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
不少小學生在行規禮儀方面的意識淡薄,不能形成一種自覺的行為,而班主任苦口婆心式的教育方式不能起到根本的效果。鑒于此,筆者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創新了一種新型的德育模式——班級行規禮儀自主管理護旗欄。
談到旗幟,大家自然會想到各種各樣的旗幟,大到一個國家的國旗,小到一個組織的旗幟。我班的行規禮儀旗幟不是常規意義上的旗幟,它是蘊涵著特定教育內容的特殊旗幟。它的內容涵蓋五個方面:安全旗、文明旗、守紀旗、兩操旗、特色旗。凡是在以上某一方面表現優異的學生,就可當選保旗護旗小能手。
一、營造聲勢,渲染氣氛,使旗幟神秘化
教師若想讓一個教育手段或模式產生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就要必須對其進行包裝、渲染和宣傳,以此來引起學生的關注。在班級行規禮儀自主管理護旗欄掛到班級墻上的前一天,我就神秘地對學生說:“明天我班墻上將會掛上一個特殊的旗幟,它可不同于普通的旗幟,它具有特別的魔力,凡是照片能放在上面的同學,那證明了你就是一個光榮的護旗手,讓我們拭目以待吧。”第二天一大早,還真有幾個學生問我:“您說的旗幟什么時候掛出來啊?”看來,學生們已經開始翹首期盼旗幟的大駕光臨,這就達到了我所期望達到的效果。
二、引入競爭機制,學生推選自己當旗手
果然不出我所料,當班級行規禮儀自主管理護旗欄一出現在班級墻上時,它立刻引起了同學們的圍觀。于是我趁熱打鐵,召開了以“旗幟”伴我成長為主題的班隊會。我在班會上開展了一個“我選我,當旗手”的活動,讓學生寫一個50字以內的推薦自己的稿子,在同學面前宣讀,全班同學進行投票。凡獲得票數最多的學生,即可被推選為該旗幟的護旗小能手。此舉可引起了學生的興趣,大家都在積極思考自己在哪些方面表現優異。學生的自我推薦稿五花八門,學生小A寫道:我是班級隊列廣播操的標兵,我為班級廣播操隊列比賽獲得第一名立下了汗馬功勞,我認為我可以當選兩操旗小能手。學生小B寫道:我喜愛唱歌,我是校園的十大歌手,我參加各級各類的唱歌比賽屢獲大獎,我想成為特色旗小能手。學生小C寫道:我尊敬師長、團結同學,我講文明、有禮貌,請大家選我當文明旗小能手。學生小D寫道:我雖然在紀律方面表現不好,但我想通過當守紀旗小能手,使自己成為一個紀律的學生,請大家給我一個機會。競爭是一種激發自我提高的動機的活動形式,每個人在自己的潛意識里是不希望落后的,我們如能在教育中恰當地引入競爭機制,可以消除學生消極散漫的狀態,最大限度地激發出每個學生的潛能,讓學生努力超越自我,在競爭中主動地要求進步。
三、利用“金字塔”模式,讓旗幟“動”起來
為了讓旗幟每時每刻都引起學生的關注,我把旗幟和學生們日常點點滴滴的事情聯系起來,利用“金字塔”模式,讓更多的學生通過努力成為旗手,使之成為一個動態的過程,讓旗幟“動”起來。剛開始通過“我選我”自薦成為旗手的學生,他們都只是在金字塔塔底的位置。如果想往上進一步,就必須在此方面表現優異。如果在此方面表現不好,就只能往下退一步。處在塔底的學生如果再往下退一步,就要取消旗手的資格。學生為了使自己成為旗手并不斷攀升到“金字塔”的頂峰,就需積極主動的要求進步。比以前更遵守課堂紀律了,得到了老師和同學的贊揚,學生就可以在守紀旗的“金字塔”里往上進一步;課間追逐打鬧,做危險動作,不注意安全,學生就要在安全旗的“金字塔”里往下退一步;參加學校書法比賽獲得了第一名,學生就可以在特色旗的“金字塔”里往上進一步;非常講文明,懂禮貌,被老師點名表揚,學生就可以在文明旗的“金字塔”里往上進一步。
四、讓最優秀的旗手成為班級公認的三好學生
每學期末的評優評先,就是學生關心和議論的焦點。學生以前所擔心的老師會把幾個稀缺的“三個學生”名額指定給班干部的現象現在再也不會出現了,有了班級行規禮儀自主管理護旗欄,在每個方面處于“金字塔”塔尖的旗手當然是大家公認的三好學生。這種評選三好學生的方式,一目了然,公平公正,有理有據。處于“金字塔”塔尖的旗手,他們在行規禮儀方面的表現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是大家學習的楷模和榜樣,是全班同學公認的三好學生,這一點目前在我們班是無需置疑的。
創新德育模式,借助班級行規禮儀讓學生自主管理護旗欄,富有成效,現在學生在行規禮儀方面表現得越來越好。
責任編輯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