建設的方方面面。
關于鄉村景觀規劃的概念,學者們尚未達成一致意見。田韞智[8]認為鄉村景觀規劃是指以鄉村生產景觀、生活空間以及生態環境為基礎,結合地域特色文化,為彰顯地域文化特色、改善鄉村人居環境質量、提升鄉村經濟效益而對鄉村景觀進行的科學規劃和設計。溫瑀等[3]認為鄉村景觀規劃是統籌鄉村土地與人類活動空間來優化鄉村人居環境的科學和藝術,以此促進鄉村生態系統可持續發展。
結合“三生”與鄉村景觀規劃的概念研究可以發現,生產、生活、生態所涵蓋的內容與鄉村景觀規劃設計所涉及的內容基本一致,將二者進行耦合,在分析他們相互關系的基礎上進行鄉村景觀規劃設計,可以為鄉村人居環境優化提供科學依據。
1.2 “三生”與鄉村景觀規劃相互關系研究
1.2.1 “三生”為鄉村景觀規劃提供方向指導。
“三生”的核心思想是統籌生產、生活以及生態的均衡發展,生產是根本,生活是目的,生態是保障。這與鄉村景觀的構成較為相似,生產景觀是構成鄉村景觀的基礎,生活景觀是鄉村景觀的核心內容,生態景觀是鄉村景觀的基底。生活、生產、生態是“三生”的基本內容,也是鄉村景觀的全部構成內容,從“三生”視角研究鄉村景觀規劃,可以科學客觀地研究鄉村景觀的各個組成部分的特色,并針對此提出適當的設計方法,在方向上為鄉村景觀規劃提供指導。
1.2.2
鄉村景觀規劃為優化“三生”空間布局提供保障。
鄉村景觀規劃以科學合理的設計手法,通過系統梳理鄉村生產景觀、生活景觀和生態景觀現狀,結合地域特色文化,合理布局鄉村“三生”景觀。通過對鄉村景觀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設計,明確了“三生”景觀之間的基本界限,也豐富了鄉村經管類型。實際上,隨著鄉村“三生”景觀之間界限的明確,作為其承載基底的“三生”空間布局也得了合理優化,保障了其可持續發展。因此,科學合理的鄉村景觀規劃能夠為優化“三生”空間布局提供保障。
綜上所述,基于“三生”與鄉村景觀規劃的相互關系將二者進行耦合,提出基于“三生”視角下的鄉村景觀規劃設計原則與方法,為鄉村景觀規劃設計提供科學依據。
2 “三生”視角下的鄉村景觀規劃設計原則
2.1 發揮生產景觀經濟效益
農業生產是鄉村所特有的生產活動,亦是鄉村景觀主要特征之一。農業生產是鄉村所具有的最基本的特征,生產景觀作為鄉村景觀的基礎性內容,是鄉村景觀中經濟效益最高的景觀資源。在進行鄉村景觀規劃設計時,不僅要考慮生產景觀所固有的直接經濟收益,同時還應該考慮到生產景觀所具有的觀賞價值、歷史文化價值等旅游價值,統籌生產景觀的直接經濟收益、間接旅游價值,在此基礎上通過科學合理的規劃設計,充分發揮生產景觀的經濟效益。
2.2 積極保護生活景觀特色
鄉村是人類活動的起源,最早的人類聚居地就是鄉村。人類在鄉村生活的歷史過程中,留下了許多具有較高旅游價值的鄉村文化景觀遺產。在我國,鄉村占有絕對的土地資源,每個鄉村都有其獨特的鄉村文化。在鄉村景觀規劃設計中充分體現鄉村文化主題,統籌生活空間中具有地域性特色的景觀規劃設計,對具有積極意義的文鄉村文化積極傳承,對與現代價值觀念不符合的鄉村文化辯證性地剔除,保護鄉村生活景觀地域特色。
2.3 保護鄉村景觀生態完整性
鄉村有著良好的自然環境基礎,保護鄉村生態環境完整性、突出鄉村生態性優勢,在鄉村景觀規劃實踐中是必須遵守的基本原則。鄉村景觀是人與自然相互作用形成的綜合體,是各種資源相互交織形成的景觀生態系統,生態環境是鄉村景觀形成的基底。因此,保護鄉村景觀生態完整性,才能在鄉村景觀規劃設計中保護鄉村景觀的基本特征,營造具有地域特色的鄉村景觀。
3 “三生”視角下的鄉村景觀規劃設計方法
3.1 生產景觀設計方法
鄉村農業生產性景觀是我國農耕文化的重要體現,也是對存在于田間地頭的耕作趣味的體現,更是展示鄉村農耕歷史的重要體現。生產性景觀在鄉村地區所包含的主要內容有兩項:一項是農作物種植景觀,一項是林業景觀。
3.1.1 農作物種植景觀設計。
一般情況下,農業耕作地區在鄉村占地面積居首,是鄉村經濟發展的基礎。農田肌理是地域特色的具體體現,在農田景觀布局中,要保護好傳統農田的肌理,將具有色彩的不同類型的農業種植作物按照其尺度進行設計布局。按照農田所具有的特點,把農作物、果樹、苗圃、花卉合理安排種植次序,展示多姿多彩的農作物種植景觀特色,增加農作物景觀的觀賞價值(圖1)。
在田地附近的水溝、田埂、打谷場、貨運碼頭等處通過景觀規劃設計,增加一些具有服務功能的公共設施景觀資源。例如,利用傳統農業景觀中的石磨、稻草人等功能性工具,重新賦予其景觀內涵,做成桌椅、景觀小品等,點綴農田景觀,既保留了其基本功能,又為農田景觀增加了特色。同時,適當增加一些非鄉土元素凸顯農作物景觀,豐富鄉村景觀類型(圖2)。
3.1.2 林果景觀設計。
選擇具有觀賞效果的景觀。通過這種方式,把具有地域特色的林業景點通過鄉村道路串聯起來,在整體上統一林果景觀。同時,在進行林果景觀設計時需要注意,果樹種植區域生態敏感度較高,遭受到破壞之后,會對其造成較大的影響。基于此,林果景觀設計要在分析其景觀特色的基礎上,合理安排景點與觀景場所,盡量使用原有道路,減少人為痕跡,展現真實的具有生產性氣息的林果景觀。
