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春雷
【摘 ?要】伴隨著我國教育新課程目標改革的不斷推進,高中物理教師在教學中也在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模式,微課在教學中的使用和新型教育理念相吻合。由于高中物理知識過于抽象化,所以教師可以借助微課將物理知識生動形象的呈現在學生面前。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利用微課將物理學科理論和實驗相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本文將以“機械能守恒定律”為例,針對微課構建高中物理高效課堂展開探究。
【關鍵詞】微課;高中物理;高效課堂;機械能守恒定律
在新課程目標改革的背景下,微課教學成為學校教育的一個熱詞。微課作為現代教育中的一種有利教育手段,能夠徹底改變傳統的物理教學方式。在傳統的教育方式中,教師經常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學生只能被動的接受知識,導致高中物理教學效果并不理想。而教師如果通過對物理課程的分析與整理,將機械能守恒定律及其相關應用借助微課形式進行針對性的闡述和制作,不僅是一個簡短有力的課件,還是營造教學情境、豐富課堂內容的有效手段。在引導學生進行對機械能守恒定律探究的同時,極大的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既充分掌握了相關知識點,促進了學生物理技能的提高,還可以讓學生形成正確的研究態度、科學精神和唯物主義價值觀,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
一、微課對于高中物理“機械能守恒定律”課堂的作用
微課作為現代教育中的一種重要教學方式,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對學習的熱情,深入挖掘學生的物理潛能,幫助學生進行對抽象的知識理解,還能夠有效的指導學生進行學習,讓學生掌握各種重要的知識點思考方式和途徑,培養學生們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思維,適應學生未來發展的教學要求。
(一)運用微課來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
由于機械能守恒定律的抽象性、相對性和局限性,微課能夠將其中的一些抽象復雜的知識進行形象化,以更加生動性的情境進行對學生興趣的培養,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讓學生可以集中自身注意力進行學習,在愉快的氛圍中進行對機械能守恒定律知識的掌握。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微課呈現出機械能守恒定律實驗的理想狀態,微課中可以設計關于細線、小球、鐵架臺的實驗。實驗中把一個小球用細線懸掛起來,把小球拉到一定高度的A點,然后放開,小球在擺動的過程中記錄它向右能夠到達的最大高度B點。學生們通過觀察微課演示實驗,能夠迅速的激發內心對物理的興趣,積極主動的探究實驗原理。
(二)運用微課來豐富機械能守恒定律教學內容
在機械能守恒條件的應用中單靠講解不容易讓學生理解,而學生自身的知識儲備也不足,難以根據“只有重力或彈力做功”這一概念判斷物理實景,這時就可以用微課將各種實際生活中的問題一一展現,例如:教師為學生播放視頻(蕩秋千、過山車、撐桿跳、瀑布一系列材料)有效的彌補了物理語言的不足,讓學生們能夠深刻感受到各種豐富多彩的動能與勢能發生相互轉化的過程。
二、微課構建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探究
(一)利用微課在課前預習中激發學生的自主性
教材中對“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引入、證明和導出相對比較籠統,完全依靠學生自主預習相對比較困難,勢必會影響課堂學習質量和課堂教學效果,也限制了學生探究活動的開展。這時教師可以運用微課幫助學生課前預習,比如以短視頻的方式讓學生更加直觀的看到,加深對學問的理解,逐步培養籠統思想的才能,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開展。例如:教師可以為學生制作機械能概念介紹的微課,讓學生能夠在預習中了解到物體的動能和勢能可以相互轉化。學生課前預習能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師在進行微課教育的過程中,能夠把本節重點推送給學生,讓他們可以了解課堂授課基本內容,為接下來的課程打下良好的根底。在開展教學活動之前,教師要認真理解學生遇到的問題,并處理這些問題。
(二)利用微課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盡管高中生已經有了辨別是非能力,但是學生的思維推理才能開展不是很完善,對物理的認識大多樹立在直觀的發現階段。在以往課堂中,教師經過課本給出的物理模型,來考證相關的理論學問,缺乏問題和不同模型的建構推理。高中階段的學生已經形成了本人的認知觀,有一定的質疑才能,直接運用課本理論,學生帶著疑心的態度學習,極易形成慌張頭腦空白的現象,這也是學生“把學問全部還給老師”的緣由所在。注重課堂探求,引導學生籠統、建構、推理課本問題和理論學問,才能使得學生具備終生可持續發展的物理學科素養。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的數學建模才干也是教師需要重點培養的核心素養。
例如:在“機械能守恒定律”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用微課展示下列物理情景:運動員投出鉛球;彈簧的一端接在氣墊導軌的一端,另一端和滑塊相連,讓滑塊在水平的軌道上做往復運動。學生通過微課展示的生活模型,能夠迅速探究得出機械能守恒定律。物理教學運用語言和文字引導學生聯想,在腦海中進行物理教育,以視頻播放的形式,較為直觀地為學生呈現了建模的過程與方法,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常識的建構,培養教學建模的才干。學生的生活與物理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在物理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數學內容和學習要求,有效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發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共鳴,促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學習學問,提升學生學習質量,發展核心素養。
(三)利用微課在課后復習中把握學生的整體性
學校教育開展核心素養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在教堂數學里整體把握高中物理知識是基于高中物理核心素養的根本要求,唯有這樣,教師才能跳出來站在更高的位置上培育學生的物理素養。例如:教師在課后利用微課向學生進行總結“機械能守恒定律”,在微課中總結本節課一共學習了幾種形式的能,幾種形式的能是如何定義的、動能定理的內容和表達式、重力所做的功與物體重力勢能的變化之間存在的關系。學生從宏觀上整體把握物理內容,才能比較明晰地認識知識之間的邏輯鏈條,才能完成對物理認識的條理化、網絡化和系統化,才能充沛發揮微課在教學中的引領作用。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微課的介入與融合使得當今的物理課堂教學再次進發出生命的靈光和智慧的火花。微課感受教育的卓越性,學校和老師的發展能夠在受到尊重的氛圍中培育起來。同時我們也能清醒地認識到利用微課教學對教師、學生的信息素養,微課只是課堂教學的補充,積極研究實驗吸取精華,讓微課在核心素養形成過程中更好地服務于教學。微課物理課堂能夠實現國家教育的目標,構建高效的教學課堂,全面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王磊,徐傳軍,李高偉.微課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應用的思考與實踐[J].中國農村教育,2019(36)
[2]周慶,林叢,趙才.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以《自由落體運動》為例[J].湖南中學物理,2020(01)
[3]黃全安,田杰.微課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實施與探討[J].物理教學,2020(02)
[4]楊棋然,張冬波.互聯網+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學方式的思考[J].國際公關,2020(02)
(江蘇省徐州市第35中學,江蘇 徐州 22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