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建 姜春華
摘要:為了通過實踐強化新時代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通過“政社行企校”合作,構建了職業高等院校學生多種生態文明踐行途徑。以期加強生態文明教育,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培養合格人才。
關鍵詞:新時代;職業高等院校;“政社行企校”合作;構建與實踐
中圖分類號:G6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20)13-0227-03
1 引言
《2018年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仍有217個城市環境空氣質量不達標,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遼河七大流域和浙閩片河流、西北諸河、西南諸河監測的1613個水質斷面中Ⅳ類及以下占25.8%,全國生態環境質量優和良的縣域面積僅占國土面積的44.7%[1],我國生態狀況仍不容樂觀。生態環境是關系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系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離不開生態文明教育的支持,因此,生態文明教育顯得尤為急迫。職業高等院校作為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組成部分,承載著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社會責任與歷史使命,開展生態文明教育是順應社會發展和歷史潮流的客觀需求,應既注重生態文明理論的傳授,又注重生態文明踐行能力的培養。職業高等院校生態文明教育分為3個階段,即認知階段、培養階段和踐行階段,自主生態文明建設能力則是評價生態文明教育質量的唯一標準。
林曾芬[2]指出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重在實踐。增強大學生的生態文明意識并提高踐行能力,實踐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但目前由于學校缺乏有效的組織與客觀的評價體系,缺少切實可行的途徑與長效機制,使得生態文明實踐活動在學生眼中變得更加像是雞肋。針對以上的問題,筆者在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提出“政社行企校”合作搭建生態文明實踐平臺,拓展踐行途徑。
2 “政校”合作
地方“政校”合作就是指高校在互利雙贏的前提下與各級政府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成果轉化、政策研究和決策咨詢等方面開展的協作聯動[3]。因此,職業高等院校應主動加強與地方政府的有效溝通,充分利用地方政府政策資源,搭建生態文明實踐平臺。
2.1 配合生態環保部門,積極開展垃圾分類宣教工作
上海作為中國垃圾分類試點城市,于2019年7月實施《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草案)》已由該市城管局起草并于2019年11月15日開始征求意見,正在進行相關立法程序。但對于老百姓而言,垃圾分類是一次生活方式的改變,需要宣傳教育、需要前期引導、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職業高等院校應積極參與其中,以環保社團、興趣小組為載體,配合地方生態環保部門積極推進垃圾分類宣教工作,為學生踐行生態文明搭建平臺,拓展渠道。學校首先要與地方生態環保部門進行充分的溝通,確定分工和職責。充分利用自身的專業優勢,對宣講團成員進行系統的垃圾分類培訓與考核,確保宣講團成員均能使用簡單易懂又專業規范的語言,解答老百姓的疑惑,如“垃圾去哪兒了?”“不知道手中的垃圾屬于哪類,如何分類投放?”“垃圾分類叫法太多,分不清楚”。學校還應做好組織與評價工作,使每位參與宣講的成員各負其責并做好分類評價工作,確保學生踐行生態文明有成效、有收獲、有感悟,學有所得、學有所長、學有所用,充分體現自身價值。
2.2 充分發揮專業優勢,積極參與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
國務院于2016年10月26日印發了《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的通知》(國發〔2016〕59號),決定于2017年開始開展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2018年為全面普查階段,目的在于全面系統掌握各類污染源的數量、行業和地區分布情況,了解主要污染物產生、排放和處理情況,對于制定實施有針對性的經濟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政策、規劃,不斷改善國家環境質量,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重要意義[4]。職業高等院校應抓住這十年一遇的良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配合地方政府開展全國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工作。鑒于該踐行活動專業性強的特點,學校首先應遴選有專業背景的學生組成團隊,并聘請地方生態環保部門技術專家為學生進行《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技術規定》培訓。考核合格的學生方可獲得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員證,才能在地方生態環保部門的統一部署下開展相關的工作。中山職業技術學院、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等職業高等院校積極與地方政府合作,為廣大學生踐行生態文明理念搭建了良好的平臺。學生可將學到的知識與技能應用于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中、應用到地方生態文明建設中,有助于學生牢固樹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提高生態文明素養,增強生態文明建設能力。
2.3 “政校”聯動,合作主辦環保公益活動
參加環保公益活動是踐行生態文明和綠色發展理念的重要途徑之一。職業高等院校應積極與地方政府開展合作,共同舉辦環保公益活動,構建“政府主導、學校主體、多方參與”的生態環保宣教模式。濟源市委宣傳部、市環保局主辦,濟源中級法院、濟源職業技術學院協辦了“2019年六五環境日大型廣場宣傳活動”。三門峽市生態環境局和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聯合開展紀念2019年世界水日水環境文化體驗活動,通過參觀污水處理廠等方式提升水環境保護意識,弘揚生態文明。通過參加環保公益活動,既能激發廣大學生生態文明建設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又能從中獲得成就感與滿足感。
3 “社校”合作
