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峰 田麗麗
摘 要 針對目前閱讀推廣效果評價困難的問題,論文提出了一種基于聯盟鏈的閱讀推廣實時量化評價方法,采用去中心化數據庫和中心化管理模式搭建具有統一數據流的評價體系,通過閱讀積分的產生、驗證和使用,建立讀者參數,以量化的方式評價各節點開展閱讀推廣活動的效果。
關鍵詞 量化評價 閱讀推廣 聯盟鏈 閱讀積分
分類號 G252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20.10.002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difficulty in evaluating the effect of reading promotion, this paper proposes a real-tim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method of reading promotion based on alliance chain. It uses decentralized database and centralized management mode to build an evaluation system with unified data flow, and through the generation, verification and use of reading integral, the reader parameters are establish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reading promotion activities carried out by each node in a quantitative way.
Keywords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Reading promotion. Alliance chain. Reading score.
0 引言
隨著閱讀推廣理念的普及,各高校圖書館都在積極組織各種線下閱讀推廣活動,但也存在影響范圍小、參與度低、效果評價困難等問題。以南京某高校為例,幾乎每天都有宣傳和發布新的閱讀推廣相關活動,但從公眾號推文的數據來看,篇均閱讀量僅在100左右,這對于一個擁有3萬名在校生的學校來說,比例實在過小。再以筆者所在圖書館微信公眾號為例,今年線上閱讀推廣活動數量比去年增加了一倍,用戶總量迅速增長,但參與閱讀推廣活動的人數并無顯著變化,且存在活動熱度不均的狀況。這些矛盾的現象,表明目前對于閱讀推廣活動效果的評價存在局限性,推廣效果不好,與總結不及時、評價標準存在偏差密切相關。
閱讀推廣效果的評價是活動不斷改進和延續的重要依據,也是提升閱讀推廣機構服務水平的關鍵環節。結合文獻調研的結果來看,目前對閱讀推廣效果評價的研究以總體指標體系設計為主,如對閱讀推廣活動管理績效評價要素和內容的細化[1]、預評價機制的探討[2]、三層閱讀推廣活動評價總體框架的構建[3]、以“公眾滿意度”為導向的績效評價體系[4]、基于全面質量管理理論的質量評價指標體系[5]、“互聯網+”環境下閱讀推廣服務質量管理模型[6]等,評價方式較復雜,缺乏統一、具體的標準量化評價手段。另外由于閱讀推廣主體的地區、規模、資源特征差異較大,服務活動呈碎片化和偶然化[7],不同主體之間的信息溝通不暢,聯系不緊密。對于閱讀推廣優秀工作者、優秀機構、典型案例的評選,主要以宣傳和提交的主觀描述報告為準,評選標準也很難統一,很容易因主觀因素導致不公平現象的出現。
目前,已經有學者開始從區塊鏈技術的角度對閱讀場景和閱讀評價等問題展開研究,如趙偉娜[8]對于圖書館服務升級采用區塊鏈技術建設新型全民閱讀平臺的構想,周耀[9]提出在智慧圖書館中融入基于區塊鏈的“智慧閱讀”理念,王美佳[10]描繪了網絡閱讀的分布式場景,汪瓊等[11]解讀了在區塊鏈技術背景下的閱讀推廣中的知識傳播模式,但以上研究并沒有針對具體做法做過多展開,理論探索僅停留在宏觀層面,對采用區塊鏈技術解決閱讀推廣量化評價的研究非常少,離實際應用還比較遙遠。
針對以上問題,本研究結合文獻調研的結果,提出一種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圖書館閱讀推廣實時量化評價方法,并結合用戶畫像和智能推薦等技術,采用半中心化模式構建實時的統一數據流,制定客觀的效果評價指標,提升效果評價的有效性,進而提高閱讀推廣熱度。閱讀推廣主體可實時、完整地了解整個系統的運行情況,隨時調整運行策略,促進閱讀推廣體系的良性循環。
