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音樂教育不僅能促使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在校園文化建設中也能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利用音樂教育推進校園文化建設,可以讓學生在輕松、和諧、人文化的校園環境下成長,從而實現全面發展。文章首先分析了音樂教育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隨后提出了校園文化建設中強化音樂教育的路徑,以供參考。
關鍵詞:音樂教育;校園文化建設;意義與路徑
良好的校園文化是一個學校的基礎和底蘊,其在學校發展過程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良好的校園文化還能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讓學生養成正確的觀念,更加健康的成長。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注重校園文化的建設。音樂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其可以愉悅情感、放松心靈,培養藝術審美。因此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學校應當重視音樂教育的作用,通過強化音樂教育來構建良好的校園環境,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水平的提升。
一、 音樂教育融入校園文化建設的意義
(一)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理想
遠大的理想信念會成為人生的指路明燈,沒有理想和信念會導致迷惘,缺乏目標會導致動力的喪失,因此想要取得成功,就一定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學生階段是理想觀念形成的重要時期,學校往往會通過思想政治教育來幫助學生認識到理想的重要性,隨后幫助學生樹立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并促使學生為自身理想努力奮斗。音樂教育也能在這一過程中發揮作用,優秀的音樂作用能發人深省,讓學生產生強烈的共鳴,學生在音樂中產生的感受是非常真切的,這種感受可以在學生樹立理想中發揮自身的參考價值。在音樂的引領和指引下,學生可以找到人生的方向,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效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補充和拓展,所以音樂教育應當成為校園文化的組成部分。
(二)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操
隨著信息技術融入人們的生活,社會中各種不良行為都會隨著網絡進入到學生的視野中,這會對學生產生不良影響,不利于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養成。與之相對,良好的校園文化憑借積極向上的氛圍可以讓學生養成正確的道德觀念,在和諧友善的校園氛圍下,學生也會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在文化氣息濃厚的校園環境下,學生會努力學習,積極獲取知識來拓寬自己的眼界。所以一定要構建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來實現對學生的正向引導。優秀的音樂作用往往蘊含了豐富的生活哲理,其可以讓人產生聯想,引起人的情感共鳴,從而潛移默化的熏陶人的情感。通過音樂教育可以讓學生關注自身的精神世界,學生在欣賞音樂過程中可以保持寧靜平和的心態,這有助于部分學生克服偏激心理,促使學生健康成長。因此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應當充分利用音樂教育強大的育人功能,通過音樂來強化思想道德教育,從而讓學生養成正確的價值觀念。
(三)促進學生人文素養的提升
對學生來講,除了掌握學校教授的知識外,還應當盡可能多地了解一些人文藝術類常識,這樣才能拓展自身的眼界和知識面,并且自身思維能力也能得到發展,這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都有著較大幫助。作為一種藝術形式,音樂在整個人類發展史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通過對這些內容的了解可以有效促使學生人文素養的提升,并且對于部分對音樂本身不感興趣的學生來講,這些背后的故事無疑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此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應當融入音樂教育,通過多形式的音樂以及其背后的內容來豐富學生認知,從而促使學生人文素養的發展。
二、 音樂教育融入校園文化建設的路徑
(一)豐富音樂教育形式
在音樂教育中,跳動的音樂和幽默的節奏旋律能夠影響人們的心靈,因此科學的音樂教育方式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審美性與時代性也讓音樂具備了強烈的感染力,其可以激發人們的情感,能夠在無形中影響人的行為。因此在校園建設過程中,有必要通過豐富音樂教育形式,讓這一藝術形式成為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音樂的形式多種多樣,這些都可以成為課堂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多媒體技術走進課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學生播放形式多樣的音樂,這些無疑可以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從而沉醉在音樂的海洋中,感受音樂帶來的感動,極大的滿足學生的情感需求。當然,教師還可以依據校園文化建設設計各種與音樂相關的實踐活動,實踐性的活動可以激發學生的參與欲望,從而進一步感受音樂魅力,這有助于良好校園文化的構建。比如在學習關于“古典音樂”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依據教學任務讓學生聽關于古典音樂的作用,同時向學生講解關于古典理論的知識,這可以豐富學生的見識。隨后可以組織與之相關的活動,讓音樂天賦較高、具有表演熱情的學生進行古典音樂演奏,這種方式既是對學生的鍛煉,也有利于校園文化的打造。此外,想要將音樂教育融入校園文化建設中,教師也要考慮到學生的個性化需求,這樣才能完全激發學生的熱情,并且通過音樂作品感悟生活,從而建立積極向上的生活觀念,這也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
