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靈芝
摘 要:初中語文教學應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加強傳統文化滲透為主。教師通過組織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引導初中生更好地學習傳統文化,充分激發語文思維,在和諧互動的支持下,提高整體教學質量。這樣,初中語文教學工作便能走向更大的成功。本文具體分析了核心素養下初中語文課堂滲透傳統文化的有效策略,希望能為其他教師提供參考,繼而滿足學生個性化的發展需求。
關鍵詞:初中語文 核心素養 傳統文化 有效滲透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推廣,初中生在網絡上搜集學習資料、溝通交流的同時,也會受到膚淺文化的誘惑,甚至逐漸侵蝕他們的思想靈魂,很不利于初中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語文教師應該在組織有特色的教學活動,提升學生核心素養水平的過程中,努力做好傳統文化的滲透教育。對此,筆者憑借多年教學經驗,闡述了以下幾點看法。
一、教師仔細研讀教材,引導學生主動學習
教師可以深入挖掘初中語文教材中的文化知識,學會結合學生的實際發展情況,根據他們的認知特點和理解能力,設計出合理的教學方案。要積極引導學生感受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讓他們發現傳統文化的魅力。課堂教學互動具有“以生為本”“因材施教”的特色,更符合初中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
另外,教師必須仔細研讀語文教材,充分發揮其重要的指導作用。要從不同角度帶領學生分析課文,鼓勵學生了解文章背景,借此機會傳授不同的學習技能,語文教學特色盡顯,學生自然不會產生抵觸情緒,從而為傳統文化的有效滲透奠定良好的基礎。初中語文教學理論必須結合實際,要組織學生閱讀理解教材內容,并利用常見的生活問題,鍛煉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在潛移默化中塑造他們的高尚品行,真正促進初中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二、注重讀寫結合,讓學生雙向發展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寫作教學均是滲透傳統文化的有效途徑。教師最好把握這個機會,進一步增強學生的讀寫意識。具體而言:應在閱讀理解中鼓勵學生不斷積累文化素材,或在寫作練習的過程中詢問學生的感受,啟發他們感悟不同作者的思想情感,進而實現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讀寫能力的提高。
學習語文看似簡單,卻不是件輕松的事情,教師要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導他們自主閱讀、創意寫作,使他們有機會突破自我,從而發展成高素質的人才。
比如,教學《觀滄海》《次北固山下》《天凈沙·
秋思》這幾首古詩的時候,語文教師可以先指導學生朗讀,使學生一邊朗讀一邊理解詩歌的內容,產生深入挖掘傳統文學魅力的濃厚興趣。接著,鼓勵學生背誦詩歌、抄寫詩歌,讀寫結合的同時,從新的角度賞析詩歌。在此基礎上,還可以引入合作探究法、提問教學法、比較閱讀法、多媒體教學法等,使全班學生不斷積累文學知識,核心素養、文學素養得以雙向發展。
三、組織教學實踐活動,全面滲透傳統文化
初中生在課堂學習語文知識的時間很短,教師應該組織多樣化的教學實踐活動,幫助學生在有趣的活動中不斷感悟傳統文化,穩步提升核心素養。
比如,班會上組織“經典閱讀”為主題的討論活動,要求學生在大量閱讀文學經典后,分享自己的閱讀經驗,也嘗試接納別人提出的各種建議。再如,每月開展一次古詩詞朗誦比賽,充分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這樣的比賽活動有益于初中生朗誦水平、語言表達水平、核心素養的提升,等他們真正認識到學習“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初中語文教育就能跨上一個新的臺階。
四、開發特色校本課程,開闊學生的視野
教師不妨借助地方特色文化,更好地實現傳統文化教育,促進初中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穩步提升。語文教師要有意識地豐富教學內容,主動引導學生積極學習傳統文化。比如,清明節祭祖、端午節包粽子、重陽節插茱萸等,這些民間節日風俗的起源,就很值得學生們廣泛搜集資料進行理解。
通過開發地方文化的校本課程,能夠擴大語文課堂的教學范圍。比如,借助多媒體課件播放不同地區的特色民歌,分享一些視頻資料,讓學生在情境中感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豐富多樣性,通過領略自己家鄉的特色文化,產生對于家鄉的熱愛之情。
語文教師要合理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不同時期努力做到不同校本課程的開發。語文始終具有傳統文化教育的特色,既有利于初中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也有利于文化知識的積累和學生內在潛能的挖掘,可謂一舉多得。
多元文化內容影響著初中生的身心健康成長,他們在課上的學習熱情更加高漲,在課下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動力十足,或以小組為單位探索未知,或獨立思考一系列的生活問題。學生自愿接受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肩負起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他們敢于突破創新,主體優勢越來越大,將來會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
總而言之,核心素養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及時滲透優秀的傳統文化是至關重要的,語文教師必須摒棄傳統的教學觀念,通過仔細研讀教材,優化教學過程,補充開發教學資源,讓學生在良好的教學氛圍里發現傳統文化的魅力。還要鼓勵他們主動學習,提高閱讀理解能力,使初中生的核心素養、文學素養等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這樣一來,傳統文化的滲透教育效果會更好,教學工作才能得到有效開展,最終培育出大批高素質、有理想、有文化的棟梁之材。
參考文獻:
[1] 高品佳《基于核心素養下傳統文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的策略探究》,《語文課內外》2018年第17期。
[2] 鄭雪麗《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措施探討》,《考試周刊》2019年第54期。
[3] 魏燕《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弘揚傳統文化對促進學生形成正確人生觀的作用》,《新課程(教研版)》2017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