1 區塊鏈概述
區塊鏈是采用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智能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12]。區塊鏈技術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集體維護等特點, 能夠通過數據加密、時間戳和數字激勵等手段, 以真實、透明的方式在各分布式節點中實現網絡交互響應,從而解決單純的中心化管理存在的高成本、低效率問題,確保節點數據存儲的安全性。區塊鏈解決了信息不對稱問題,保障了主體間的協作信任,未來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根據服務群體的范圍不同,區塊鏈分為公有鏈、私有鏈和聯盟鏈三類[13]。在公有鏈中,所有人都可以讀取公有區塊鏈的數據,并在公有鏈上發送和接受交易請求,共識過程關系到每個人。聯盟鏈本質上屬于私有鏈,兩者都需要授權加入和訪問,具有弱中心化特征,私有鏈的寫入數據權限被一個機構獨享,聯盟鏈共識過程受預先選定的多個節點控制。私有鏈具有運行成本低廉、節點之間連接效率高等優勢,可提供高效安全、追溯留痕、整體可控的交流平臺。閱讀推廣平臺采用聯盟鏈技術,可以建立可實時追蹤痕跡的數據流,給閱讀推廣量化評價提供有效依據,有助于解決閱讀推廣主體各自為戰的局面。
2 基于量化評價的閱讀推廣平臺架構
目前隨著智能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閱讀載體的重心逐漸向智能手機傾斜,但與PC端相比,手機的運行速度和存儲空間還遠遠不夠,以智能手機作為分布式節點幾乎不可能,再加上調用底層公鏈的代價比較大,因此采用公有鏈模式并不合適??紤]到聯盟鏈的運行特征,若將高校閱讀推廣主體定義為一個節點,數據處理量將大大減少,系統效率也會有極大的提升。聯盟鏈因為僅開放授權節點并依靠鏈外力量的約束,比公有鏈更適合以上場景,因此本研究將基于聯盟鏈建立閱讀推廣平臺。聯盟鏈的節點由閱讀推廣主體構成,一般為各高?;蚋咝D書館。為保證閱讀記錄和共享記錄的安全可追溯,系統將含有時間、事件記錄的數據摘要交由聯盟記賬節點簽名審核并存入數據鏈。系統可設置讀取權限,應用程序接口雖對外公開,但查詢和獲取區塊鏈數據的限制可以根據鏈外規則,按實際需求制定?;诹炕u價的閱讀推廣平臺架構如圖1所示,平臺模型分為分布式數據存儲層、交互應用層和中心化管理層三層。
2.1 分布式數據存儲層
去中心化和分布式都是區塊鏈的特性,它們相互關聯,但又有所差異。傳統分布式數據庫采用主從設備模式實現負載均衡來保障系統可用性,主數據庫對服務器有極高的要求,備機則通過主數據庫不斷同步數據,這類數據庫不具備自動容錯和恢復功能,主從機的宕機都會導致前端部分讀寫請求失敗,且部署、管理、配置很復雜,運行成本也比較大。在區塊鏈系統中,去中心化結構使用分布式核算和存儲,構成分布式賬本,不存在中心化的節點,任何節點都是一個異地多活節點,系統中具有記賬功能的節點共同維護閱讀數據。單個節點的失效對系統整體的運行不會產生影響,且在故障發生后能從全局同步正確數據。本系統的數據存儲基于分布式賬本技術,設計閱讀積分運行生態,將閱讀動作和閱讀結果數據通過聯盟鏈中的記賬節點進行確認,記賬節點擁有全局數據,其產生、驗證、記錄信息等過程均由建立在非對稱加密算法之上的分布式共識機制完成,數據公開透明、不可篡改。這就構成了客觀可評價的量化數據指標,并且可通過接口訪問實時展示。
2.2 中心化管理層
陳穎儀[14]指出,建立長期的政策支持和專業領導對于閱讀推廣活動的開展具有重要作用。對于基于聯盟鏈的閱讀推廣平臺來說,這點尤為重要。平臺結合了分布式積分系統和中心化管理評價體系,追求統一發布形式和統一的評價體系,但統一標準該以怎樣的方式制定;在大多數圖書館并沒有閱讀推廣專項經費的情況下,交互式服務平臺的開發費用如何分攤;如何組織行業專家持續介入系統開發以確保復雜的功能得以實現;量化的評價體系能否在行業內獲得認可……這些問題要求存在強有力的中心機構總體協調,并制定規范的指導文件嚴格參照,使聯盟鏈運行過程得到監督,糾正小概率偏差。因此,本研究平臺的運行只能是中心化的,具有強號召力、高影響力的權威機構或行業組織作為指導核心將是必然選擇。中國圖書館學會閱讀推廣委員會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還需要有普適性的中心化規范文件支持。
