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淑娟
【摘 要】 在國家推進教育改革之后,學生培養的目標也隨之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生思維品質。教師應當在教學的各個環節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掌握物理學習的知識和方法,鼓勵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逐漸提高物理學習的水平和綜合素質。
【關鍵詞】 初中物理? 自學能力? 教學策略
自學能力是指通過學生自身的努力,通過分析、實驗等方法自主探究,獲得知識的能力。自學能力不是學生生來就有的天賦,也不會因為學生基礎的好壞而有所不同,教師需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培養自學的能力,通過后天的努力逐漸養成良好的思維和學習模式。教師在培養的過程中需要充分尊重學生的選擇,鼓勵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的學習風格,在課下能夠自主學習獲取新的知識,從而提高初中物理學習的有效性。
一、合理制定目標,明確自學要求
清晰合理的教學目標能夠讓學生在自學的過程當中,更好地把握重難點,做到有的放矢地高效學習。教師應當在課前預習、課后總結等環節給予學生充分的自學空間,幫助學生把握大致的學習目標和方向,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以《聲音的特性》這一節的學習為例,這一課時的內容較為簡單,需要學生結合日常的生活經驗,初步總結得出聲音的特性,教師可以有意識地讓學生對于教材中比較簡單的板塊進行自學,建立學生的自信。首先,教師提前給學生列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明確學習的重難點,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書中標記基礎知識的內容,并通過自學初步理解相關的物理概念,遇到難點問題主動進行標記。教師通過給學生限時的方式讓學生自主調節自學節奏,在學習的過程中自主篩選中難點內容。隨后,在課堂交流環節,教師邀請學生分享自學所得,不少學生找出了中難點內容,除此之外,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大膽提問,說出自己不懂的知識點,教師進行及時的補充講解。最后,在學生完成了初步自學之后,教師再針對自主學習前提出的學習目標進行一次隨堂檢測,確保學生真正搞懂了課堂學習的內容,明確了自學的要求。
二、激發自學興趣,培養自學習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教師需要充分把握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征,多安排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針對目前初中物理教學形式較為單一的問題,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和物理實驗不斷充實初中物理課堂,讓學生感受到物理學習的樂趣,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以《分子動理論的初步知識》為例,在課堂導入的環節,教師可以通過一個小實驗吸引學生的興趣,把一瓶酒精倒在一個敞口的容器中,一會兒整個教室充滿了酒精氣味,在觀察到這一現象之后教師問學生為什么,這樣導入課堂既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又能在教師引導下正確認識到分子在不斷運動。此外,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鼓勵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如“鉛塊實驗”學生邊做實驗邊學習,逐漸進入學習狀態,仔細觀察現象在發現問題后也能夠及時進行交流討論,第一時間解決。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還可以引入現代多媒體技術作為教學輔助手段,在學習《分子動理論的初步知識》時,可以用動畫模擬出“水和硫酸銅溶液的相互擴散”以及“金和鉛的相互擴散”,從而讓幾天甚至幾年才能完成的實驗在短時間內即可完成,給學生呈現出豐富多彩的畫面及直觀的物理現象。學生在觀看的過程當中如癡如醉,感受到了物理學習的神奇與魅力。最后,在學生的呼吁下,教師可以提供相關的物理網站,將有趣的物理視頻和物理小知識發送到班級QQ群,供學生進行課下學習,不少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鉆研物理知識,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提高了物理學習的能力。
三、加強方法指導,培養自學能力
學生的學習離不開教師的指導,學生一開始并不能掌握自己的學習節奏,也沒有較好的學習計劃,教師需要在此階段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逐漸培養自學能力,通過有針對性的指導最終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需要把握好課前預習,課中自習和課后自學的三個環節,對學生進行精準輔導。
以《光現象》這一課時的教學為例,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在課前預習的時候養成良好的習慣,做到擬自學提綱、讀課文內容、研文中例題、劃重點內容這幾步,帶著初步自學的內容和問題進行課程學習。在教師講解前需要通過提問、小測驗等方式了解學生的自學情況,在此基礎上進行教學,教師在提出問題之后引導學生先通過小組討論、自主探究的方式解決力所能及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參與學生的討論,聆聽學生提出的問題和解決的措施,盡量鼓勵學生養成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也能夠逐漸樹立物理學習的自信,也更愿意主動在課下進行物理學習的探究,教師在學生自學的過程中扮演領路人的角色,需要保證學生的學習方向、學習方法正確,在出現問題和偏差的時候及時解決和糾錯,在共同學習的過程中拉近與學生的距離。
總之,培養良好的自學能力是物理教學的戰略任務之一,教師需要在平時的物理教學中,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為學生引導正確的自學方向,通過有趣的物理實驗和多媒體技術等豐富物理教學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終引導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找到屬于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學習風格,真正學會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不斷提高自我獲取知識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楊維彥.談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J].讀與寫(上,下旬),2017,014(012):153-161.
[2] 李帥.淺談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9,013(002):228-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