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媚娟
【摘要】初中時期的學生正是邁入新一階段學習旅程的起點,所增設的歷史雖然不是主科,但它在學生成長的學習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可或缺,其中的史料實證是學好歷史極為重要的核心素養(yǎng),因而作為初中歷史教師要擔起責任,著重培養(yǎng)學生史料實證的核心素養(yǎng),激發(fā)學生的求真熱情,帶動學生歷史水平的提升。
【關鍵詞】史料實證? ?核心素養(yǎng)? ?情境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29-098-01
歷史是時間的沉淀之作,為后人余留探索的痕跡,以此激發(fā)后人的熱情與探索積極性,并同時不斷推進人類的文明進程。當下隨著各校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需要教師著重培養(yǎng)學生對史料實證的解讀,開擴學生思維進行客觀分析并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從而引導學生養(yǎng)成史料實證的核心素養(yǎng),進而更好地提升學生的歷史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一、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史料實證素養(yǎng)的重要意義
?史料實證素養(yǎng)是學生需要必備的一項基礎能力,只有當學生可以獨立的對一些歷史資源進行篩選梳理時,才會進一步的學習怎樣以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歷史的真實性,或進行探索亦或進行質疑,從而更加深刻且透徹的對所學歷史知識進行自我方式的解讀與運用,最后結合資料與自我的探索研究得出可靠公正的結論,因而這更需要將史料實證作為學生學習歷史的素養(yǎng),從而更好的鼓動學生不斷擴展思維勤動腦子,并引導學生有機結合自己的觀點,合理科學的放置歷史事件的客觀性與歷史解釋的合理性,進而提升學生的歷史水平,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二、有關基于“史料實證”素養(yǎng)的情境教學探索的建議與策略
首先,作為初中歷史教師要?以歷史教材內容為主,并輔以史料,引導學生深入挖掘其內涵,增強學生對史料實證的解讀能力以及提升學生的歷史學習水平。每一本教材都是教育專家、學者認真篩選、編輯所得出的成果,以學生的學習接受度與所處階段為選定教材內容的基本,并借以融入史料實證的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而初中歷史教材中不僅有著對應學生年齡階段的知識內容,而且還分布著插圖與知識擴展等便于學生理解以及幫助學生延伸學習認知的模塊,在一定程度上輔助了初中歷史教師的教學進度,促進學生進一步對教材內容的思考,擴展思維。因而初中歷史教師要以教材內容為主,并輔以史料實證,在補充對所學內容的理解的同時展現歷史教材內容的內涵及價值,這就需要初中歷史教師在課前備課中先自我加大對史料實證的重視度,發(fā)現其價值并不斷發(fā)掘其內涵,并實事求是的結合學生的學習進度與接受能力進行問題的設置。
其次,作為初中歷史教師?要先從自身培養(yǎng),提升自我的歷史素養(yǎng),從而渲染課堂教學的生動性,以此帶動學生學習的激情。學生的史料實證素質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只靠學生認真努力就可獲得的,這需要初中歷史教師以自身的專業(yè)歷史素養(yǎng)引領學生,并不斷順應時代潮流與現代教育理念,完善優(yōu)化教學模式,為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積極活躍的學習環(huán)境,從而吸引學生注意力,并以自身過硬的知識素養(yǎng)引導學生感受史料實證的魅力內涵所在,進而帶動學生積極主動的投入其中,提升歷史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
比如,初中歷史教師可以將《史記》作為講解秦漢課程的先導片,在課前進行全面的研讀,使自身對秦漢知識以及發(fā)展狀況更加的透徹了解,提升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同時,初中歷史教師可以在研讀《史記》的基礎上創(chuàng)新思維,將學生所熟悉的神話故事代入其中,活躍歷史課堂氛圍,增加歷史學習的趣味性,從而更好的激發(fā)學生的歷史興趣,帶動學生積極性。此外,初中歷史教師還可以對歷史專家所精心編纂的書籍進行認真細致的研讀,在開闊自身知識面的同時還可以潛移默化的幫助學生開闊思維,而且還可以為歷史答題積累素材,從而進一步完善學生做題模板,提升學生的歷史學習成績。
最后,初中歷史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自主對陌生知識進行史料查詢,?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意識,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史料實證本就是實事求是,初中歷史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史料實證素養(yǎng)時更是需要引導學生自主尋找相關文獻或實物進行比對,亦或借助網絡書籍進行查詢歷史資料、觀看相關真實性較高的歷史電影,同時也可以鼓勵學生在假期空閑時多去博物館進行參觀了解,一方面可以擴寬自身知識面,另一方面還可以增強學生自身的歷史素養(yǎng),一舉兩得。同時初中歷史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多次進行強調研讀歷史書籍的益處,并可以在教室角落處設置一個小書架并擺放一些歷史書籍,為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良好的歷史學習環(huán)境,潛移默化的幫助學生培養(yǎng)閱讀的好習慣。
例如,初中歷史教師在講授新民主主義革命這一單元時,涉及到一位重要的歷史人物孫中山,這時就需要初中歷史教師提前根據普遍學生的學習進度與學習效率進行科學合理的問題設計任務,引導學生回家自主借助書籍或網絡對孫中山先生進行查詢,進一步了解先生的生平事跡,知道先生都舉辦過哪些活動且這些活動對中國產生了怎樣的影響或巨變;然后根據自己所了解的知識資料與課本教材內容進行整合梳理,這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新知識的印象,而且還可以提高學生對歷史資料的搜集整合能力,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史料實證素養(yǎng),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三、總結
從上述可知,史料實證在歷史教學中極為重要,是學好歷史的關鍵,初中歷史教師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史料實證素養(yǎng)并引導學生進行情境教學探索。同時這也離不開初中歷史教師以教材為主,輔以史料,引導學生深入挖掘其內涵;離不開初中歷史教師提升自我的專業(yè)歷史素養(yǎng),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離不開初中歷史教師學生自主對陌生知識進行史料查詢,?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意識,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錢少珍.初中歷史教學中史料實證素養(yǎng)培養(yǎng)策略[J].學園,2018.
[2]袁威.落實歷史教學“史料實證”素養(yǎng)的基本策略[J].教育觀察,2018.
[3]劉航.“史料實證”素養(yǎng)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導刊,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