2.3 交互應用層
現實中完全的去中心化項目場景幾乎沒有應用價值,區塊鏈項目并不能完全以去中心化為宗旨[15]。分布式區塊數據與中心化管理評價行為之間需要建立一個連接層,可能是一個可信任的中心化機構授權的或系統內成員廣泛認可的應用軟件,采用統一的應用通道來連接服務接口,并處理用戶與聯盟鏈的需求響應,有序組織從區塊鏈外向區塊鏈內寫入信息。區塊鏈平臺主要依賴底層數據庫來提供事務處理,而底層數據庫大多是沒有事務處理能力的Key-Value數據庫[16],因此需要設計合適的DAPP(分布式應用),將主體與客體連接起來,并將量化評價的數據實時展現出來。DAPP根據節點的反饋信息不斷進行升級,升級過程需由大部分節點確認并達成共識。信息寫入區塊鏈的過程是受監督的,基于權威的鏈外決策用來驗證信息的真實有效性。本閱讀推廣平臺需要的DAPP是一個具有交互性的、多媒體呈現、多資源聚合、多技術應用的融媒體系統。每一個閱讀推廣節點使用相同的框架,閱讀推送內容自行填充,形成一個節點內容獨立、運行模式統一、用戶事件分布式記錄的半中心化實時評價網絡。
3 閱讀推廣平臺運行的核心機制
3.1 共識機制
平臺運行過程中,系統節點不會一成不變,聯盟鏈由哪些節點組成,后續增加的節點以何種方式接入系統,主體資源的意識形態如何管控等問題,都需要以合理的方式解決。委托權益證明算法(DPoS , Delegated Proof of Stake) [17]不失為一種很好的嘗試。委托權益證明類似于董事會投票,通過投出一定數量的節點來保證某段時間內的記賬權限,每個節點的權利都是相等的,只要某個節點表現得不夠好,就會被剔除,由后備節點加入。這就把權利歸還到每個持有閱讀積分的節點手上,而獲得記賬權利的節點可以獲得一定比例的獎勵積分,以此調動閱讀推廣主體的積極性。
區塊鏈共識機制也可以結合數字加密或博弈論等。區塊鏈的安全性由密碼經濟學保證。密碼經濟學結合經濟激勵和密碼驗證,使用以上提到的權益證明機制,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是參與者對共識過程的影響力正比于他所獲得的活動成果。
3.2 閱讀積分生態
效果可量化評價的關鍵是建立穩定的閱讀積分生態(如圖2所示)。從積分獲取到場景式消費,從使用后獲得的效益感知到激勵措施,再從激勵的效果反饋以獲得更有效的改進,這些過程構成了積分系統的運行基礎。
3.2.1 閱讀積分獲取
Sharples等[18]提出通過學習賺取虛擬積分來衡量學習成果的想法。與之相似,量化評價閱讀推廣效果基于閱讀積分體系開展。當閱讀推廣主體向網絡中發布資源后,需要有對象對資源進行閱讀確認,從而形成區塊,串聯到區塊鏈中,閱讀對象憑借得到的區塊可以獲取閱讀積分獎勵。比特幣采用超大量計算消耗電力的方式獲得,閱讀積分則通過消耗閱讀時間等方式獲得,但兩者有本質的區別。閱讀推廣平臺基于聯盟鏈建立,無需發幣,閱讀積分通過第三方DAPP軟件規則計算分發?!巴诘V”軟件通過不斷修改計算難度保證區塊在固定時間內產生,而本平臺閱讀積分的產生和積累無需做過多限制,以公式計算并疊加即可。閱讀的計算結果和動作記錄以分布式賬本的形式存儲,這就構成了量化評價的基礎數據。為避免虛假閱讀的情況,可在閱讀器中采用屏幕監測、眼動追蹤等技術防止作弊,保證閱讀積分的公平獲取。
3.2.2 激勵機制
激勵與積分流通有機結合并相互促進。閱讀積分的獲取,除了消耗閱讀時間以外,還可以有更多的方式??梢酝ㄟ^訂閱、分享、答題等方式獲得積分,也可以發布書評、閱讀心得等原創作品,做出貢獻后相應的激勵積分自動發放,而原創作品被他人閱讀則可以持續獲得額外積分。系統中不同節點提供的交互界面,可以允許節點之間的資源按規則進行交流并獲得積分,如在機構A中排名前列的原創作品,可以在其他節點中推送,并進一步獲得來自其他節點的積分,這對于資源提供者是一個極大的鼓勵。通過不同方式獲得積分,可以增加吸引力,提高閱讀對象參與的積極性。另外,基于聯盟鏈的系統具有天生的激勵方式,被選為記賬節點的閱讀推廣主體可獲得額外的積分獎勵,這大大提升了節點機構的動力。
3.2.3 閱讀積分使用
積累閱讀積分的目的是使用和評價,對于系統內各運行節點,如何關聯閱讀對象的積分交換,并形成恰當的運行生態,是需要考慮的首要問題。積分兌換的剛性需求(如學分呈繳、就業推薦等)可以構成運行基礎,但僅靠剛性需求是遠遠不夠的,閱讀推廣主體可采用情景營銷(Scene Marketing)方式,構建極具吸引力的附加兌換應用,如換取文化周邊禮物、優先選擇座位、延長借閱周期、免除超期罰款、原文傳遞、通用借書證辦理、換取文化活動的虛擬門票等。情景應用可以根據主體特征自定義,這對于提升閱讀推廣主體的服務品質有極大的促進,也能提高閱讀對象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3.2.4 智慧閱讀技術
