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商務職業學院商務外語系 殷 品
新時期下的“一帶一路”范圍 ,將古代絲綢之路的范圍幾乎擴大到了人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如經濟貿易、金融經濟、電子商務和旅游等。這也導致范圍內的相關人才需求量逐年增加。官方公布的數據中,每年提升的專業分數線和增加的報名人數,便是最佳數據佐證。對這些專業性人才的要求,不僅要求過硬的專業知識和素養?!耙粠б宦贰背h的著眼點在于國際間的互利合作,因此專業人才必須還要在外國語言上有一定的基礎,比如國際通用語言之一的英語。這也使得英語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當前背景之下英語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目前,我國的高職院校都按照教育部及相關部門的要求開設了基礎教育課程,如英語已經成為高職學生的一門必修基礎課程,但高職院校英語教學存在以下問題。
1.公共英語教學重心偏移
高職公共英語課主要是對學生的專業英語和基礎英語進行培養,能保證同學們的基礎英語能力,如交流、溝通、書寫等,能做到簡單對話與溝通。在高職院校,針對公共英語教學的通用性考試為英語應用能力等級考試。這個考試通過試卷的方式將答卷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劃分為A 和B 兩個等級??荚囋谝环矫鎭碚f能夠保證公平,使結果具備可信度,但在另一方面也會帶來壓力。壓力不僅局限于要參加考試的學生,也會在無形之中轉移到教師和學校身上。
2.公共英語教學內容死板
在普通高等院校中,大部分學校的公共英語課程所采用的教材大同小異,甚至很多學校都采用的是同一套教材。高等院校教育的普適性使得公共英語的教育更具有范圍的廣度,而不是內容的深度,因此英語教育不需要考慮文理和專業的問題。但在前文中我們已經非常清楚高職院?!皩嵱眯浴边@一重要特征,因此,普通高等院校的這種教育方法在高職院校就表現出了水土不服。
考慮到高職院校學生的成長環境不同、英語基礎不同、學習能力不同、接受新知識的吸收消化能力不同,英語教育就不能一視同仁。例如高職院校中的藝術類學生,與普通高等院校的藝術類學生有相同的問題,就是文化課水平稍弱,讓這樣的學生去適應一套標準教材,其難度可想而知。所以,強求統一標準的英語教學就會使得教學內容死板,不具有針對性,反而會與高職院校開設英語課程的初衷背道而馳,與高職院校設立的初衷不符。
3.公共英語教學方式傳統
由于硬件設施的限制,盡管高職院校已經較之前的教育方式改進不少,但目前我國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依舊采用的是以教師授課為主的方式。這種教育方式在當前“一帶一路”的背景之下,已經無法進行行之有效的教育。這種方式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的學習參與度和完成度不高。教師在課堂上與學生無法形成良好互動是由于教育方式選擇不當,學生在課堂上提不起學習英語的興趣,就別提在課下保持超高自制力進行主動學習等活動了。而目前,高職院校仍舊采用期末考試這種“一刀切”式的省事評價方式,無法全面、真實地反映學生的英語能力水平。
1.高職學生英語基礎薄弱
我們知道,目前我國的高職教育還沒辦法做到和歐美國家高職教育相匹敵。單從學生的角度來講,高職院校的學生中,學習水平和能力處于平均線水平線左右的較多。這些學生的共同點便是基礎知識較為缺乏,同時學習能力較弱。面對這些英語基礎普遍薄弱的學生,高職院校的公共英語教育難度系數較普通高等院校大了不少。
2.高職學生缺乏學習熱情
在第一點中我們論證了高職院校的學生普遍存在基礎薄弱的問題,然而要解決這個問題,學生需要做的事情很多,這些問題解決起來需要相當強的自制力和自我規劃能力,稍有不慎就會形成惡性循環。由于不愛學,就學不好,學不好導致成績不理想,成績不理想就會更不喜歡學習,最終導致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不斷消減,尤其是英語這種需要長時間進行詞匯、語法與語感積累的學科。這就在無形之中增加了高職學生英語能力培養的難度。
由于學習熱情的匱乏,這些學生把“終身學習”移出了未來人生的規劃之中。這些在學習上受挫的學生選擇了高職這種應用性強的院校,但是即便是高職也需要接受基礎性教育。這些學生很少有對學習的規劃,因此不注重積累,更注重考試是否通過、自己能否拿到畢業證書。這些喪失主觀能動性的“填鴨式”學習,不利于高職學生英語能力的培養,也不利于高職教師的英語教學。
