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嫌
【摘 ? ?要】在核心素養要求下,我國中學數學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數學學習整體能力。基于此,本文就深度學習的概述以及核心素養下中學數學課堂深度教學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核心素養;中學數學課堂;深度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6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0)33-0024-02
數學作為中學的重要學科之一,對于學生的未來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因此,教師需要加強對數學深度教學的重視,幫助學生迅速進入深度學習的狀態中,進而深化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發展。
一、深度學習——體現核心素養指向的教學方式
深度學習是基于對知識的深度理解,通過深度的學習活動,解決復雜問題并發展高階思維。也有學者認為是學生在比較真實且復雜的情境中,可以利用學到的知識和跨學科知識內容,利用常規的思維以及非常規的思維,用學到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以此提高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創新能力、合作精神和交往技能的一種學習方法。深度學習和我國傳統的學習方式相比更能體現核心素養的要求,其具有以下幾點特征:
(一)強化情感驅動,屬于“非認知學習”
深度學習在實際進行過程中,更加重視學生的自我管理、時間管理、自主性、適應性以及執行力等各種“非認知學習”因素,其雖然和一些認知型學習因素緊密關聯,但是存在本質上的不同。
(二)結合真實情境,解決實際問題
在中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離不開所謂的數學知識,但是,僅僅是單純的數學知識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和核心素養畫上等號。只有將學到的知識和技能用在解決實際問題方面,然后學生在種種不能預測的情境下逐漸形成的能力和素質水平才是核心素養。深度學習可以滿足這一點,其在實施過程中正是讓學生在真實情境中采取自主和合作學習的方式解決實際問題。
(三)注重實現學科內和學科間的整合
深度學習在實際進行過程中更加重視學科內和學科間的整合。隨著時代的發展進步,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的情境和問題也更具開發性、綜合性、不確定性和復雜性。單純依靠某一個學科的學習一般很難幫助學生解決比較復雜抽象的問題,通過深度學習,可以調動學生各個方面的能力,實現更好的學習。
(四)深度思辨的思維更加突出
深度學習下,可以對學生的思辨能力進行培養和實踐,學生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會逐漸形成勇于探索和質疑的思維和精神,進而可以結合實際問題進行獨立思考,最終發現全新的問題、新的規律。
綜合而言,深度學習和傳統的學習方式相比有著以上比較明顯的特點,其更加符合核心素養下教學方式創新和變革的要求。
二、核心素養下,中學數學課堂深度教學的措施
(一)確定教學目標,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首先,讓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進而全面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這是教師實施深度教學的基礎。其次,教師需要加強對數學教材的分析和研究,在原有教材的基礎上,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拓展,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將課外的一些較為豐富且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內容融入課堂中,實現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引導和激發。最后,教師還需要善于抓住數學教材中的重點和難點內容,結合數學知識點的內容,為學生設定不同的學習目標,可實施分層教學。同時,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還需要注意觀察學生的變化,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制定目標,并在目標實現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端正學習態度。
(二)全面考慮學生的心理特點
數學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利用中學生的心理特點,注意調動學生的想象力,為學生留出思考和小組討論的時間,促使其充分發揮自身的創造性,最終可以達到需要的教學效果。另外,中學生的情緒和情感相對具有一定的外露性,為此,教師在教學的時候,需要組織學生結合具體的數學問題進行討論和分析,然后結合自己的想象力,發表自己的看法,在這個過程中形成發散思維能力和直覺思維能力,最終幫助學生樹立學習數學課程的自信心。
(三)組織數學探究活動
組織數學探究活動也是實現中學數學深度教學的重要途徑,因此,數學教師需要將探究性數學活動作為數學教學的重要流程,在這個過程中注意培養中學生的探究意識,不斷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另外,教師在組織探究性數學活動的時候,需要為學生創設一個融合實際生活和具體教學內容的探究情境,在整個情境設定中,教師需要設定從簡到難的問題,引導學生結合問題進行逐步探究,最終得出探究結果。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采取小組學習的方式組織數學探究活動,這就需要教師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對數學知識的實際掌握情況,對學生進行有效分組,最終可以幫助學生圍繞一個探究主體進行數學探究。
例如,數學教師在進行“全等三角形”這部分內容的深度教學過程中就可以組織探究活動。具體內容如下:
第一,教師需要分析學生對這部分內容的實際掌握情況,具體包含“三角形中的邊角關系”“直線與角”等章節知識內容,然后根據學生的實際掌握情況,對學生進行有效分組,將其分為在學習能力和數學成績等方面都比較均衡的探究小組;第二,在分組結束以后,教師需要為每個小組都發放探究工具,例如小木棍、牙簽等,讓學生進行三角形的拼接,分析使用相等、不等數量的木棍或牙簽可以拼出多少個不同的三角形;第三,教師需要提出具體的探究問題,如:每個三角形的邊角存在什么特點?有什么規律?讓學生結合該問題進行小組討論,并選取代表對討論的結果進行展示,教師則根據學生的理解,引出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四)加強深度學習反思
中學數學知識本身就具有較強的邏輯結構,知識和知識之間的相互關系也比較緊密,基本上所有的數學知識點在學習上都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這就需要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注意將知識點串聯起來,建立完善的數學知識架構。為此,數學教師在進行深度教學的時候,也需要加強深度學習反思,不斷提高中學生的深度學習反思能力,使其可以在不斷的反思過程中梳理出各個知識點的關系,完成知識體系的構建,最終實現深度且高效的學習。另外,除了學生需要進行學習反思以外,教師也需要對教學過程進行深度反思,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遵循以下兩個原則:第一,持續性原則。教師需要對深度教學的開展和效果進行持續性的反思,且需要將反思理念貫穿在深度教學的全部環節中;第二,及時性原則。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及時評價,及時發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并進行糾正。另外,對于學生的學習改進,教師還需要及時跟蹤,保證學生改進方向的準確性。
(五)采取更加多樣化的評價方式
教學評價是教師教學的關鍵環節,因此,中學數學教師在進行深度教學時,也需要采取更加多樣化的評價方式,對學生知識掌握情況、學習態度等方面進行有效評價。同時,教師還需要關注學生在整個深度學習過程中是否積極思考、是否主動和他人進行討論、是否在學習過后進行及時反思等,這些都需要作為學生評價的標準。另外,教師還需要關注學生在深度學習以后取得了哪些進步,完善了哪些能力,然后可以實現有針對性的評價,加強對學生的鼓勵,最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結語
綜上所述,深度學習是核心素養教學下的要求,也是我國中學數學教學發展的趨勢。因此,教師需要加強重視,樹立深度教學觀念,引導學生對數學學科進行深層次的學習,最終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提高其數學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朱先東.指向深度學習的數學整體性教學設計[J].數學教育學報,2019(05).
[2]林永川. 聚焦核心素養,促進學生深度思考——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改革策略探究[J]. 語文課內外,2020(01).
[3]毛綱源.2016考研數學常考題型解題方法技巧歸納,數學三[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4.
張星,李英.深度教學理念下的中學數學課堂教學改革初論[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9(12).
(責編 ?楊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