平臺通過智慧閱讀技術加強主體與對象的溝通。閱讀源的品質、營銷方式是閱讀動機和持續學習能力的中介變量,內容品質越高,對用戶的吸引力越大,推送方式越智能,閱讀體系越活躍。智慧閱讀應用理念是積分生態的潤滑劑,是提升閱讀體系整體價值的輔助工具,可以提升系統中各個環節的運行效率,并提高閱讀積極性。一般來說,智慧閱讀技術包括用戶畫像、分布式文件系統、機器學習方法等。構建讀者畫像標簽可客觀準確地描述閱讀需求,這對閱讀推廣服務層的設計至關重要,如劉漫[19]構建用戶畫像本體分類的結構,描繪高校圖書館大學生用戶畫像概念模型,挖掘大學生閱讀需求與閱讀動機;基于Hadoop等框架的分布式技術使計算機可以對收集的數據有效清洗和分析,建立行為模型[20];采用GBDT+FTRL、Wide & Deep Learning和AdaptiveLearning等技術的機器學習方法處理海量閱讀數據,清晰地描述目標任務,可以優化資源推送過程,提高用戶個性化滿意度,如謝修娟等[21]提出結合情境和協同過濾的移動閱讀推薦算法,能夠解決移動環境下資源推薦的問題。簡言之,平臺的智能閱讀情景是一個強調以讀者為中心,重視閱讀的互融互通,并展現出多視角決策的過程,輔以智能化的手段支撐評價體系的運行。
3.3 評價機制
Chen等[22]指出,由于學習過程存在大量不便于量化的細節,在相關應用中進行有效的效果評估存在較大困難。基于區塊鏈分布式數據庫的積分系統可以解決一部分閱讀教育和閱讀推廣的效果評價問題。首先,獲得記賬權限的節點是在系統內被廣泛認可的節點,可以認為這些節點的注冊機構構成了初步的優選池。其次,積分系統基于區塊鏈技術,數據公開透明、不可篡改,可以以統一的標準進行定量的評價。本研究將節點總分定義為Sumi,在校學生閱讀總分設為SumINj,社會讀者閱讀總分設為SumOUTk,閱讀對象個人總積分設為Usern,其中i、j、k為用戶數,且i=j+k。根據節點總分(Sumi)的排序可以看出閱讀推廣主體的投入程度,通過節點內對象的平均積分可以衡量閱讀推廣項目開展的情況。從校內閱讀對象的積分情況(SumINi)可以評估閱讀推廣活動與學科專業教育的契合度,從社會讀者的積分情況(SumOUTk)可以推斷閱讀推廣的社會效益。最后還可以通過主客體的交互程度,結合原創閱讀資源的比例和閱讀量,清晰呈現閱讀推廣的熱度。以上指標也可給閱讀推廣優秀個人、優秀機構的評選提供量化依據。當然,構成最終評價的指標權重和公式構成,可以通過聯盟鏈成員的反饋進行不斷調整,以獲取相對合理的計算方式。以上評價方式基于統一數據框架展開,結合區塊鏈技術,數據科學規整,具有客觀性,不受主觀因素影響,避免以過度包裝獲得優異評價的現象,不失為閱讀推廣效果評價方法的一種重要補充。
4 結論
本研究提出了一種基于量化評價的以積分管理為主線的閱讀推廣平臺設想,利用分布式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等特點保障閱讀結果數據的可信度和安全性,利用中心化管理運行保障閱讀推廣模式的穩定性和科學性,利用可擴展的分布式應用提升閱讀推廣平臺的吸引力。閱讀推廣平臺采用半中心化模式,搭建具有統一數據流的評價體系,通過閱讀積分的產生、驗證和使用,以量化的方式評價各節點開展閱讀推廣活動的效果,且對集中組織、集中評選的依賴度下降,整體呈現高效性和創意性,給原本復雜而抽象的閱讀推廣效益評價帶來了新的思路。
本研究對平臺的建設原理進行了解讀,但從目前情況來看,技術實現還存在一些困難。區塊鏈技術的應用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在貨幣交易結算等金融領域以外,幾乎沒有成熟的產品,基于區塊鏈技術的DAPP也處于早期探索狀態,進入門檻較高,開發系統尚未健全,因此交互端的開發尚需時日。從政策影響的角度看,平臺的建設亟需具有強制力的中心化機構按照規范開展指導工作,但目前我國并沒有出臺閱讀推廣專門法,且中心化機構一般以公益組織、學術委員會的身份存在,通過行業規劃、民間倡議的形式提出參考性要求,這非常不利于提供權威指導,容易造成各節點各自為戰的局面。本課題下一階段將圍繞以上問題,深入開展研究,重視鏈內鏈外治理,實現平臺的實際應用。
參考文獻:
岳修志.閱讀推廣活動管理績效評價要素和內容分析[J].國家圖書館學刊,2019,28(2):32-39.
許天才,楊新涯,徐娟,等.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評價機制的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16,60(17):47-52.
