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生在學習數(shù)學時,會遇到應用題,這部分知識對于他們來說比較難,但應用題也是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重點。小學生解答應用題,不僅能夠更好地掌握數(shù)學知識、解題技巧,還能培養(yǎng)自身的邏輯能力。大多數(shù)應用題與小學生的生活有著一定的聯(lián)系,教師在教學時,要傳授給小學生應用題的解題技巧,以此提高他們的解題的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應用題;解題技巧
小學生在學習數(shù)學知識時,會遇到應用題,通過解答應用題,他們能夠對基礎知識有更多的了解,同時還能使自身的思維能力得到一定的拓展。教師在講解數(shù)學應用題時,應該注重向學生講解應用題的解題方法和技巧。對于低年級和高年級的學生來說,教師要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靈活地解答應用題,進而使他們愛上數(shù)學。
一、 小學數(shù)學應用題教學的意義
(一)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培養(yǎng)
在小學數(shù)學中,有許多的應用題,這些應用題涉及的范圍很廣,形式也比較多樣化,這些應用題還與實際生活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與數(shù)學公式相比,小學生更容易對這些知識感興趣。小學生在解應用題時會遵循一定的步驟,對問題進行層層的分析,以此得出問題的答案,這個過程可以很好地鍛煉他們的思維能力。
(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小學數(shù)學中的應用題,一般都有較長的文字,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會認真地讀題目,這可以鍛煉他們的閱讀能力。同時在小學應用題中,有許多關于人口、經(jīng)濟等方面的知識,這些知識能夠為小學生閱讀提供良好的素材,這樣長時間閱讀,學生的閱讀能力可以更好地提升。學生在解答應用題時,也會對應用題進行認真地分析和思考,在這個過程中,可以鍛煉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對小學生的發(fā)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 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題解決的對策
(一)創(chuàng)設多樣化情境
首先,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實踐活動的情景,在小學數(shù)學中,許多應用題都與實際生活有著一定的關聯(lián),教師在教學時,可以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進行認真地觀察,這可以讓他們對數(shù)學問題進行一定的感知,讓他們樹立解決問題的思維。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實際生活中的數(shù)學問題進行一定的探究,能夠在實際生活中發(fā)現(xiàn)數(shù)學問題,并對這些數(shù)學問題進行一定的分析,以此更好地理解應用題。另外,因為小學生年紀較小,并沒有很好的抽象思維能力,對于一些抽象應用題不能很好地理解。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讓他們在這個情境中可以親自動手進行實驗,以直觀的方式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這樣學生也愿意去解決數(shù)學題,進而使自己的思維能力得到拓展。以北師大版三年級下《認識分數(shù)》為例,教師在講解這節(jié)課時,可以設置這樣的應用題“假如你有一個面包,可以分成四份,你給了媽媽一份,給了爸爸一份,面包還剩下幾份?”針對這樣的應用題,教師在講解時,可以讓同學們準備一個圓形的食物,比如面包,餅干,橘子等,帶領他們將食物分成四份,讓學生吃掉兩份,之后讓他們查一下自己的食物還剩幾份,這樣的方式就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應用題。
其次,許多應用題與學生的生活有著一定的聯(lián)系,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點,將這些應用題變成生活中的例子,這樣可以讓他們更好地理解應用題。教師在讓學生做應用題時,要引導他們想出多種解決辦法,讓應用題具有開放性,可以利用生活實際去創(chuàng)造應用題。以師大版一年級下的《加與減》為例,教師在講解這一課時,可以設置這樣的應用題“小明的媽媽給了小明20塊錢,讓他去樓下買水果,已知蘋果三塊錢一斤,西瓜五塊錢一斤,橙子四塊錢一斤,小明用這些錢可以怎樣買水果?”這樣的應用題有多種的解答辦法,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來進行答題,這樣也能使他們的思維能力得到一定的拓展。
再次,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教師在應用題教學時,因為數(shù)學題是難點,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相應的情境,讓學生在這種情境中能夠對數(shù)學知識感興趣,愿意去解答應用題,這樣的方式也有利于他們理解應用題,進而能夠快速地解決。以北師大二年級下第二課《方向與位置》為例,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相應的情境,向他們提出這樣的應用題,如“你的座位在小明的西南方,那么小明在你的哪個方向?”“鐘表上的數(shù)字9在數(shù)字5的哪一方向上?”從身邊觸手可見的情景入手,學生可以很快解答出第一個問題是東北方,第二個問題是西北方,這樣的方式也可以激發(fā)學生做應用題的興趣。
(二)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教師在講解應用題時,可以以直觀的方式讓學生理解應用題。在小學階段的學生,并沒有很強的邏輯能力,他們對于抽象事物不能很好地理解。針對這一現(xiàn)象,教師在讓他們解答應用題時,可以采取直觀的方式進行,利用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讓他們對應用題進行自主地探究,教師在課堂上進行一定的演示,學生可以通過對比的方式,更好地理解這些應用題。以北師大版二年級下第五課《加與減》為例,教師在講解這一課時,可以設置這樣的應用題“一班共有30個學生,二班比一班多5個學生,二班共有多少個學生?”在解答這一類應用題時,教師要讓學生直觀地理解這類應用題中有一定的數(shù)量關系,引導他們自主進行探究,讓學生知道這道題用的是加法,這樣的方式能夠讓他們有著更清晰的思維,同時解答應用題的過程也更加清晰,以此更好地理解加減法的知識。
