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云
[摘要] 目的 探討三叉神經痛的臨床表現以及治療方法。方法 方便抽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該院接受治療的三叉神經痛患者78例,按照等差數列首項為1,公差為8的方式將78例患者平均分為兩組,即對照組與實驗組,每組患者39例。對照組患者實施西醫治療,實驗組患者采取中西醫治療方法,以1個月為觀察周期,總結兩組患者的恢復情況。結果 實驗組39例患者中,痊愈、顯效、有效、無效患者均為21例、12例、5例、1例,總有效率為97.43%,對照組39例患者中,痊愈、顯效、有效、無效患者均為16例、10例、5例、8例,總有效率為79.48%(χ2=4.137,P<0.05)。實驗組患者滿意度(94.87%)高于對照組(82.05%)(χ2=9.125,P<0.05)。結論 中西醫治療方法在治療三叉神經痛患者中有重要作用,能夠提升治療效果,同時還能提高患者的滿意度,減輕患者的生理疼痛感,縮短患者的恢復周期。
[關鍵詞] 三叉神經痛;臨床特征;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 R745?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0742(2020)06(b)-0052-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treatment of trigeminal neuralgia. Methods A total of 78 patients with trigeminal neuralgia who were treated in the hospital from June 2018 to June 2019 were convenienty selected. The 78 patients were equal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first item of the arithmetic sequence and the tolerance was 8. There were 39 patients in each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and 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he observation period of one month was used to summarize the recovery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Among the 39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21 cases, 12 cases, 5 cases, and 1 case were cured, markedly effective, effective, and ineffective, with a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97.43%. Among 39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cured, markedly effective, effective, the invalid patients were all 16 cases, 10 cases, 5 cases, 8 case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79.48%(χ2=4.137, P<0.05).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94.87%)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82.05%)(χ2=3.925, P<0.05).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metho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trigeminal neuralgia. It can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also improve the patient's satisfaction, reduce the patient's physiological pain, and shorten the recovery period of the patient.
[Key words] Trigeminal neuralgia; Clinical features; Treatment effect
三叉神經痛是一種典型的慢性疾病,患者一旦發病容易導致面部疼痛感加劇,而且這種疼痛是連續性的,每次持續的時間也不確定,對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很大影響[1]。調查數據顯示,不規律的作息習慣會加劇三叉神經痛的發作,嚴重情況下導致患者昏迷[2]。由于患者的體質不同,患病過程中所承受的生理疼痛感也不同,一般情況下患者上下頜疼痛感比較強烈,而且受各種因素的影響患病嚴重程度存在差異[3]。探究三叉神經痛的發病原因,目前還沒能準確探究其真實原因,就治療方式來看,方式比較多,常用的有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4]。該次研究方便抽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該院接受治療的三叉神經痛患者78例為研究對象,探討三叉神經痛的臨床表現以及治療方法,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方便抽取在該院接受治療的三叉神經痛患者78例,按照等差數列首項為1,公差為8的方式將78例患者平均分為兩組,即對照組與實驗組,每組患者39例。對照組39例患者中,男性患者為20例,女性患者為19例;患者年齡均在17~6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9.43±3.14)歲;病程均在5 d~8年,平均病程為(4.13±1.18)年;患者疼痛部位分布情況:右側疼痛為17例,左側疼痛為20例,單純波和三叉神經第一支疼痛患者2例。實驗組39例患者中,男性患者為18例,女性患者為21例;患者年齡均在19~6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3.43±1.14)歲;病程均在7 d~5年,平均病程為(5.12±1.58)年;患者疼痛部位分布情況:右側疼痛為15例,左側疼痛為18例,單純波和三叉神經第一支疼痛患者2例,第二支患者1例,同時一二支患者3例。所有患者均在該院接受治療,且有該院開的相關病歷證明,患者均自愿接受該次調查且所有患者臨床表現為眶下緣到下頜骨的下緣中間區域疼痛。該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且患者家屬對該次調查知情。經對比,兩組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西醫治療,實驗組患者采取中西醫治療方法,以1個月為觀察周期,總結兩組患者的恢復情況。
