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視唱練耳課程作為各個音樂學院的基礎課程,在特殊時期如何從線下授課轉為線上授課,其操作性、和學生的溝通、知識的傳授方法都對教師提出了不同的挑戰。本文以超星系統線上授課為基礎,試析線上授課之現狀,以探索更多線上授課之可能。
【關鍵詞】超星;線上;視唱練耳;授課方案
【中圖分類號】G64?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002-767X(2020)20-0215-03
【本文著錄格式】許多.隔空不隔教,學習正當時——以“超星慕課”為線上教學平臺的視唱練耳課程教學方法討論與案例分析[J].北方音樂,2020,10(20):215-217.
2020年3月開學以來的特殊時期,全省高校將原本應該在線下的課程最大程度地移至線上,開展了線上教學課程。
作者所在的四川文化藝術學院線上課程開展以來,各類課程的教學從線下轉移到線上,學生學習熱情高漲。本文以個人的微小教學經驗撰寫此文,旨在分享線上教學之做法,分析線上教學之優勢。
一、視唱練耳學科概況與現狀
在我國藝術類高校的音樂專業的基礎理論課程設置中,視唱練耳課是音樂專業學生必修理論課的基礎課程之一,也是音樂專業學生所需要掌握的理論技能之重中之重。
(一)學科概況
視唱練耳課程的重點主要被分成兩大部分:“視唱”與“練耳”。顧名思義,“視唱”意味著要求音樂專業學生擁有“視譜即唱”的能力,在拿到樂譜之后在短暫的時間內將樂譜的內容分毫不差地表現出來;“練耳”則更偏重考驗學生的聽覺能力,教師在課堂上,會要求學生從“聽見音響”到“用樂譜和音符準確表述出所聽音響”的過程。而這一過程所展現的書寫結果,則是對學生整體綜合能力的體現,也是對學生整體知識水平掌握的一個考察方式。
(二)線下教學的教學現狀
視唱練耳課程在以往的教學實踐中,一直都是以師生面對面為基礎:
視唱,是老師運用鋼琴帶領學生學習當節課所需要學的包含了新的節奏形態、拍號、音高的視唱作品,并復習舊的視唱內容,為學生及時修正錯誤。在糾錯過程中,給出正確的音高、節奏、節拍上的示范。
練耳,長期以來,均以老師在鋼琴上(或是電腦上)彈奏(或播放)出聽力作業,學生現場書寫,書寫后給老師檢查,并當場指出書寫錯誤,提出修改意見為主要內容。
綜上所述,我們通過上述對課堂行為的描述可以看出,視唱練耳這一門音樂理論基礎課是一個極度依賴師生之間緊密配合的課程。
二、線上教學的挑戰
視唱練耳課的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相比,最大的困難點是,老師無法和學生面對面進行一些必要的課堂互動,這讓老師在授課上出現困難:
無法直接地監測學生是否在上課時間做了老師所要求的行為,而不是在手機的另一邊走神或玩耍;
理論知識與課堂實踐結合時的知識點融合、講述會出現舉例的困難。
所以,經過一段時間視唱練耳課程的線上授課,筆者摸索出以下一些簡單并有效的方法下,以供參考。
(一)視唱的線上學習
1.運用相關APP,促進視唱練習
學生在校的時候,針對視唱練耳課后的視唱練習,學生的學習模式為:老師在課堂上布置作業,學生下來在琴房里隨時用鋼琴修正自己的音高,通過這樣的方式來進行視唱練習。單個或多個學生聚集在一起,也可以產生學生之間相互監督的良好學習環境。
然而疫情以來,學生獨自在家,視唱的練習或許會因為家中條件的限制時,教師可以推薦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在各大手機應用市場上下載類似于“練耳大師”“酷樂隊”等一系列的有鋼琴鍵盤與鋼琴準確音高的手機軟件,用于自己練習視唱時提供正確的音高,也給一部分以“家里沒有鋼琴”作為借口的學生“斬斷后路”,幫助他們高效率完成平時的視唱練習。
2.使用聊天窗口,完善視唱檢查
在平時的線下課堂活動中,老師布置視唱作業后,由于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所以作業的檢查是通過老師要求學生分組抽唱,或老師逐個一對一與學生進行檢查,并糾正學生在音高、節奏、節拍上的錯誤。
但在線上教學中,老師和學生是無法直接面對面進行視唱作品的檢查的。因此,筆者采用的方案是“聊天窗口內點名檢查”。
此時老師需要做的是,將布置同樣的作業的學生拉進同一個聊天群(微信、釘釘或其他)。在一個群內,老師可以給學生編號,規定每個人唱一個樂句或一個樂段,大家在群里采用語音接龍的方式,將自己的視唱練習反饋給老師。以這樣的方式,監督并督促學生練習視唱作業,起到了能檢查每個人的視唱練習之作用。
(二)練耳的線上學習
1.運用超星多重功能,優化練耳線上訓練
線上課程的練耳訓練的難點在于:老師在播放或演奏一個練耳習題時,無法監測學生在另一邊是否同時認真書寫記錄。從筆者上課時的事例表明,老師在發放練耳習題時,有一部分學生會開始玩耍,由于缺乏面對面的監督,學生在這一階段異常難以監控。