環保社會組織,是指由個人或社會力量自愿組成的、從事環境保護相關活動的非政府、非營利的民間組織[5]。根據民政部的統計數據,截至2015年年底,中國環保社會組織共計7486個[6]。環保社會組織是推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體制改革的生力軍,是美麗中國環境治理體系形成過程中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核心力量。中國環境科學學會、中華環保聯合會、中國環保產業協會、自然之友、地球村、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等在我國開展環境宣傳教育、提升全民環保意識、倡導公眾參與環保、開展企業排污調查和監督、推動環境立法和公共決策、提供專業環保咨詢與服務、維護公眾環境權益、促進環保國際交流與合作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職業高等院校應重視加強與這些環保社會組織的聯系,一方面利用自身專業優勢為這些組織提供環境污染治理技術、環保法律法規等智力支持;另一方面,鼓勵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努力踐行,如宣傳和普及國家環保法律和政策,參與環保監督,推動綠色社區建設,倡導垃圾分類,為國家環保政策積極獻言建策。通過具體的實踐活動,加深了對生態文明的理解,拓寬了自身生態文明視野,準確把握了生態文明建設的方向,找到了人生的奮斗目標。
4 “行企校”合作
“行企校”合作,就是在校企合作的基礎上,由學校、企業和行業協會建立的一種最新合作模式。職教20條提出“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訓結合,健全多元化辦學格局,推動企業深度參與協同育人,扶持鼓勵企業和社會力量參與舉辦各類職業教育”。職業高等院校以后不能再閉門辦學,行業企業要真正參與學校人才培養、師資隊伍建設、實訓基地建設等各個環節中,學校為企業培養人才,企業為學校培養師資,行業協會提供第三方的人才水平評估,行企校技術、設備和人力資源實現優勢互補。職業高等院校應將生態文明教育融入深化產教融合,推進校企合作的全過程,充分利用行業企業平臺踐行生態文明理念。
職教集團是以若干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職業院校、企事業單位為基礎,并以具備較高水平的職業院校、龍頭企業為主體,共同組成的不具備法人資格的辦學、職業人才培養聯合體[7]。職教集團可以整合政府、企業、學校、行業等多方資源,并最大限度地應用于職業教育活動。職教集團化辦學作為我國職業教育改革的模式創新,是深化產教融合、合作育人的典型范式。因此,職業高等院校應充分利用職教集團平臺,深入政府、行業、企業進行生態文明實踐活動。上海城建職業學院可通過上海建筑職教集團安排學生到上海建工集團開展定崗實習,進行綠色建筑與節能技術的學習與實踐。南京科技職業學院則可借助江蘇化工職教集團開展對外技術服務,為企業研發綠色化工技術和環境治理技術,克服企業發展的瓶頸。學生則可通過選拔進入教師研發團隊,協助教師開展科技研發工作,在此過程中既強化了自身的理論知識,又提高了自身的實踐技能,增強了自身生態文明建設能力。
“政社行企校”合作為新時代職業高等院校學生構建了生態文明踐行途徑,拓展了實踐渠道,幫助學生深刻理解生態文明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內容,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幫助學生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掌握生態文明知識,具備生態文明建設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生態文明建設領導潛力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1]中國生態環境部.2018年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R].北京:中國生態環境部,2019.
[2]林曾芬.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重在實踐[J].浙江青年專修學院學報,2013(4):44~46.
[3]劉金存.地方高校的基本職能與“政校合作”動力要素[J].江蘇高教,2011(6):62~63.
[4]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的通知(國發〔2016〕59號)[R].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2016.
[5]康宗基.生態文明視域下中國環保社會組織的發展[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4(5):50~54.
[6]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2015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R].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2017.
[7]王曉勇,盧 兵,秦詠紅.基于現代學徒制的技術聯盟式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7(2):45~48,52.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Practice
Approach in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New Era Based on the Cooperation
of Government, Society, Industries, Enterprises and Colleges
Zhai Jian1, 2, Jiang Chunhua1
(1.College of Biology and Environment, Nanjing Polytechnic Institute,
Nanjing, Jiangsu 210048, China; 2. Research Center for Urban Development,
Shanghai Urban Construction Vocational College, Shanghai 200438, China)
Abstract: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focuses on practice.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cooperation of Government, Society, Industries, Enterprises and Colleges, a variety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practice ways fo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is constructed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train qualified talent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Key words: new era; vocational colleges; cooperation of Government, Society, Industries, Enterprises and Colleges;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