在對農作物景觀和林果景觀設計的基礎上,增加其觀賞價值,通過發展旅游的形式對生產景觀進行合理開發,既能保證其直接經濟效益,又可以增加其間接收益,提高生產景觀的經濟收益。
3.2 生活景觀設計方法
鄉村生活性景觀主要包括傳統民居景觀、道路景觀、公共空間景觀、水景等。對于生活性景觀的采用的手法主要是保護為主,利用為輔,在傳承鄉村文化的前提下進行景觀再創造,以豐富游客的旅游體驗。
3.2.1 傳統民居景觀設計。
傳統民居是鄉村傳統文化的歷史見證,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對于傳統民居,應該在修繕其原貌的基礎上,增加其建筑的功能性,將其設計為村落歷史文化博物館、陳列館,在其中陳列鄉村農具、手工藝品等,供人們了解鄉村地域特色、民風民俗和鄉村歷史(圖3)。
3.2.2 道路景觀設計。
鄉村道路主要承載鄉村的生產和生活用途,根據道路用途的不同,主要分為車行道和人行步道以及巷道,要根據所處位置以及功能的不同,在主干道兩旁種植不同類型的植物,立足于道路本身所具有的景觀效果,通過變化植物搭配的方式,豐富植物造景的類型,展現道路景觀遠近變化的層次美。在巷道的設計中主要以增加兩側建筑立面的景觀變化為主,使人行走在巷道中時,可以領略光線明暗的變化(圖4)。
3.2.3 公共空間景觀設計。
鄉村公共空間主要供鄉村居民休閑、娛樂以及社交使用,在鄉村中使用頻率較高,對于鄉村居民具有重要意義。在公共空間的景觀設計中需要重點考慮對于人們的休閑需求,通過增加健身娛樂設施,增強植物景觀空間營造;通過種植各類鄉土植物,以小喬木圍合公共空間,輔以色葉樹種以及觀賞性花卉,增強植物景觀搭配效果,營造出開敞、半開敞以及私密空間,滿足不同年齡階段村民的需求;在公共空間的開敞空間中增設各類具有鄉土文化特色的景觀小品、文化小品,充分展示鄉村文化特色(圖5)。
3.3 生態景觀設計方法
水系是生態空間重要的組成部分,完整的水生態環境對于塑造鄉村景觀面貌以及提高人居環境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在進行鄉村景觀規劃實踐時,對于水體景觀的設計,必須在保護其生態完整性的前提下進行[9]。對于生態性較好的水體在岸邊種植觀賞性水生植物,設置臨水平臺,增強親水性;對于水質較差的水體,種植有助于水體凈化的植物如菖蒲、水蔥、鳳眼蓮等能夠凈化水質的植物,恢復水環境生態,增強水體自凈能力,同時修復駁岸,為展示鄉村景觀生態性提供平臺,保護鄉村水生態環境的完整性(圖6)。
4 結語
隨著我國“美麗鄉村”建設的開展,城鄉差距正不斷縮小,鄉村也因獨特的景觀風貌越來越為城市人所向往。鄉村景觀規劃設計是美麗鄉村建設成敗的關鍵,而基于“三生”視角研究美麗鄉村建設,為鄉村景觀規劃設計提供了指導方向,通過景觀化的手法提出鄉村生產、生活以及生態景觀的具體設計方法,增強了鄉村景觀地域特色[10]。但是,目前對于鄉村景觀規劃的研究尚處于初始階段,隨著我國美麗鄉村建設的不斷實踐,還需要從其他角度研究鄉村景觀規劃設計,推動鄉村建設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周心琴,陳麗,張小林.近年我國鄉村景觀研究進展[J].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2005,21(2):77-81.
[2]謝花林,劉黎明,李蕾.鄉村景觀規劃設計的相關問題探討[J].中國園林,2003(3):39-41.
[3]溫瑀,王穎.鄉村景觀的生態規劃[J].安徽農業科學,2009,37(16):7766-7767.
[4]劉黎明,曾磊,郭文華.北京市近郊區鄉村景觀規劃方法初探[J].農村生態環境,2001,17(3):55-58.
[5]王銳,王仰麟,景娟.農業景觀生態規劃原則及其應用研究——中國生態農業景觀分析[J].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04,12(2):1-4.
[6]陳曦,王鵬程.基于旅游產業開發與生態保護原則的鄉村景觀規劃設計[J].規劃師,2010,26(S2):247-252.
[7]吳艷娟,楊艷昭,楊玲,等.基于“三生空間”的城市國土空間開發建設適宜性評價:以寧波市為例[J].資源科學,2016,38(11):2072-2081.
[8]田韞智.美麗鄉村建設背景下鄉村景觀規劃分析[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6,37(9):229-232.
[9]王振森.美麗鄉村視角下的鄉鎮景觀規劃設計研究[D].吉首:吉首大學,2019.
[10]康運.美麗鄉村建設背景下鄉村景觀改造設計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