教師要促進學生思考。一些教師在講解應用題時,會被動地向學生講解應用題的解題技巧,這樣的方式會讓他們對解答應用題不感興趣。基于此,教師要轉變角色,在教學中將學生當作主體,引導他們自主地去解決數(shù)學問題,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解答應用題的興趣,同時也能夠讓他們對應用題有著更深的了解。學生在解答應用題時,教師要給予學生一定的空間,也要讓他們敢于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并學會與他人進行積極的討論。但需注意的是,當學生的思路出現(xiàn)偏差時,教師要給予正確的引導,讓他們能夠有正確的思維去解決數(shù)學問題。以北師大版六年級下冊《圓柱與圓錐》一課為例,教師便可以在講解完圓柱的基本性質之后,給出“做一個底面半徑3dm,高6dm的圓柱形鐵桶,需要用多大面積的鐵皮?”的應用題,讓學生積極進行思考,讓他們回憶計算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的方法,討論如何計算圓柱體的表面積。如此,學生解答應用題的能力也會得到提高。
(三)創(chuàng)造寬松的氛圍
當前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許多教師并沒有給學生太多探索的空間,大多數(shù)學生只是聽教師進行講解,這種方式不利于培養(yǎng)他們的思維能力。在這一背景下,教師要為學生營造寬松的課堂氛圍,讓他們在這樣的氛圍下,能夠完成數(shù)學應用題的解題。教師也要鼓勵學生,在解答應用題時,從多角度出發(fā),對于應用題不斷地進行思考。在解題過程上,教師要引導學生,而不是向他們講解知識,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中愿意解答應用題,并能夠對應用題進行積極地探索,以此掌握應用題的解答辦法。例如,教師在講解加減法的知識時,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一個扮演“消費者”,一個扮演“商家”,然后向學生提出以下的問題“一個本子2塊錢,消費者想要買3個本子,那3個本子一共多少錢?”教師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使課堂變得活躍,也能讓學生更好地解答應用題。
(四)通過畫圖來解答應用題
在小學數(shù)學中,有許多應用題是研究數(shù)量關系的,也有一些是將具體圖形與抽象的數(shù)結合在一起。針對這些應用題,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通過畫圖的方式來進行,方便學生理解這些應用題。教師在講解應用題時,可以根據(jù)不同種類的應用題,教給學生不同的畫圖方法。第一,畫示意圖,在一些應用題中,有一些是人數(shù)的應用題,教師在講解這部分題時,可以畫示意圖,如在北師大版低年級數(shù)學中,一些應用題是“站隊”的問題。針對這樣的應用題,教師可以通過畫示意圖的方式來進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分析這個問題,讓學生理解這個問題成立的條件和含義,然后可以在黑板上進行示范,讓學生親自動手畫出這樣的示意圖。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對應用題有更好地理解,也能使他們掌握解答應用題的技巧。
第二,畫線段圖,在北師大版的數(shù)學中,有一些知識是分數(shù)的應用題,教師在講解這一部分的知識時,可以采取畫線段圖的方式。因為對于學生來說,在理解分數(shù)時,會存在一定的困難,教師使用這種方式,能夠讓學生清晰地理解題意,進而將抽象的數(shù)學問題變得簡單化。教師在畫線段圖時,要使表達的題意與所畫的圖一致,要保證線段圖長短、大小一致,圖形結構也要合理,這樣才能對題意進行簡化,以此使這類應用題更好地得到解決。
(五)教師要及時地評價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對學生解答應用題的表現(xiàn)進行觀察,并及時地做出評價。對于他們出現(xiàn)的問題,要進行一定的引導,當學生在解題方法、習慣等方面存在錯誤時,教師要進行一定的糾錯,并幫助學生找出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以此讓他們以后更好地解答這類應用題。另外,教師在教學中還要進行一定的反饋,可以對學生總的解題過程進行一定的評估,評估的方式可以從理解題意、分析數(shù)量關系、解決問題的能力、思維能力等方面進行,這樣可以對學生更好地進行指導,以此讓他們的解題能力得以提高。
三、 結束語
在小學數(shù)學中,應用題涉及的范圍很廣,同時應用題也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學生解答應用題可以提高思維能力,也可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在教學時,要通過多種方式來培養(yǎng)學生解答應用題的能力,進而使他們解答應用題的能力得以提高。教師還要注意從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出發(fā),激發(fā)他們對應用題的興趣,讓他們自主地對應用題進行探究,這樣也能更好地提高數(shù)學課堂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祝福洪.小學數(shù)學應用題教學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具體策略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33):160.
[2]李果.小學高年級數(shù)學應用題解題思路教學方法研究[J].中國農村教育,2019(15):98.
[3]趙啟聰.淺析“一題多變”在小學數(shù)學解題教學中的應用[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5):109.
[4]黃嫻華.基于“學以致用”的小學應用題教學策略探討[J].黑河教育,2018(12):57-58.
[5]陳生福.小學數(shù)學應用題教學中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yǎng)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34):50.
[6]張揚.淺談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應用題的教學[J].學周刊,2018(20):31-32.
作者簡介:
查碧琴,福建省邵武市,福建省邵武市八一希望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