而超星的線上慕課系統,有非常多監督學生學習的手段與辦法,例如:簽到、考試、提交作業等。從視唱練耳的線上教學角度來講,教師可以通過“簽到、直播”等手段對課堂進行一個整體的課程進度掌控。
2.簽到:督促學生在網絡另一端自覺學習
在進行線上的練耳訓練時,我們為了規范學生學習行為,讓其不要在一旁邊聽課邊玩,而是要求學生跟隨老師的課堂進度一起進行訓練。因此,教師可以運用“簽到”這一功能對學生進行約束。
在上課的第一時間,要求學生用上一節課布置的作業答案進行圖片簽到,如此一來,教師能夠在上課的第一時間看到學生作業的真實情況。
在課堂練耳中提交完成作業的簽到:教師可以在給學生發放作業前,先對作業的格式與題量做出說明,并且在發布練耳內容的錄音或視頻之后,給學生規定數分鐘以內的整理譜面的時間。時間一到,立刻展開課堂內簽到,筆者將其稱為“交作業簽到”。此次簽到時間非常短,目的之一在于敦促學生在錄音播放時就要寫出內容,目的之二可以最大程度地有效避免學生之間相互傳播答案并抄襲的現象發生。
如此一來,教師可以有效并迅速監督到學生的整體書寫情況。
3.直播:直播網絡批改,最大程度模擬面對面作業批改
經過上課時要求學生“帶圖片簽到”后,老師可以批量迅速地看到每一個人的作業。這是線下上課所無法擁有的優勢。而進行課堂改題時,因為有了“直播”這一程序,學生從系統上提交作業以后,教師可以運用直播技術,在直播間,在線批改每一個人的作業。改到某個學生時,如果教師對該生的作業提出問題,該名學生可以第一時間對老師的問題做出回復。
三、視唱練耳線上課程案例分析
在此,作者在四川文化藝術學院音樂學院所教學的班級:2019級某聲樂本科班為例,提供一個實際教學班級的線上學習事例,作為上述線上課程理論方法的實例參考。
(一)班級學生學習概況說明
該班級學生學習氛圍良好,知識水平基本保持一致,求知欲十分旺盛,所以,在開展線上的視唱練耳學習期間,從練耳交作業簽到,到直播改題,該班級一直都能與老師積極配合,并且該班級每個學生都能夠在最短時間內糾正自己作業上的問題,所以,師生配合十分默契。
(二)班級學習內容介紹
該班學生一共41人,視唱的內容為“法國視唱教程1B”;練耳的內容為大題量、單條長度為四小節的練耳單旋律單元作為聽力練習。該聽力練習難度相對較低,讓學生感到挑戰的是大題量帶來的壓力(譜例1)。該練習由一條原型旋律、八條音高無變化但節奏與節拍改變的旋律組成,一共五條,譜例后略。
(三)學習期間預防出現狀況的方案準備
該班級在超星上課時,為了避免一些問題,老師將采取一些打考勤的監督手段,以避免老師若因上課而監督不及時,學生會在網絡的另一端開小差的狀況。
例如,在進行直播改題時,教師改到某位學生的作業,出現的問題較多,產生的瑕疵很大,此時,教師對該生點名,并針對作業提出問題時,若學生久不回應,這時,就必須對學生在線上課程學習時提出更高的要求——直播時老師點名提問,若學生沒有立刻回答,老師將有權利對該名學生的簽到狀況進行修改,從“已簽到”修改為“早退”或者其他狀態。
(四)師生配合呈現良好的效果
雖然每一次都會有個別學生出現小問題,但該班級學生總體情況讓人滿意。無論是從上課的簽到,還是練耳的直播改題,學生很積極地針對上課所遇到的困難,將問題大膽地表達出來。因此,課堂氣氛融洽,師生交流順暢。
四、視唱練耳線上課程總結
在線上課程開展過程中,總會遇到各式各樣的、線下從未遇到過的問題。但身為教師,用實際行動給學生做出榜樣。授課總結,無非以下兩點:
(一)逢山開路,以師為重
特殊時期,上課思路與時俱進,高校的課程從線下轉為線上,從學生的心理角度來說,接受老師的線上教育,或許會出現抵觸情緒,或者是懈怠,在家學習,缺乏良好的學習環境。此時,老師應該以身作則,無論是在學習方法方面替學生給出解決思路,還是作業思路方面遇到困難,任課老師都用自己的工作和學習經驗幫學生解決線上的難題
(二)遇水架橋,以生為本
在學生遇到具體困難時,任課老師應當以身作則,在給出解決問題方案后,親自示范解決難題的手段,并給予學生鼓勵,直到問題的解決。疫情期間,每一個人的行為都會對我們的社會造成積極或負面的影響,當學習上遇到困難,而學生又無法在家中獨立解決時,任課老師應當考慮學生所難,替學生考慮他們想不到的一些事情,盡量做到在家中學習時,也能和在學校學習時的狀態幾乎一致。
線上開展學科教學,是作為一個教師,將線下課程教育搬到線上,“從零到一”,再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過程。雖然些許坎坷,但能夠通過摸索,得出不一樣的教學角度,有了特殊的教學體驗。
作者簡介:許多(1989—),女,云南,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音樂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