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蘭
摘 要:信息技術在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的過程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尤其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開展中,不僅將抽象的語言文字以圖片、視頻等形式直觀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點燃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使學生在其輔助下,透過文字語言感知文本內涵,加深理解。基于此,在組織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的時候,嘗試運用信息技術引導學生有效閱讀。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信息技術;深度融合;融合對策
《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中著重強調了教師要重視信息化教育,同時提出了信息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的觀念。在此指導下,我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進行了審視,發現以語言講述為主的方式,是難以點燃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深刻理解文本內涵的。同時,我也對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融合進行了探究,發現信息技術在閱讀教學活動開展中不僅可以創設輕松自由的教學氛圍,還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在多樣技術手段的輔助下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基于此,我在組織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的時候,這樣對信息技術進行了應用。
一、營造閱讀環境,激勵自主學習
在傳統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開展中,我們總是會看到這樣一種現象:教師從一上課就一直拿著書本,高談闊論,而學生,呆呆地坐在座位上,或者盯著書本,或者盯著老師,其一句話也不說,老師的聲音回響在教室的各個角落里。如此課堂氛圍異常枯燥、乏味,而且,學生也難以產生學習興趣,自主學習的實現更是無從談起。環境對學生的學習起著重要的影響。當課堂氛圍輕松自由的時候,學生會不由自主地放下內心對學習的戒備,積極地參與其中,甚至可以與教師進行互動。當課堂氛圍沉悶無趣的時候,學生內心深處產生厭倦,甚至想要逃離課堂。面對此情況,我在組織語文教學活動的時候,對如何創設有效的閱讀環境進行了探究,發現信息技術的應用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方式。以《精衛填海》為例,在導入活動開展中,我直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了《精衛填海》動畫片。形象的畫面一經展現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無需我過多督促,學生會自主地將視線集中在動畫片上。在觀看的過程中,其看到一只鳥用嘴巴叼著石頭、樹枝等扔向大海。看到這一幕的時候,有的學生發出了譏笑聲,覺得這只鳥太傻了。有的學生則開始沉思:這只鳥為什么要這樣做呢?學生所展現的不同表現,都表示著其參與到了課堂活動之中。把握學生的學習狀態,我結合動畫片內容向學生提出了這樣的問題:這只鳥為什么要向大海中扔石頭樹枝呢?它最后真的把大海填滿了嗎?如此問題,自然會點燃學生的探究興趣,學生帶著高昂的情緒投身到語文探究活動之中。接著,我引導其閱讀教材文本,從中探尋問題的答案。這樣用信息技術導入新課的方式,不僅點燃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設出了輕松自由的課堂氛圍,還使學生在問題的驅使下,對文本內容展開了探究,有效地進入課堂,為后續教學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視頻動畫欣賞,加深文本理解
心理學研究表明,多種感官的刺激可以使學生更好地記憶知識,參與學習。在傳統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的照本宣科難以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等感官,從而導致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對知識進行死記硬背。基于此,我在組織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的時候,經常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搜集動畫視頻,引導學生觀看。以《爬天都峰》為例,就我執教班級的大部分學生來說,其沒有見過天都峰,在理解文本的時候,無法在腦海中建立天都峰印象,自然無法意識到在困難面前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要善于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面對此情況,我在組織教學活動之前,搜集了天都峰的旅游片和說明,利用信息技術軟件將其制作為微視頻。在課堂教學活動開展中,我則利用多媒體展示此微視頻。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會看到雄偉壯麗且坡度較陡的天都峰,在視覺的沖擊下,自主建立深刻的印象,同時發出“好難爬”這樣的感嘆。在學生“感同身受”的情況下,其自然可以結合文本中的語言文字,對孩子和老爺爺爬天都峰的行為給予肯定和贊揚,同時理解文本內涵,自然意識到在困難面前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還要與其他人相互鼓勵,互相學習。如此教學,不僅在學生自主感知的過程中完成了教學任務,還使學生在體驗中加深了對文本內涵的理解,有利于提升語文閱讀課堂的教學質量。
三、開展閱讀活動,體現學生主體性
部編版語文教材中精心地設計了“閱讀策略”模塊,旨在引導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掌握閱讀策略,并就之后的幾篇文章進行自主閱讀。對于小學生來說,閱讀策略的掌握是尤為困難的。而且,其自主學習能力有限,很難投身到自主學習活動之中。基于此,我在組織了教材中的文本閱讀教學之后,就剩余的篇章,為學生設計了明確的閱讀任務,并鼓勵學生在課后發揮網絡渠道的作用,就探究到的知識內容進行分析,合作寫出閱讀感悟。具體地,以四年級上冊的第二單元為例,這是本套書的閱讀策略單元,其教學活動的開展需要學生結合文本,從不同的角度對其進行思考,自主地提出問題。基于此,我引導學生在課后自主閱讀《蟋蟀的家》一文,并按照課堂學習的策略提出問題。之后將自己的問題以網絡渠道反饋出來,從而實現全班的合作探究。在此次探究的過程中,學生掌握著主動權,其可以發揮各自的能力給予解答,進而在互幫互助中理解文本,實現對提問策略的靈活運用。
總之,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要重視信息技術的應用。運用信息技術導入課堂,創設教學氛圍;運用信息技術引導欣賞視頻,理解文本;運用信息技術鼓勵學生自主閱讀,運用所學,從而提升其閱讀能力。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