(二)通過搭建音樂教育平臺來建設校園文化
雖然音樂在素質教育中可以扮演重要角色,但是僅憑音樂課堂很難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而在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音樂教育的人文作用也能得到發揮,這有助于學生素質水平的提升。作為課程教學的外在表現形式,良好的校園文化可以補充課堂教育的不足,成為學生全面發展的載體和依托。良好的學習環境可以決定學生的氣質與人文品位,將音樂教育無疑可以促進良好校園文化的構建,從而提升學生的藝術修養水平。但是由于課程體系的不可替代性,想要進一步提升音樂教育的效果,學校就需要打造更加廣闊的平臺來強化其作用,從而形成良好的藝術教育氛圍。學校管理中應當更多的組織和安排音樂教育時間活動,通過系列化的音樂活動為學生打造學習平臺,這一平臺也可以成為學生展示和表演的地方。比如,學校可以舉辦音樂藝術節來豐富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這對于學校內部的音樂愛好者來講無疑是一場“狂歡”,音樂節的舉辦可以讓這一藝術形式順利走進學生的生活,從而成為學生今后學習和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外,院校之間的合作也可以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跨院校的交流可以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并且這種廣闊的平臺有助于提升學校的藝術氣息,從而讓音樂成為校園文化的一部分。
(三)組織音樂社團活動,構建活潑的校園文化
學生在興趣主導下組建的團體被稱為社團,其是學生校園生活的重要內容。社團往往會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讓學生充分發揮個人特長,從而實現自身的發展。因此想要通過音樂教育來建設校園文化,學校管理者就應當將學生的愛好與學校的精神風貌結合在一起,通過多種形式的社團活動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社團活動中。社團活動的開展還有利于傳播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這有利于學生精神風貌的轉變,從而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促使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音樂社團可以從音樂類型出發,比如搖滾社、民歌社以及流行樂社等;也可以從樂趣種類出發,包括吉他社、鋼琴社以及架子鼓社等。此外,音樂也可以與其他形式的藝術形式相結合,音樂與舞蹈社團的融合可以讓社團活動更加豐富多彩,也能讓學生的審美在多形式的藝術下得到熏陶。比如,學校想要舉辦節日活動,可以讓社團之間合作組織一場大型的音樂舞蹈秀,這可以讓活動更加有趣,從而促進良好、歡快的校園文化的構建。在社團活動交流中,也能展現出團結、友愛的氛圍,這也是校園文化的一部分。音樂社團活動形式的校園文化建設是由學生參與和主導的,這不僅能豐富校園文化的內容,還能喚醒學生的主人翁意識,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校氛圍更加活潑,這無疑可以提升學生對學校的喜愛程度,從而在學校中更努力地學習和生活,這也是校園文化建設的目標。
(四)加強校本課程的開發
想要利用音樂教育來推動校園文化建設,就需要構建更加健全的校園文化體系,這不僅需要學校管理者的努力,還需要教師摒棄傳統教育觀念,關注當下教育改革的發展,并且將先進的教育理念融入校本音樂課程開發中。只屬于自身學校的課程體系是健全校園文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不僅能促使學校更長遠、更健康的發展,還能培養出更高素質的學生。對于校園管理者來講,應當注重公共藝術課程的設置,讓其更好地貼合學生的意愿與需求。在校本課程開發過程中,學校要從細節入手,做好分門別類工作,讓音樂有更明確的分類。比如課設古典音樂課程、現代音樂課程以及樂器表演課程等,讓學生有自主選擇權,可以依據自身喜好去選擇想要學習的內容,在興趣的驅動下,學生也會表現出更強的探索欲望,審美情趣以及文化品位在這一過程中都會得到提升。而教師則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和知識儲備量,這樣才能通過音樂鑒賞教學來提升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讓音樂成為學生今后學習和生活的不可或缺元素。
三、 結語
在校園文化建設當中,音樂教育可以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作為一種重要的藝術形式,其可以促使學生人文素養的發展,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還能讓幫助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從而實現綜合素養的發展。要想利用音樂教育來完善校園文化,就需要學校管理者依據學校的發展特色來靈活設置課程,同時重視學生的校園生活,組織社團活動并構建音樂教育平臺來促進學生音樂素養水平的提升。教師在重視理論教育的同時,還應當通過實踐活動來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熱情。這樣才能將音樂元素盡可能多的融入校園文化建設中,最終實現讓學生在良好的校園文化下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許秀君.音樂素質教育促進高職校園文化建設的路徑思考[J].才智,2017(35):184.
[2]楊琳.音樂素質教育促進高職校園文化建設的路徑思考[J].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13(10):138-140.
[3]楊三峽.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中舞蹈教育的體會探討[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2):157-158.
[4]陳湘輝.音樂教育對加強非藝術類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路徑研究:以河南應用技術職業學院為例[J].北方音樂,2019,39(5):135-136.
作者簡介:
徐靜,甘肅省平涼市,甘肅省靜寧縣城關初級中學。
課題項目:文章為平涼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2020]PLG420《初中音樂教育融于校園文化建設的實踐與研究》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