1.2.1? 對照組患者實施西醫治療? 對照組患者實施西醫治療,主要采取藥物治療,要求患者每天服用卡馬西平片(國藥準字:H13020730)、維生素B1片(國藥準字:H13020035)、腺苷鈷胺片(國藥準字:H13020514),用量分別為0.2 g、100 mg、500 mg,此外還要服用25 mg/d的安定片(國家準字:H33020250)。
1.2.2? 實驗組患者實施中西醫治療? 實驗組患者實施中西醫治療方式,在對照組用藥基礎上加入清胃散加味,要求患者采用口服方式用藥。該藥是一種復合型藥物,主要包括當歸、生地、升麻、黃連、黃芩、牡丹皮、白芷、防風、地龍、全蝎[5]。這些藥物按照一定的比例配置而成,用量分別為9 g、10 g、6 g、3 g、9 g、10 g、10 g、6 g、10 g、6 g。要求患者服用1劑/d,用水煎熬,一般在飯后服用,以1周為1個療程,觀察治療4個療程后患者的恢復情況[6]。
1.3? 判定標準
該次調查采取2個判定標準。一個為患者的恢復情況,分為4個標準,即痊愈、顯效、有效、無效。痊愈為患者完全恢復,且沒有任何疼痛感,無復發狀況。顯效為患者無明顯疼痛感,但出現1~2次復發。有效為患者疼痛感減少,復發率為原先的50%以內,有明顯好轉。無效為患者治療后疼痛感未減少,容易復發??傆行?(痊愈+有效+顯效)例數/該組總例數×100.00%。第2個調查指標為患者滿意度,分為滿意、一般、不滿意3個標準,總滿意度=(滿意+一般)例數/該組總例數×100.00%。
1.4? 統計方法
該次調查中所有的數據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數資料采用頻數與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
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97.43%)高于對照組(79.48%)(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總滿意度
實驗組患者滿意度(94.87%)高于對照組(82.05%)(P<0.05),見表2。
3? 討論
三叉神經痛是一種臨床常見的疾病,歸屬于腦神經疾病。患者一旦發病容易導致面部疼痛感加劇,而且這種疼痛是連續性的,每次持續的時間也不確定,對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很大影響[7]。調查數據顯示,不規律的作息習慣會加劇三叉神經痛的發作。這種疾病有很多分類,比較常見的有2種,即繼發性三叉神經痛和原發性三叉神經痛,后者更為常見[8]。從該病的形成原因來看有多種因素,主要有炎癥、腫瘤壓迫等導致,而且該病容易復發,不容易根治[9]。據調查數據顯示,每年患三叉神經痛病的患者比同年增長0.67%,隨患者年齡的增長,患病人數也越來越多,且女性患者多于男性[10]。對于部分老年患病群體來說,不僅恢復速度慢,而且還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容易對其心理有影響,且加劇了治療難度[11]?;颊咭坏┌l病,則會出現頭痛難忍的情況,嚴重情況下導致患者不能正常與人交流。從中醫的角度來看,該病癥是由風、寒、濕、邪造成的,對患者的頭部健康有很大的影響,且容易導致患者氣血不通,嚴重情況下導致患者昏迷。中醫認為這種病癥主要表現為胃經之火上逆,一旦有外界刺激,其復發率會增高。在治療過程中,如果僅采用西醫治療方法,不僅治療效果局限,而且還會有很多副作用,不能根治[12]。研究發現中西醫結合在治療三叉神經痛中有重要作用,一般針對疏通經脈、祛風散寒、止痛活絡,醫生還要掌握基本的穴位,找到穴位后對癥下藥,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治療主要以疏通患者頭部的經氣、驅除寒氣和邪氣為主,通過藥物治療調和患者的氣血,達到舒筋活絡的效果。在藥物選擇上,選取含有當歸、生地、升麻、黃連、黃芩、牡丹皮、白芷、防風、地龍、全蝎的復合型藥物:清胃散加味;配合針灸,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比單純用西醫治療效果更好[13]。研究發現中西醫結合法在治療三叉神經痛患者中有重要作用,能夠提升治療效果,同時還能提高患者的滿意度。該次研究結果:實驗組39例患者中,痊愈、顯效、有效、無效患者均為21例、12例、5例、1例,總有效率為97.43%,對照組39例患者中,痊愈、顯效、有效、無效患者均為16例、10例、5例、8例,總有效率為79.4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滿意度(94.87%)高于對照組(82.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馮保會等[7]對原發性三叉神經痛治療研究進展研究結果相似:實驗組59例患者中,痊愈、顯效、有效、無效患者為32例、17例、8例、2例,總有效率為96.61%,對照組59例患者中,痊愈、顯效、有效、無效患者均為36例、10例、5例、8例,總有效率為86.44%(P<0.05)。實驗組患者滿意度(94.91%)高于對照組(84.74%)(P<0.05)。說明中西醫治療方法在治療三叉神經痛患者中有重要作用,能夠提升治療效果,同時還能提高患者的滿意度,減輕患者的生理疼痛感,縮短患者的恢復周期。
綜上所述,中西醫治療方法在治療三叉神經痛患者中有重要作用,能夠提升治療效果,且減少患者的復發率,同時還能提高患者的滿意度,全面恢復患者的恢復信心,全面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減輕患者的生理疼痛感,縮短其恢復周期。
[參考文獻]
[1]? 張朋. 功能性三叉神經手術治療三叉神經痛的實驗和臨床研究[D]. 濟南:山東大學, 2012.
[2]? 徐詠梅,李文志.三叉神經痛治療方法的現狀和未來[J].實用疼痛學雜志,2005,3(10):25-27.
[3]? 孫傳興.臨床疾病診斷依據治愈好轉標準[M].2版.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18:198.
[4]? 王宏偉,吳承遠.選擇性射頻熱凝治療三叉神經痛1860例臨床研究[J].中華神經外科雜志,2004(1):36-37.
[5]? 王晨陽,陳景峰,張義成.甘油注射術治療三叉神經痛[J].疼痛學雜志,1995,13(4):150-152.
[6]? 徐倫山,魏學忠.半月節后根甘油阻滯術治療三叉神經痛失敗的原因分析[J].中國臨床神經外科雜志,2005,10(5):331-333.
[7]? 馮保會,李世亭.原發性三叉神經痛治療研究進展[J].中華神經外科疾病研究雜志,2009,8(3):280-283.
[8]? 胡亞軍.奧卡西與馬西平治療三叉神經痛的療效對比[J].山東醫藥,2017,57(25):67-68.
[9]? 王璐松.三叉神經痛治療臨床研究進展[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2,11(19):1581-1582.
[10]? 徐文懷,陳如法.危重急診診斷與治療[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159.
[11]? 唐程,羅濟才.剖腹探查治療腹部閉合性損傷63例體會[J].廣西醫學,2017,27(12):2009-2010.
[12]? 禚守榮,戰志勇.腹部閉合性損傷134例診治體會[J].中華腹部疾病雜志,2005,5(10):725-727.
[13]? 朱紅春.腹部外傷診斷探討[J].臨床急診雜志,2017(1):37-38.
(收稿日期:2020-03-15)