1.高職英語教師數量不足
由于高職院校學生數量較多,因此就需要與之相匹配數量的教師。但是由于一些原因,當前高職院校的教師數量是無法填補這個缺口的。目前一些高職院校的解決辦法是外聘教師,如外聘校外教師或者相關機構。高職院校的英語教育也是如此。這種類似外包服務的模式,使得英語教育教學質量有好有壞,無法真正做到對學生負責。
英語教師數量不足,專業性英語教師更為缺乏。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當前我國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師以英語專業出身為主,主要集中于英語語言文學和教育專業,這在我國各大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師招聘上也能看得出。但問題在于這些教師接受的教育,與他們將要在高職院校中教授的內容有出入。主要是由于輸入與輸出的標準不同,因為高職教育更注重實用性。因此,目前高職院校的英語教育不止需要大量的英語教師,更需要高質量的英語教師。這里的高質量英語教師指的是具備較好的英語語言學習能力和教學能力,同時也能在其他專業方面為學生提供指導和教學的教師。僅擁有教師資格證的教師,在當前“一帶一路”的背景之下,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2.高職英語教師教學理念落后
前文中我們提到,當前高職院校公共英語的教學方式較為傳統,不能適應時代的需求,一方面是高職院校的目的不清晰,另一方面也是教師的問題。教師習慣性地向學生傳授知識,這種知識層面的不對等使得教師天然地將自己看作一節課堂的重心,整個教學活動都圍繞著教師講授的內容展開,學生參與度較低。這種情況使得教師教授的內容,如傳統的聽說讀寫等,永遠是紙面上的聽說讀寫,很難讓學生將其應用于實踐。這與高職教育實踐性與應用性的初衷大相徑庭。
當前,為了能更好地與“一帶一路”建設相符,勢必要對當前的公共英語教育路徑進行改革和創新。高職院校的公共英語教學在這項巨大跨國活動中起到的作用非同小可,能夠為“一帶一路”建設輸送大批適應性人才。因此,高職院校的公共英語教育改革可以試著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在當前我國“一帶一路”的倡議之下,我們對人才的需求可以歸結為“復合型”人才,即既有過硬的專業知識和素養,又能夠掌握一門國際語言,并能夠進行無障礙溝通。因此,高職院校的公共英語教學要以當前人才的需求為導向去改革,這樣才能做到有針對性。
具體而言,在公共英語教學的方方面面都要做到注重實際應用。教學要從側重理論知識,向側重實際應用方面轉變,聽、說、讀、寫、譯能力的訓練缺一不可。在英語教材的選擇上,要注重整體和部分的有機結合與統一,既要注重特殊學生群體的需求,又不能過于特殊使得英語教育無法進行。選擇適合高職院校學生的英語教材,才能使培養人才這一步的難度降低。
盡管目前我國高職院校的學生普遍學習能力不強,對學習的熱情也不足,缺乏對自己所學課程和整個學習生涯的規劃與總結,但是為了適應當前“一帶一路”背景下對人才的需求,我們首先要做的仍舊是加強對學生的基礎教育。首要任務是從詞匯、語法、語感的訓練與培養開始,在每一次微小的努力與鼓勵中不斷建立起學生的自信,增強他們對學習的熱情,這樣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自然也增強了,學生就能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
“一帶一路”倡議的參與國眾多,我們在與對方的交流中不僅要注重溝通的流暢度,更要注重共同的效率和效果。這就需要引入英語的人文教育,了解一個國家的歷史和風土人情,有利于學習興趣的培養,更能增加雙方溝通過程的愉悅度。
各高職院校不僅要增加本校英語教師的人數,還要減少外聘教師的數量,降低英語教學風險。盡管在教師的招聘中,專業是重要的考核標準,但也應將教師的英語實際應用水平納入招聘的考核范圍之內。
對于通過考核予以聘用的教師,必要的環節是進行教學培訓??梢云刚埿M饩哂胸S富實踐經驗的教師進行培訓,讓教師能夠迅速熟悉高職院校公共英語的教學側重點和特點,還可以對行業知識進行培訓。在日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能力,劃分并制訂不同的教學計劃,讓英語教育擁有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