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杰
摘要:良好的識字能力是學生學習的基礎,小學階段的學生還未對學習形成獨特的認知,在學習上缺乏主動性,且性格活潑好動,容易被新鮮事物所吸引,導致他們在課堂學習中注意力難以高度集中,教師需要采用能夠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教學方法,才能有效提高教學質量。本文分析了情景化課堂教學對小學生識字教學的意義,深入探索了識字教學的具體方法,希望能夠為小學語文課堂識字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境化課堂;識字教學;方法探索
引言:小學語文課堂需要掌握的知識較多,比如拼音、識字、閱讀、寫作等,其中識字是學生有效學習的基礎,學生所有的教學活動都是在這個基礎上完成的。由于識字對于小學生來說比較枯燥乏味,所以教師要創新教學方法,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識字環境,加強學生對課堂識字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課堂效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情景化課堂教學的相關概述
情景化課堂模式是通過教師創建的具體情境,為學生營造趣味十足、生動形象的學習氛圍,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提高對知識的敏感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學習,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情景化課堂教學模式的提出,改變了教師傳統的教學方法,能夠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符合小學生年齡較小、好奇心較強的學習特點,教師所講的內容更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便于學生接受,能夠有效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1】。所以教師要提高對情景化課堂的重視,深入研究情景化課堂的創設方式,讓學生在情景化課堂中感受學習的快樂,刷新學生對學習的認知,讓學生能夠熱愛語文學習,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養成。
二、情景化課堂對于識字教學的意義
情景化課堂能夠顯著提高識字教學的教學質量,充分考慮了小學生心理發育特征、性格特征、學習特征,符合現階段學生的學習和成長,但對于小學生識字教學意義重大。首先,情景化課堂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會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而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觀察學生的舉動,對學生進行全面的了解,有利于掌握學生識字能力及學生字詞的積累量。其次,幫助學生養成自主學習意識,在情景化課堂中,學生會表現出濃烈的學習興趣,并且會逐漸形成主觀能動性,有利于增強學生自主學習意識,這樣學生會在日常的生活和學習中通過自主學習,豐富自身詞匯量的積累,提升識字能力。最后,情景化課堂能夠增強師生間、生生間的互動,有利于打造良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在學習中能夠與教師打好配合,通過與同學的互動和溝通,交流學習經驗,進而全面提升班級整體的學習效率。
三、小學語文情境化課堂識字教學方法
(一)利用多媒體教學,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教師要發揮多媒體輔助教學的作用,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情境,促進小學語文情景化課堂識字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與傳統的課堂教學相比,多媒體教學更具情景化,容易將學生帶入課文的情境中,讓學生能夠深刻體會字詞中蘊含的含義,加深學生的理解,便于學生鞏固記憶【2】。此外,良好的學習氛圍會對學生產生直觀的影響,能夠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學習效率,使學生高度集中注意力,進而提高識字教學質量。例如,一年級《小小竹排畫中游》的課堂教學中,其中涉及的生字、生詞眾多,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竹排在江中漂動的畫面,讓學生了解竹排的特征,通過畫面將學生帶入江南魚米鄉的情境下,這樣有利于他們對生字綠、岸、流、竹、排、游、苗、樹等生字的掌握。利用這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了解文中所描述的真實情景,加深他們對面字詞的理解,進而提升識字教學的教學效果。
(二)注重教學設計,增強課堂互動
為了讓情景課堂教學順利開展,教師需要在教學設計環節多費心思,注重課前設計,實現通過特定的情景來讓學生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的教學目的,促使學生能夠主動地融入情景課堂中,幫助學生形成完善的知識體系,還有利于活躍學生的思維。教師在在設計教學活動時要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由于低年級的學生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很難在課堂上認真聽講,因此年齡較小的學生通常在游戲情境中容易集中注意力。例如,在學習《烏鴉喝水》時,為了鞏固學生對生僻字詞的掌握,教師可以在課堂結尾組織生字轉盤游戲,轉盤上分別是課文中烏鴉喝水過程的圖畫,學生要轉動轉盤,在指針所指的圖片上,學生要快速說出圖片中所涉及的字詞,如第一幅圖是烏鴉飛著找水和的畫面,轉到后,學生要說出“渴”和“喝”兩個字,以此類推,既能提高學生的參與率,又能激發學生的興趣,進而快速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
(三)生活化情境,貼近生活實際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的情境化課堂需要與實際聯系起來,令設計的情境更加生活化,從而引導學生認識到語文知識的實際價值,同時也更加便于學生的理解與記憶,最后讓其可以把自己的所學應用于生活中,提高小學學生的學習興趣【3】。例如,在《酸的和甜的》教學中,這篇課文蘊含了生活中的道理,在故事中,明明松鼠、狐貍、兔子、猴子都想吃到樹上的葡萄,但是由于太高吃不到,狐貍就說葡萄是酸的,松鼠和兔子沒有分辨,信了狐貍的話,只有小猴子敢于嘗試,爬上葡萄架,嘗到了甜甜的葡萄,教師除了要讓學生認識酸、甜、攀、爬、狐貍、葡萄外,還要在教學中融入生活化的場景,讓學生通過這個故事明白不要輕易相信別人的話,要勇于自己嘗試的道理,這樣學生無論在學習還是生活中都能養成依靠自己的習慣,提高語文教學的實用性。
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應當全面地發揮出在小學語文中情景化課堂識字教學方法的價值和作用,注重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合理地設計教學環節,讓學生能夠融入到教師創設的情境中,切身感受語文學習的魅力,提高學生課堂的參與度,豐富學生字詞積累量,進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為學生日后學習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田慶春.小學語文情境化課堂識字教學方法的探索[J].讀與寫,2020,17(23):94.
[2]李敬芳.小學語文情境化課堂識字教學方法的探索[J].考試周刊,2020,(62):37-38.
[3]陳智華.小學語文情境化課堂識字教學方法的探索[J].課外語文(下),2020,(7):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