姚顯霞.閱讀推廣活動評價評述及其總體框架構建[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6,34(2):89-93.
岳修志.基于公共項目視角的閱讀推廣活動績效評價體系框架研究[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8,36(6):69-75,12.
謝燕,鄒軍.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9(2):89-93,25.
張瀘月,譚英,張歡.“互聯網+”環境下閱讀推廣服務質量管理模型構建及其有效性分析[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9,37(5):61-69.
范并思.閱讀推廣與圖書館學:基礎理論問題分析[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4,40(5):4-13.
趙偉娜.區塊鏈視閾下圖書館服務升級策略研究[J].圖書館建設,2019(4):127-130,136.
周耀.區塊鏈技術在智慧圖書館中的應用研究[J].現代情報,2019,39(4):94-102.
王美佳.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圖書館場景化應用[J].現代情報,2019,39(9):109-114,159.
汪瓊,陳偉.區塊鏈在圖書館著作權保護中的效用研究[J].數字圖書館論壇,2019(3):69-72.
袁勇,王飛躍.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與展望[J].自動化學報,2016,42(4):481-494.
SWAN M. Blockchain: blueprint for a new economy[M].Sebas-topol: OReilly Media, 2015.
陳穎儀.美國閱讀推廣活動的實踐經驗分析及啟示[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9(5):97-99.
徐忠,鄒傳偉.區塊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J].金融研究,2018(11):1-16.
邵奇峰,金澈清,張召,等.區塊鏈技術:架構及進展[J].計算機學報,2018,41(5):969-988.
ZHENG ZIBIN, XIE SHAOAN. Blockchain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a surve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Web and Grid Services,2018(4):352-375.
SHARPLES M, DOMINGUE J. The blockchain and kudos: a distributed system for educational record, reputation and reward[C]. European Conference on Technology Enhanced Learning. Cham: Springer, 2016:490-496.
劉漫.基于用戶畫像的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模式構建[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9(7):21-26.
張瀘月.智慧閱讀推廣:智慧閱讀時代的新常態[J].圖書館建設,2018(7):72-79.
謝修娟,莫凌飛,李香菊,等.情境感知的移動閱讀個性化推薦算法研究[J].高技術通訊,2019,29(7):640-647.
CHEN G, XU B, LU M, et al. Exploring blockchain technology and its potential applications for education[J]. SmartLearning Environments, 2018(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