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倩 胡梅梅
摘 要:為了準確評價畜禽產業生態化發展的水平,從環境保護、產業發展、科技水平和資源消耗與產出水平等4個維度選取了15個具體指標,采用主觀層次分析(AHP)與客觀熵權法組合的綜合賦權方法確定指標權重,建立灰色關聯模型。選取了我國東中西部地區畜禽產值靠前的山東省、湖南省與四川省,基于2014—2017年數據,對3個省的畜禽產業生態化水平進行了綜合評價。結果顯示:3個省份的畜禽產業生態化的整體水平均不高,各年份之間的有波動但沒有明顯規律,各省份之間存在一定差異。為提升畜禽產業生態化的水平,應加大政府投入,注重推進畜禽產業化發展,加大資源循環利用水平。
關鍵詞:畜禽產業;生態化;灰色關聯模型;綜合評價
文章編號:1004-7026(2020)21-0081-02?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832.4;F724.6? ? ? ? 文獻標志碼:A
1? ? 研究綜述
產業生態化理論源自國外學者Ayres(1984)提出的“產業代謝”理論和Frosch(1989)[1]提出的“產業生態系統”理論。他們認為可以通過生產方式的革新來減少工業對環境的不利影響,并由此催生了產業生態學。產業生態化則是產業生態理論與產業生態學等理論的實踐應用,是可持續發展在產業層面的具體體現。袁增偉等(2006)[2]認為,產業生態化是依據生態經濟學原理,運用生態、經濟規律和系統工程的方法來經營和管理傳統產業,以實現社會效益及經濟效益最大化、資源高效利用、生態環境損害最小化和廢棄物多層次利用的目標。進一步講,畜禽產業生態化是以畜禽養殖為中心,合理配置其他相關產業,形成種養結合、產供銷、農工貿一體的良性循環[3],可實現畜禽產業活動和生態系統的良好循環和可持續發展[4]。
基于此,以我國東部的山東省、中部的湖南省以及西部的四川省畜禽產值靠前的優勢產區為研究對象,采用層次分析(AHP)和熵權法的組合賦權方法確定指標權重,利用灰色關聯模型進行畜禽產業生態化綜合評價,以期為畜禽產業生態化發展提供可靠參考,為提升生態化水平提供指導方向。
2? ? 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2.1? ? 指標體系構建的原則
(1)系統性。畜禽產業生態化既要考慮畜禽生產體系的特點,還要考慮到畜禽產業發展對環境、畜產品品質的影響,從而體現畜禽產業生態化系統的整體特征。
(2)獨立性。指標體系中的各級指標應做到相互獨立、互不重疊,同一層級的指標不存在任何包含或被包含關系,使指標結構清晰、科學且全面[5-6]。
(3)可操作性。指標盡量選取能夠通過公開數據、相關資料查詢或實地調研能直接獲取相關原始基礎數據的指標,以保障指標體系可操作[7-8]。
(4)導向性。構建指標體系時需考慮畜禽產業的發展及對環境影響的動態變化,選取的指標應既能反映畜禽產業的發展現狀,還能通過評價體系引導產業發展[9-10]。
2.2? ? 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運用層次分析法和熵權法組合的綜合賦權方法,將評價指標體系分為3層。具體見表1。
3? ? 灰色關聯模型
4? ? 畜禽產業生態化評價體系的應用與結果分析
運用評價體系并構建灰色關聯度模型,對3個省份的畜禽產業生態化水平進行分析。結果見表2。
從表2可以看出,山東省、湖南省、四川省的畜禽產業生態化水平均不高,3個省份4年的均值分別為0.551、0.665、0.497。
由此可見,畜禽產業生態化之路依然任重道遠;3個省份之間有一定的差異,表現最好的是湖南省,其次是山東省,再是四川省。
5? ? ?結論與建議
湖南省畜禽產業生態化水平較高,而四川省畜禽產業生態化水平較低。四川省應提升畜禽產業生態化的水平,加大政府投入,注重推進畜禽產業化發展,加大資源循環利用水平,科學規劃構建循環產業園區網,實現畜禽廢棄物資源化循環利用。
參考文獻:
[1]Frosch Robert A., Nicolas E. Gallopoulous. Strategies for Manufacturing [J]. Scientific American,1989(3):159.
[2]袁增偉,畢軍.產業生態學最新研究進展及趨勢展望[J].生態學報,2006,26(8):2709-2715.
[3]鄭衛欣.山東省現代畜牧業生態化循環發展路徑研究[J].農業經濟,2015(9):25-27.
[4]張影,呂鋒,吳忠利,等.畜牧產業生態化發展關鍵技術[J].吉林畜牧獸醫,2019,40(11):88,90.
[5]李習健.長陽縣生豬養殖產業生態化發展研究[D].武漢:中南民族大學,2019.
[6]林怡,范增峰,黃秀聲,等.基于循環經濟的生態養殖園區規劃研究與案例分析——以福州創世紀生豬生態養殖園區為例[J].中國農學通報,2017,33(11):158-164.
[7]劉曉旺,李劍,李佳,等.對河北省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體系建設中存在問題的一點思考[J].北方牧業,2019(18):22.
[8]王亮.濰坊市生態農業產業化發展研究[D].青島:中國海洋大學,2014.
[9]張壬午.論生態示范區建設與生態農業產業化[J].生態與農村環境學報,2000,16(2):31-34.
[10]周小萍,陳百明,盧燕霞,等.中國幾種生態農業產業化模式及其實施途徑探討[J].農業工程學報 2004,20(3):296-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