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鳳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啟發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是當前語文教學改革尋求突圍的方向,前置預習、課堂的合作展示和合理的量化評價相結合,有利于提高語文教學有效性,并成為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內驅力。
關鍵詞:前置預習;自主學習;合作展示;量化評價
教育家洛克說:“我敢說我們日常所見的人中,他們之所以或好或壞,或有用或無用,十分之九都是他們的教育所決定的。人類之所以千差萬別,便是由于教育之故?!眱和且粡埌准埢蛞粔K蠟,是可以隨心所欲地做成任何式樣的。語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是唯一可以在生活中長時間使用,甚至影響事業、家庭的“重工業”。因此,語文教學對學生的發展至關重要。
自主學習可以讓學生主動進入學習過程,取得行為復雜、層次更高的成果。新課程標準更強調語文要在交際中、活動中、情境中、探究中學習。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動機和能力,這正是語文教學尋求突圍的“良方”。
一、前置預習,撥開自主學習迷霧
新課程的教學方式由被動接受轉向探究性自主學習。探究性學習是一種積極的學習過程,是激發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的有效方式。但是,探究不是漫無目的、毫無方向的追尋。為了確保提問具有廣泛的指導性,引導學生以問題為起點,開始構建正確的答案,筆者將初中語文教材進行了歸類劃分,大體劃分為五類,同時依據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針對不同類別的教學內容制定了不同的前置作業的大體框架。
(一)記敘文
依據新課標,學生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前置作業要求:(1)查找作者的生平、文章的寫作背景。(2)找出文章出現的人物,明確誰是主人公,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點。(3)歸納文章的中心。
(二)說明文
依據新課標,學生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前置作業要求:(1)明確文章的說明對象是什么,寫作的目的是什么。(2)找出文章中運用了說明方法的語句,同時,出一道語言賞析題,并設計答案。
(三)議論文
依據新課標,學生能閱讀簡單的議論文,區分觀點與材料(道理、事實、數據、圖表等),發現觀點與材料之間的聯系,并通過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斷。前置作業要求:(1)找出文章的中心論點和分論點。(2)劃分文章的段落層次,并歸納段落大意。
(四)詩詞
依據新課標,學生能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前置作業要求:(1)查找作者的生平,詩歌的寫作背景。(2)用自己的語言展現詩歌所寫內容。
(五)文言文
依據新課標,學生能自主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前置作業要求:(1)歸納文章的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特殊句式(其中后四項難度較大,預習前依據學生情況進行一定的指導)。(2)歸納文章的中心,以及預習時的困惑。
二、合作展示,激發自主學習興趣
合作展示就是全員合作,激情互動,拋磚引玉,當場提高。
首先,“合作展示”與“前置預習”要緊密相連。教師要根據學生“前置預習”的情況,選擇學生的共性的問題,或者有展示交流價值的問題來展示。
其次,合作展示的主角是學生,學生提出問題,學生討論解決問題,闡述自己的觀點和見解。學生能力各有差異,一些學生學習主動熱情,具有號召力、組織力,也有一些自覺性較差,習慣被動接受的,教師要調動每個學生參與合作展示的積極性。合理分組之后,由選派的組長給每位組員合理分配任務,最后通過全員合作,協力完成。同時,教師在整個過程中要做到及時點撥、追問、總結和點評。給每個學生展現的機會,尊重每個學生,鼓勵每個學生,有效激發,讓每個學生都敢想、敢說、敢問,張揚個性,釋放潛能。
三、量化評價,持續自主學習熱情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在教學過程中引入過程性評價,打破了結果性評價的單一性和片面性,著眼于學生的進步和發展,為促進學生主動地、自覺地發展而創設了條件。但是,當前我們所使用的過程性評價多數停留在口頭表揚等形式上,缺乏系統性和具體性,長此以往必然導致賞識教育過于泛濫而引發對問題的錯誤判斷和認識。因此,合理利用過程性評價至關重要。筆者通過繼續教育的學習和多年來積累的有效評價形式,將過程性評價進行具體的量化,同時引入學生和教師共同構建評價主體,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最大的關注、尊重和激發。同時,客觀地評價了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得失,使學生的學習更有方向性和有效性。
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前置預習、合作展示、量化評價”教學法旨在不斷激勵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使教育真正回歸以生為本的本源。
參考文獻
[1]王道俊,王漢瀾.教育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2]洛克.教育漫話[M].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3][美]加里·D.鮑里奇.有效教學方法[M].易東平,譯.江蘇教育出版社,20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