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保廣
摘要:新時期對人才培養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為助力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協調發展,應提升高中體育與健康教學的實效性,使學生既具備高昂的運動興趣,掌握運動技能;又能夠認識到參與鍛煉的好處,擁有良好的運動品德。基于此,本文展開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方法與策略分析。
關鍵詞:高中體育與健康;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策略
引言:新課標明確指出“應積極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使學生建立‘健康第一的學習、發展意識[1]”。為了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促進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形成與發展,教師應深研新課標精神,領會人教版體育與健康教材的編制意圖。
1、簡析高中體育與健康核心素養的內涵及其意義
著眼于新課改視閾下,為發揮體育與健康學科的育人優勢,應重視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因此,教師應側重于提高學生運動能力、健康行為及體育品德等三方面內容[2],升級施教策略、創新授課方法,以便密切師生間的教學互動,發掘學生的運動潛能,使其形成自主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從而,讓高中生擁有健康的心理、強健的體魄,為他們的高段學習與發展夯實基礎。
2、高中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策略
2.1豐富體育教學內容,提高學習興趣
在以往的小初體育與健康課堂中,體育教學內容相對更加廣泛,多以發展學生運動能力為施教的契機,讓學生展開跑步訓練、球類運動學習或是進行對廣播體操的練習等。這種單一的體育課堂極大地降低了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使他們缺乏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在高中體育課堂中,為了促進學生運動能力的發展,應豐富課堂施教內容,以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
在以核心素養為導向下,教師應重視對體育教學的課程體系進行不斷完善,擴充體育教學的內容,使學生在學習體育時由成績驅動轉變為興趣驅動,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隨著課堂學習內容的增加,使學生不僅能夠接受到有效的體育訓練,還能使學生對體育操作及體育理論有更多的認識。同時,高中體育教師也應當滲透體育管理的知識,讓學生在體育學習過程中提升綜合素養,將體育的素質教育作用發揮到極致。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選擇一種自己所喜歡的體育內容進行學習。學校還可設置多種不同的學習內容,如網球、排球、籃球、足球、羽毛球、跆拳道、啦啦操及武術等,全面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
由于高中體育教學通常為大班授課,學校可以增加一節全校統一的體育活動課,為學生提供活動時間。但是同時也要考慮到學校場地的問題,可以將每周五下午第一節課設置為網球、排球、羽毛球的活動課程,第二節為籃球和足球的活動課程,這需要學校根據具體的學習內容自行設置。體育課堂教學內容愈發豐富,將積極調動學生的運動積極性,使其形成終身鍛煉意識。
2.2促進體育創新施教,助力個性發展
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多是在戶外進行體育教學,雖然能夠訓練學生的體育能力,但是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問題。因缺乏運動保護,可能會使學生受到運動損傷。教師需要拓展新型的教學形式,為學生的體育學習提供理論支撐,充實高中體育教學體系。并且,可以創新施教策略,助力學生個性化學習與發展,使其認識到健康的重要性,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特別是在信息技術迅速發展的新時期,體育教師可以通過制作微課來進行理論知識講解,構建高效體育課堂。微課是一種短小的教學視頻,能夠集中講解知識點,可以靈活地運用在不同教學環節中,讓學生具有自我防護能力,降低學生在運動中受傷的概率。
此外,隨著體育運動受眾越來越多,以奧林匹克運動會為首的體育比賽得到了大眾的廣泛關注。奧林匹克運動會屬于國際體育運動盛事,聚集了眾多國家高水平的代表隊,不僅是參賽選手個人體育水平之間的競技,也代表不同國家體育運動事業發展水平的高低。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讓學生觀看NBA、奧林匹克運動會,增強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教師還可以組織“體育運動探討會”,讓學生說說自己最喜歡的體育明星,使其深受運動精神感染。在創新教學中,促進對體育品德的滲透。
2.3引入體育比賽,調動學生競爭意識
組織體育比賽是檢驗學生體育水平的重要方式,同時也是提升學生參與體育訓練的有效途徑。每個高中都會舉辦運動會,但是每年只有一次運動會,比賽次數較少,并且當碰到天氣原因是很可能會延期或取消。這種運動會現狀對學生體育水平的提升沒有有效作用,甚至還會消磨學生的運動激情,對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提升有不利影響。教師可以在體育課堂中增加比賽訓練或者競賽模式,讓學生在平常的學習過程中,就能夠產生重視體育訓練的態度,提高學生的體育綜合水平,并且還能使學生自主投入到體育運動之中。
高中生爭強好勝的意識較為強烈,因此將競賽機制引入到體育教學中不僅符合核心素養教學理念,同時還符合高中生的心理特征,對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有積極影響。例如:教師可以在足球訓練過程中,將學生分為4個大組,每組11人,進行兩兩比拼。在足球比賽過程中,學生需要安排不同的組員分別作為守門員、前鋒、后衛及中衛,通過不同位置隊員的配合達到進球的目的。在進行準備的時候,促使學生互相探討能夠增進生生的合作,拓寬學生的體育思維,同時還需要學生商討本組戰術,使學生消化理論性知識,這對學生運動意識發展有著積極作用。
3、結語
總之,構建高中體育高效課堂,促進學生綜合能力和諧發展,使他們形成終身鍛煉意識,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3]。因此教師應具有創新施教能力與關注學生學習感受的意識,化解機械進行知識傳授、通過反復訓練提升學生運動能力的教學問題。調動學生運動熱情,開闊他們的知識視野,促進學生感受不同體育運動中蘊含的體育品格,并發揮其獨特的育人作用,使學生體會到參與體育鍛煉的好處,形成健康意識。從而,促進高中體育課堂教學的提質增效,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科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達國萍.在高中體育與健康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方法和策略[C].2019年中小學素質教育創新研究大會論文集,2019(10):18.
[2]張廣磊.延吉市高中生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培養模式研究[D].延邊大學,2019(6):23.
[3]孫曉娜.高中生體育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策略研究[D].魯東大學,2018(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